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观的当代实践

时间:2024-02-03 点赞:46199 浏览:90948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论文为关于生态哲学相关关于哲学论文,关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观的当代实践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可用于生态哲学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免费教你怎么写生态哲学及生态环境及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论文范文。

内容摘 要 :为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进程和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国家在西部地区实施生态移民,异地搬迁试点工程.多年的实践证明,生态移民是一项从根本上解决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生存和脱贫致富问题的重要举措.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在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为人类社会摆脱生态危机,更为生态移民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生态移民建设可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基本思想;生态移民建设可以缓解人口压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指导思想;生态移民建设可以转变移民的观念,解决贫困问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基本维度.

关 键 词 :马克思主义 生态哲学 生态移民

引言

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严重问题,环境污染、植被破坏、能源危机、物种灭绝、人口膨胀等现象业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为了解决这些人类生存危机中出现的至关重要的世界性难题,不同国家的思想家、理论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态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与研究,生态移民作为一项新的研究课题也日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多年的实践证明,生态移民是一项从根本上解决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生存和脱贫致富问题的重要举措,而此时,寻求理论上的支撑点显得尤为重要.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在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为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提供了指导思想,为人类社会摆脱生态危机,更为生态移民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指导生态移民工作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在当代的一种实践.

生态移民

生态移民(eigration),也被称为环境移民(environmental migration),是因生态环境恶化而导致人们调整生活方式的一种经济行为.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900年,当时美国科学家考尔斯首次提出“生态移民”的概念,认为生态移民是出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而实施的移民.在中国,“生态移民”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任耀武等人1993年撰写的《试论三峡库区生态移民》一文中,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尝试对这一概念加以界定.2001年起,为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进程,把我国扶贫开发事业推向新阶段,也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以宁夏、内蒙、云南、贵州四省区为试点,对一部分生活在自然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搬迁移民,异地安置,使扶贫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效结合起来.这种有计划、有组织、有规模,以脱贫致富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的异地搬迁移民就是生态移民.生态移民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如:自发性生态移民与政府主导生态移民;自愿生态移民与非自愿生态移民;整体迁移生态移民与部分迁移生态移民等.

我国的生态移民建设主要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持以县内移民为主,坚持整村或整乡搬迁,集中安置.在建设中,主要围绕“水源、生态、开发、特色、转移”五个重点,按照“人随水走,水随人流”的思路,优先将居住在生态失衡、干旱缺水、分散偏远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到公路沿线和城郊,发展特色产业和设施农业、节水农业,从根本上解决中部干旱带贫困问题.同时,坚持整村(乡)搬迁,“人退林进”,恢复和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坚持整合各类支农资金,建设移民大村庄,确保安置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加快农民脱贫致富,从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在我国,生态移要实施在西部地区,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角度来看,西部多数地区环境比较恶劣,例如宁夏南部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常年风沙大、水土流失严重、干旱多灾,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人口压力巨大.过多的人口远远超过了当地自然资源的负荷,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目前还有大约52.7万贫困人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进程,从20世纪80年始,宁夏先后组织实施吊庄移民、异地扶贫搬迁移民,累计搬迁移民50余万人.形成盐池县城西滩灌区、彭阳长城源灌区、国营农场和红寺堡、固海新灌区、陶乐县红墩子、中卫南山台子扬黄灌区和兴仁扬水灌区.根据最新规划,宁夏将在“十二五”期间对中南部地区7.9万户约35万人实施生态移民,涉及到西吉、海原、原州、同心等9个县(区)91个乡镇684个行政村1655个自然村,计划投资105.8亿元.规划县内安置35%,县外安置65%.到2015年全面完成搬迁安置任务,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初步形成以特色种养收入为基础、劳务收入为主体的新格局.到2020年实现脱贫致富,移民人均纯收入接近全区平均水平,安置区公共服务能力达到全区平均水平.国家在西部地区实施异地搬迁试点工程,既是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走上脱贫致富之路的有效途径,又是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最便捷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背景下生态移民建设

生态移民已成为我国扶贫开发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战略,运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哲学思想,从理论的角度看待生态移民建设问题,对于推动西部地区解决贫困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起到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

