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君宇石评梅墓碑迁移始末

时间:2024-02-16 点赞:49895 浏览:99984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档案馆论文范文,档案馆方面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高君宇石评梅墓碑迁移始末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适合档案馆及英语系及体育系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档案馆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几年前闲逛琉璃厂,在邃雅斋购得一册旧书――《石评梅作品集》,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版.集子收纳了石评梅的诗文、书信,并附有当年亲朋好友及后学晚辈编印的《石评梅纪念刊》.其实对今人而言,石评梅与高君宇的生死之恋,要远比她的诗文更著名.两位恋人仅隔三年的相继辞世、位于北京陶然亭畔两座相依半个多世纪的墓冢、那片红叶、戒指,以及墓碑上的诗句:“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这一切,都在述说着一段凄婉动人的传世绝唱.

陶然亭位于北京城南,高君宇生前经常在这里进行革命活动,也时常约石评梅来此散步.他曾说:“北京城这个地方,全被军阀权贵们糟蹋得乌烟瘴气,肮脏不堪.只剩下陶然亭这块荒僻的地方还算干净.”于是在他辞世后,石评梅将此处作为两人来世聚首的相约之地.多少年来,人们在这里祭奠这一对有情而未能成为眷属的年轻人.1986年、1991年,人民广播电台两度连播《石评梅传》,前来凭吊的人更是陡然增多,陶然亭似乎与“高石之墓”无法分割了.然而笔者最近在北京市档案馆查阅档案时却意外发现,“高石之墓”曾经一度迁出过陶然亭,其中原委,不禁让人心生探寻的.

偶然相识成就了一段旷世爱情

石评梅1902年出生于山西平定的一个中等家庭,性格固执的父亲常与续弦的母亲发生冲突,家庭气氛不免冷寂,而石评梅又生性敏感,这样的氛围让她感到“人心不同,意见分歧,亦大不幸事”.所幸父亲还算开通,并没有让这个女孩子囿于家庭的樊篱,而是培养她走入更广阔的天地.

省城师范附小毕业后,石评梅直接升入省立师范学校.那几年短暂而快乐,石评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加上娴熟的风琴演奏、出色的组织才能,更让她成为远近闻名的才女.1919年,石评梅毕业后独自来到北京,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系.十八岁的少女离开了家乡和亲人,选择了漂泊的游子生活.但人情险诈,世事繁杂,如同初出笼的小鸟,石评梅还来不及适应外面的世界,便一脚迈上了人生的荆棘之途.

初到北京,父亲曾辗转托人,请一位W君照顾石评梅,但这位W君却成了她痛苦的发端.这是一位有妇之夫,他用自己的成熟和呵护,轻而易举就俘虏了单纯、热情的石评梅.不久石评梅发现,W君的表白不过是场游戏.初涉爱河便遭遇欺骗,一下子从“烂漫黄金的天国”,沉入“愁城恨海”,石评梅的理想和对爱情的向往破灭了,对男性更是失去了信任,年纪轻轻就抱定了独身的决心.尽管不久她就与W绝交,但受伤的心灵却无法再平复.

1920年,石评梅在一个山西同乡会上,偶然结识了另一位同乡青年――高君宇.闲聊中发现,高君宇曾经是石评梅父亲的学生,这层关系让两人初次见面便生出一份天然的亲切.

高君宇是山西静乐人,1916年考入北大英语系.五四运动时,他作为组织者之一,曾带领爱国学生火烧赵家楼,痛打卖国贼.1920年3月,在李大钊指导下,他和邓中夏等北大学生成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担任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的首任书记.

结识石评梅后,高君宇被这位女同乡“能兼备旧时女子的优长,而仍不失时代女性的开展”所打动,很快就展开了求爱攻势.1923年10月,高君宇正在西山碧云寺养病,特意给住在城里的石评梅寄来一片红叶,并题诗:“满山秋色关不住,一片红叶寄相思.”

尽管抱定独身素志,但石评梅生性细腻敏感,又岂能对扑面而来的热忱无动于衷?她很惊讶,“我真未料到一个平常的相识,竟对我有这样一番不能抑制的热情.”可是,W君给她造成的伤害确实还没有抚平,她还无法立即就接受也同样有妻室的“宇哥”的爱.于是石评梅在红叶的反面写了几个字“枯萎的花篮不敢承受这鲜红的叶儿”,又寄回给高君宇.

