改善民生是保障社会和谐的重中之重

时间:2024-01-20 点赞:47583 浏览:94913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此文是一篇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经济发展类论文范本,与改善民生是保障社会和谐的重中之重相关学年毕业论文。适合不知如何写经济发展及小康社会及社会建设方面的公共关系学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经济发展类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的作为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这充分体现了我党对社会建设特别是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目标出发,科学分析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必要性,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一致性,同时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探讨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原则和途径,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关 键 词 :和谐社会;民生;构建;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4-0012-02

所谓“民生”,即国民生计,主要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包括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能力及权益的状况等[1].民生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问题,也是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以谋求最广大人民的翻身解放为己任,将解决民生问题作为革命的基础,提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应当注意,并指出,注意、解决、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才会得到群众的拥护[2].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场出发,把改善民生问题提到政治高度,作为国家的大事来抓,提出要安排好六亿五千万人民的“衣、食、住、用、行”五个字[3].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排除“左”的思想的干扰破坏,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尖锐指出,近三十年来,因为始终没有把工作着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导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4].进而将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通过实行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解决了百姓温饱问题,使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以充分显现.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中国和执政地位面临严峻挑战的危急时刻,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个重大的时代课题,创造性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并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5],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领人民过上了小康生活.

以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6],紧紧抓住并充分利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通过制定“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促进民富、保障民权、提高民质、顺应民意、改善民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1.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7].“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前提、是保障,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创造物质基础;“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目标、是归宿,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级属性和价值取向.基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准确把握和科学认识,我们党在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中,每一步都把经济发展目标同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进步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将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和生命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取得了重要进展,广大人民群众对进一步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有了新期盼,对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有了新期盼,对进一步出台党的惠民政策有了新期盼.顺应百姓的这种期盼,就能够激发出更加汹涌澎湃的创造活力,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事业继续向前发展;辜负百姓的这种期盼,就可能失去民心和党执政的政治基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曲折甚至是颠覆的危险.因此,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继续大力支持各项民生事业发展,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切实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

3.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然而当前,我国社会建设还不够完善,民生领域问题依然突出、矛盾依然尖锐、挑战依然严峻,主要表现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社会矛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

4.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要求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越来越依赖于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基点,其根本是扩大消费需求,这就必须通过促进就业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同时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居民既有能力消费,又能消除消费的后顾之忧,进而充分释放消费潜力.

三、在坚持科学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1.保障和改善民生前提是坚持发展

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虽然我国GDP总量已经于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人均GDP还不足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世界排名近百位.因此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仍旧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比起“分蛋糕”,如何继续将蛋糕做好做大,仍是我国当前的中心任务.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2.保障和改善民生核心是以人为本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坚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坚持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尊重人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要坚持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3.保障和改善民生关键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当前,各领域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更加明显.公平正义不仅成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和价值取向,更成为老百姓的热切期盼和共同心声.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进一步缩小民生领域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行业差距.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人民平等权利的实现,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关系到社会繁荣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

相关论文

民生、与社会和谐

为您写民生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民生相关硕士论文范文,与民生、与社会和谐相关论文范文文献,包括关于民生及社会及民众方面的论文题目、提。

完善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和谐

该文为模式类有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与完善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和谐相关学生保险论文,可作为汽车保险专业模式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

政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新举措

本文是一篇社会保障论文范文,关于社会保障相关毕业论文模板,关于政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新举措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社会保障及经。

提高县域财政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

这篇财政论文范文属于税收预测与分析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财政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与提高县域财政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相关企业税收筹划论。

规范社会养老保险,促进社会和谐

本文是一篇社会保险论文范文,关于社会保险相关毕业论文提纲,关于规范社会养老保险,促进社会和谐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