第一,生态移民建设可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基本思想主要体现在对自然、社会及人的相互关系的分析中,其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人类离不开自然界.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即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通过劳动联系起来的,人类通过劳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同时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得以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过分相信并且依赖科学技术,于是人类在劳动中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界,一方面从自然界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物质资料,另一方面忽视和忘记了自然界对人类而言所具有的制约力和威慑力.由于运用科学技术的失控引发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如土地沙漠化、森林、草原面积减少、水土流失、物种减少、退化、人口膨胀等.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成为了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更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研究的课题. 生态移民建设把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做为重要内容,把扶贫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把人类生活需要的内在尺度与生态环境规律的外在尺度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生产力与科学技术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开展生态移民,不仅可从根本上解决移民人口温饱问题,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对迁入、迁出地产生明显的生态效益,协调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这符合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基本思想.

第二,生态移民建设可以缓解人口压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认为,自然界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而人类在人与自然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应该重视认识自然规律,密切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口的生产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互为条件,相互制约,人口过多过密、增长过快,社会的必要积累就难以保证,物质资料的扩大再生产就难以顺利实现,人口的教育、就业、精神生活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就会凸显起来,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部贫困地区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人口发展过猛,例如宁夏南部山区的人口从1949年的53.4万人增加到1980年的158.8万人,增长1.97倍,年平均增长率为3.58%,远远高于全国和全区的增长速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实行计划生育,人口高速增长的势头得到遏制,但仍高于全国和全区的同期增长速度.同时,干旱、冰雹、风沙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从历史经验来看,减轻人口压力、发展地区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就是进行生态移民.通过生态移民进行人口的合理布局调整,可以减轻这些地区由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不仅可以使劳动力与劳动对象得到合理配置,使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并且在沙漠与黄土高原之间形成一道“绿色生态屏障”,既可阻止沙漠前移,防止沙尘暴发生,又可减轻周边辐射区的人口压力,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防沙治沙工程及水土保持工程创造有利条件,有效改善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由此以来,既促进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协调了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的关系,又缓解了贫困山区的人口压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指导思想.


第三,生态移民建设可以转变移民的观念,解决贫困问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基本维度.

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里处处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尊严、价值和权利的肯定,对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切关注,处处充溢着人文关怀的思维导向,从中可以看出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基本维度.人文关怀是指对人的地位和价值的肯定,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以及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这样一些终极目标和价值的追求.就是指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坚持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把人的解放、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自然的解放联系起来,视社会的解放、自然的解放为人的解放的前提条件,人的解放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而这种现实的手段就包括对社会的改造和对自然的改造.

贫苦地区的农民大都生活在缺乏基本生活条件的山区,没有发展生产的能力,通过生态移民,建设移民安置区,开阔移民的视野,转变他们的观念,把“等、靠、要”思想转变为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观念.在生态移民实践中,移民在种好农田抓养殖的同时,大部分人还可以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和劳务活动,积极引导移民到经济区、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务工就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特色种养业,可以稳定增加移民收入,解决贫困问题.同时,还可以规划实施劳务产业技能培训,使移民外出务工,增加移民工资性收入.通过生态移民的有效措施,彻底改变过去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形成了以特色种养收入为基础、劳务收入为主体的新格局,发展地区经济.这实际上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基本维度.

综上,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在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为人类社会摆脱生态危机,更为生态移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相关论文

马克思主义行政人事观其当代价值

本文是一篇行政人事管理论文范文,行政人事管理相关硕士毕业论文,关于马克思主义行政人事观其当代价值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适合行政人事管。

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历史逻辑

该文为社会学方面有关硕士论文范文,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历史逻辑相关哲学方面的论文,可作为逻辑学专业社会学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

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

此文是一篇政治经济学论文范文,关于政治经济学相关论文范本,与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相关自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适合不知如何写政。

马克思主义文艺哲学的基本问题新探

本文是一篇艺术作品论文范文,关于艺术作品方面毕业论文的格式,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哲学的基本问题新探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艺术作品。

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刍议

本文是一篇经济哲学论文范文,经济哲学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刍议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经济哲学及经济学及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