高君宇知道了石评梅的情感经历后,曾经对她说:“过去的确是过去了,我们在疲倦的路上,努力去创造未来吧.”他并未因遭到拒绝而中止这份感情,而是下定决心,要立即回乡,解除父母包办的曾经让他痛苦不堪的第一次婚姻.1924年5月,高君宇专程回家,在得到妻子谅解的前提下,办理了离婚手续.这之后,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他又潜奔沪广等地.在广州时,他特意选购了两枚戒指,一枚大一点儿的自戴,一枚小的寄给了远在北京的石评梅,以此象征两人的冰雪友谊.(这两枚戒指高、石两人分别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并各自戴进棺木,但遗憾的是,“”期间,两枚戒指不翼而飞.)

陶然亭畔,两座尖锥形剑碑并列而立

陶然亭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当时充当窑厂监督的工部郎中江藻,在北京城西南的慈悲庵旁边,建了三间西厅,取白居易“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之意,将此厅命名为“陶然亭”.从清末到民初,这里萧瑟静僻,杂草蔓延,几处满生芦苇的池塘,累累野草包围的荒冢.不被人注意的环境,吸引了许多仁人志士选择来这里进行革命活动.李大钊、、周恩来、邓中夏、高君宇等人都先后在此开展过秘密活动.结识石评梅后,因这里距离石评梅任教的位于厂甸的北师大附中不远,高君宇就常约石评梅来此漫步.

1925年正月初五,雪后,高君宇与石评梅最后一次来到陶然亭散步.当时高君宇的身体每况愈下,一路走来,两人都感觉出笼罩着一种“送亡”的心绪.高君宇用手杖掘了一个小坑,将一对橘瓣埋入,苦笑着说:“埋葬了我们吧.”直到高君宇去世后,石评梅才醒悟过来,原来那一次去陶然亭,高君宇是为自己寻找墓地.

一切都像是预言,自己布下凄凉的剧情,自己去投入排演.高君宇病逝后,石评梅遂他所愿,将其安葬在两人一直情有独钟的陶然亭畔.在苇塘的尽头,竖立起一方白石砌成的尖锥四角形剑碑,正面镌刻着高君宇的弟弟高全德题写的墓志全文,侧面则是石评梅手书的祭文: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

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

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

这是君宇生前自题相片上的几句话,死后我替你刊在碑上.君宇!我无力挽住你迅忽如彗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泪流到你的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评梅.

失去“宇哥”,让石评梅的心完全碎了,身体也每况愈下.三年后,1928年9月29日,石评梅终于追随“宇哥”而去,结束了二十六年短暂而凄艳的一生.

“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为了这份负疚的爱,石评梅生前也选定陶然亭作为自己的殡宫.她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我在天辛的生前心是不属他的,在死后我不知怎样便把我心收回来交给了他等我总觉得他是这宇宙中曾热烈的爱过我的.我是重精神而轻物质的人,所以我宁愿把我心,把我的爱情,把我的青春,和他一同入葬.”

石评梅辞世后的第二年,朋友和学生们帮助她完成了这个夙愿,将她的灵柩送到陶然亭畔,安放在高君宇之墓的右侧.石评梅的好友、女作家庐隐在《祭献之辞》中这样写道:“你埋葬的地方,我们知道你一定愿在陶然亭,我们也愿意你在陶然亭,因为那个地方正配你埋魂,并且又有宇哥伴你,你也不寂寞.”

石评梅的墓与高君宇的墓并立,形状类似,正面刻着“故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女教员石评梅先生之墓”,碑基上有“春风青冢”四个篆书大字,墓碑上镌刻着墓志全文.

“高石墓”迁移始末

新中国成立前夕,陶然亭周边早已颓废成一个垃圾场,环境极差.1950年底,由罗瑞卿陪同,来陶然亭故地重游.他指示说:“陶然亭是燕京名胜,这个名字要保留.”1952年,北京市卫生工程局组织了七千名民工对陶然亭四周的臭水污塘进行全面整修,凿东西两湖,堆土成山,栽花植树,并以“陶然亭”命名了这座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开辟的首家公园.在几度整修过程中,“高石墓”也经过了数次迁移.

北京市档案馆1954年12月14日的一份档案中这样记载:解放初期,陶然亭地区要进行绿化,为此,1952年底至1953年初,市建设局会同宣武区政府做出决定,先后将工程用地范围内的坟墓全部迁出,其中就包括“高石墓”.当时有关人员由于对高君宇和石评梅的生平事迹并没有过多了解,而民政局和区政府也没有对两位烈士的墓给予特殊关照,因此,经建设局和文物组商讨,于1952年12月31日将这两座墓冢迁至南郊人民公墓.出土时,石评梅的棺木依然完好,而高君宇的则已经朽腐,于是另购棺木安葬.


