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体眼中的中国经济形象

时间:2024-03-11 点赞:45236 浏览:87832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经济发展类硕士毕业论文,关于西方媒体眼中的中国经济形象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经济发展及国家经济及纽约时报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经济发展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本文以《纽约时报》在奥巴马第一次访华期间涉华经济报道为样本,对样本进行内容分析,揭示了西方媒体塑造了怎样的中国经济形象.

【关 键 词】中国经济形象《纽约时报》奥巴马访华经济报道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纽约时报》在2009年奥巴马第一次访华期间的涉华经济报道,了解西方主流媒体塑造了怎样的中国经济形象,有利于中国更好地进行对外传播.

本文采取内容分析法,选择2009年11月10日至11月23日(即奥巴马第一次访华的前后5天)《纽约时报》网站上的所有报道,以“Obama'svisittoChina”为关 键 词进行搜索,从所得28篇报道中剔除与中国经济内容无关的报道,共得样本12篇.

《纽约时报》在报道中选择的有关中国经济的议题和报道的倾向性,都会影响中国经济形象的建构.因此,本文具体分析样本的题材、议题以及倾向性,进而得出研究结果.

二、西方媒体呈现的中国经济形象

(一)中国经济形象框架

1、报道数量和题材.就报道的数量而言,28篇中有12篇涉及经济报道,应该说《纽约时报》对此次奥巴马访华报道的重点之一是经济.其中访问前5篇,访问中4篇,访问后3篇,而访问前的新闻详细介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和美国利益密切相关的货币政策、中美贸易等问题,在访问前就突出了此次经济报道方面的重点内容,为报道定下基调.

就报道的题材而言,《纽约时报》多采用长篇报道,多为评论和解释性报道,二者均为5篇,都占到了总数的41.67%,而单纯的消息报道所占比例很小,12篇中仅有2篇,占总数的16.67%.这一方面体现了《纽约时报》追求尽可能详细地将中国的经济形象展示给外界,另一方面也表明了《纽约时报》注重言论以及深度剖析,给报纸很大的发挥空间.

2、报道倾向性.对于奥巴马初次访华的中国经济形象的呈现,《纽约时报》以中性报道(5篇)和负面报道(6篇)为主,分别占到了41.67%和50%,而正面报道则很少,12篇中仅有1篇.

其中,访问前的5篇中有3篇为中性报道、2篇为负面报道,访问后的3篇中有2篇为中性报道,1篇为负面报道,由此可见,访问前和访问后主要是中性偏负面报道,而访问中则多为负面报道,4篇报道有3篇有偏向负面.

3、报道的主要议题.《纽约时报》有关中国经济方面的报道议题主要集中在中国的货币政策、中美贸易关系、中美债权债务关系、中国自身经济发展四个方面.12篇样本中,这四方面的样本分别为8篇、8篇、4篇、8篇(篇数为谈及此类内容的报道篇数,有时一篇报道会同时涉及好几个经济议题).

在中国的货币政策议题上,《纽约时报》的8篇报道中5篇为负面.《纽约时报》重点突出中国纵货币,压制人民币汇率以创造更多的出口机会、人民币的低汇率造成了中国低成本制造,抢占了美国的就业机会等内容,而在谈及中国为什么拒绝了美国对人民币施压时,含糊其辞.

在中美贸易关系议题上,《纽约时报》的8篇报道中5篇为负面.其强调了中美贸易关系紧张、贸易摩擦不断等内容,虽然引用了奥巴马的话,称中国是美国的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但是对于这种合作共识类的内容提及较少.


在中美债权债务关系议题上,《纽约时报》的4篇报道中,中性报道和负面报道均为2篇.《纽约时报》多次采用“中国是美国的银行”、中国外汇储备数额巨大、奥巴马是“借贷者”,中国是“债主”这样的描述,立场虽然较为客观,但用词易让美国引起对中国戒备心理,而且并没有提及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对于稳定美元币值的作用,实质上,报道还是在较为客观的基础上偏负面的.

在中国自身经济发展议题上,《纽约时报》的8篇报道中,中性报道占了5篇,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分别为1篇、2篇.《纽约时报》强调了中国经济迅速崛起的现状、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和影响,同时也提到了中国对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的挑战、中国自身贫富差距大等内容,总体立场还是较为客观公正的.

从总体倾向上可以看出,对于与美国利益密切相关的中国货币政策、两国贸易关系等内容,《纽约时报》着力进行负面报道,扭曲事实,误导民众;而在与美国利益不太相关的中国自身状况方面,《纽约时报》则基本能保持中性姿态,对事实进行客观报道.

(二)西方媒体眼中中国经济形象的特点

经过分析,可以看出西方媒体眼中的中国经济形象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中国自身:经济迅速发展和纵货币.《纽约时报》多用“fast-rising(迅速崛起)”、“increasinglywealthy(财富日益增加)”、“ambitious(有野心的)”等词语描述中国经济,而在谈及具体的经济发展状况时,则采用举例子、列数据等方式.例如《纽约时报》在2009年11月15日的报道中谈到:

“一个2000年汽车销售量为60万辆的国家等在2009年销售量就接近1500万辆.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比它更多的外汇储备(2.2万亿美元).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比它更多的网民(3.8亿)等每一座大城市都在修建五星级酒店,而且这个国家新建的机场会令美国的机场看起来特别寒碜.”

这段报道用数据支撑起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描述,在客观的描述中则隐晦地展现了作者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惊叹以及内心的失落.