另一份档案则记录了如下过程:1953年3月16日,市政府召开第十二次联合办公会议,决定将“高石墓”迁至八宝山革命公墓.1953年7月,“高石墓”从南郊人民公墓中迁出,合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当时的墓身是用水磨石边镶鹅卵石制成的,并立一方高一百三十公分、宽一百三十公分、厚五十公分的青玉石碑,庄重肃穆.

为了弄清楚“高石墓”迁移始末,笔者专程到陶然亭公园管理处了解情况,在《陶然亭公园志》中看到了这样的记载:1956年6月3日,周恩来总理在审查北京市建设规划总图时指示:“陶然亭的‘高石墓’要妥为保护,革命与恋爱并不矛盾,留着它对青年人也有教育.”在彭真同志的关怀下,“高石墓”很快就迁回了陶然亭公园,只是由于公园建筑布局已有了变化,于是选择湖心岛北侧作为墓址,并于同年的8月4日竣工.

周恩来对“高石墓”如此关心,不仅仅是出于对烈士的敬重,他与高君宇之间还另有一番情谊.

1925年1月,高君宇作为中国北方区委员会负责人之一,赴上海参加四大,在会上结识了周恩来.两人一见如故,欢谈甚深.当时大家都正当年少,很自然就涉及爱情话题,“彼此互通了各人的恋爱情报”.会议结束,高君宇欲回北京,周恩来很信任地委托他顺路到天津看望一下邓颖超,并带给邓颖超一封信.就这样,高君宇做了周恩来和邓颖超之间热诚的“红娘”.两个月后,高君宇不幸去世,当时邓颖超正在北京开会,听到这个噩耗,很希望能够当面安慰一下石评梅.但在高君宇的追悼会上,邓颖超却没有见到因悲痛过度而无法参加追悼会的石评梅.三年后,石评梅也离开了人世,这让邓颖超始终未能与石评梅有一面之缘.周恩来夫妇对高、石二人的爱情非常仰慕,新中国成立后,他们曾多次来到陶然亭畔的“高石墓”前凭吊.1982年7月,邓颖超还应书目文献出版社之嘱,为《石评梅作品集》题写书名和后志.

“”期间,高君宇和石评梅之间的纯真爱情受到批判,“高石墓”自然也不能幸免于难,1968年,甚至遭到被拆除的噩运,两人的遗骸也一度得不到适当保护.直到1971年4月,在邓颖超的关怀下,才把高君宇的遗骨火化后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但遗憾的是,石评梅的遗骸火化后,因不符合“当时规定的条件”,而未能保存.

1984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市园林局和市文物局又在陶然亭公园重建“高石墓”,并举行了有六十多人参加的高君宇骨灰、石

本文是一篇档案馆论文范文,档案馆方面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高君宇石评梅墓碑迁移始末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适合档案馆及英语系及体育系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档案馆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评梅遗物入葬仪式.1986年,北京市团市委、北京青年报社等十六家单位的团员青年,捐款三万元,由美术学院设计制作了高、石半身大型雕像.1987年3月25日,市长办公会议决定,将高君宇墓列为“北京市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进行重修,并按照当年的原形,复制了两块汉白玉墓碑.

在笔者找到的旧照中,有一张是石评梅坐在高君宇墓前的留影,而当年“高石墓”相依相伴的画面,却只能通过文字记载去体味了.让人欣慰的是,如今高、石二人的墓冢又相邻而立在陶然亭畔.

(责任编辑/刘晨芳)

相关论文

石评梅与高君宇

本文是一篇红叶论文范文,红叶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关于石评梅与高君宇相关开题报告范文。适合红叶及爱情及父亲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

媒体评对立法目的实现的影响

关于道路交通事故及法律及媒体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道路交通事故法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关于媒体评对立法目的实现的影响相关论。

普通高中校本课程的评价

本文是一篇教育科学论文范文,教育科学类毕业论文题目,关于普通高中校本课程的评价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适合教育科学及课程及路径方面的的。

国家新规背景下高端餐饮业的管理

本文是一篇原材料论文范文,关于原材料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国家新规背景下高端餐饮业的管理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原材料及服务。

药品价格虚高的法律规制

本文是一篇药品销售论文范文,关于药品销售相关专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药品价格虚高的法律规制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药品销售及经。

如何撰写高质量文

本文是一篇高质量论文范文,高质量方面有关专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如何撰写高质量文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适合高质量及如何撰写及论文方。

作文也可这样评改

此文是一篇感恩教育论文范文,感恩教育方面有关论文范文素材,与作文也可这样评改相关毕业论文格式。适合不知如何写感恩教育及语文老师及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