而另一方面,《纽约时报》则紧抓着中国的货币政策、人民币的汇率问题不放,用以描述的词语多为“currencymanipulation(操纵货币)”等带有隐含意味的词语.在具体的报道中,则站在美国的立场上,过分强调中国控汇率以增加出口.例如《纽约时报》在2009年11月18日头版的报道中谈到:

“中国遭受到不仅来自美国,还来自欧洲和一些亚洲国家的沉重压力,他们要求中国修改将人民币对美元仍保持在低水平的汇率,以增加其出口的货币政策.一些经济学家说,中国必须采取这一步,以防止有可能引起近期财政危机的大宗贸易返还和金融失衡.”

这段报道貌似公正,将欧洲和一些亚洲的其他国家作为第三方,指出不仅美国这样认为,别国也这样认为.但是在具体的专家分析上,消息源却采用含糊不清的“Someeconomists(某些经济学家)”,像这种报道不涉及人物隐私和利益的内容,一向要求消息源真实准确的《纽约时报》却打起了马虎眼.

2、中国与美国:经贸摩擦不断、竞争与合作并存.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被《纽约时报》描绘为“serioustradetensions(严重的贸易紧张)”等.如在《纽约时报》2009年11月13日的一篇评论中写道:

“此时,中国与美国正有着紧张的贸易关系.11月5日,美国对中国的某些出口钢材征收99%的反倾销税.至于美中贸易逆差,对于中国来说没什么,然而对于美国和在中国人民币制造的麻烦的阴影下的美元则是个大问题.”

《纽约时报》强调了中美之间紧张的贸易关系,并且通过随后举例“美国对中国征收反倾销税”暗示中国在贸易上进行不正当竞争,对美国进行倾销.又用美中的贸易逆差,所谓的人民币给美元蒙上阴影来提醒美国民众,这对美国是个严重的问题,进一步强化中美贸易的摩擦.

与此同时,《纽约时报》也认识到了中国经济的崛起对于美国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会,因此,在报道中,也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

3、中国之于世界:利用经济扩大政治势力与影响世界发展.《纽约时报》在涉及中国经济与世界的关系上,报道中暗含了中国企图利用自己的经济实力扩大在世界的政治势力.例如在2009年11月15日的报道中,《纽约时报》谈到:

“中国等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施舍了数十亿美元的贷款,而且持有华尔街巨头如摩根士丹利和黑石集团的股份.”

在这段报道中,《纽约时报》强调了中国在经济方面给予其他发展中国家贷款、持有华尔街巨头的股票等,暗示了中国通过这种控制经济的方式进行政治势力的渗透,以增强其在政治方面的影响力.值得注意的是这段报道在给予贷款方面用的是“doleout”,也即中国“施舍”给其他发展中国家贷款,“施舍”一词含有明显的贬义.《纽约时报》塑造的是一个经济上迅速发展但是十分傲慢的中国国家经济形象.

但是,《纽约时报》又同时承认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世界的影响力.如在2009年11月16日《纽约时报》的报道中谈到:

“中国的财富和影响力已经飙升,它的经济平稳的度过了全球经济衰退,远比美国和欧洲做得好.”“一个尊重本国人民和邻国的中国会更加的稳定,经济强大,而且更加具有国际影响力,能成为一个更好的美国的伙伴.”

上述的分析显示,在《纽约时报》眼中,中国的国家经济形象可以总结为:中国是一个自身经济发展迅速,然而政府人为操作货币促进出口,造成不公平竞争;虽然与美国贸易摩擦不断,甚至威胁到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但是中国同时也是良好的合作伙伴;中国利用自己的经济实力进行政治势力的渗透,同时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总体而言,中国的国家经济呈负面形象.

结语

为什么在西方媒体的报道中,中国的经济形象一般呈负面呢?笔者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寻找矛盾和冲突、重视批评性和揭露性报道的传统新闻价值观的影响;意识形态的强力支配;出于国家利益和商业利益而对日渐崛起的中国保持着警惕戒备甚至是敌视的心理;在华记者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对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欠缺,在报道的时候对于不符合西方观念的经济事件给予了负面的报道.

西方媒体对中国经济形象的塑造多为负面,恶化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影响了中国生存与发展的国际环境.我们可以通过对西方媒体涉华报道的分析,努力提高传媒的对外传播水平,提升我国的国家经济形象.

本文是一篇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经济发展类硕士毕业论文,关于西方媒体眼中的中国经济形象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经济发展及国家经济及纽约时报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经济发展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④罗争光,《中美报纸对于“奥巴马访华”报道的新闻框架探析》,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⑤李瑶,《中美新闻理念差异比较研究》,《青年记者》,2010(6)

⑥薛可、梁海,《基于刻板思维的国家形象符号认知――以<纽约时报>的“西藏事件”报道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6卷第1期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系)

责编:叶水茂

相关论文

西方经济学思想对中国经济的

本文是一篇西方经济学论文范文,关于西方经济学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西方经济学思想对中国经济的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西方经济。

打破中国经济形象的“哈哈镜”

这是一篇关于互联网电大毕业论文范文,与打破中国经济形象的“哈哈镜”相关学年毕业论文。是西方经济学专业与互联网及经济发展及金融危机方。

西方文学里的中国形象

本文是一篇西方文学论文范文,西方文学有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西方文学里的中国形象相关硕士论文范文。适合西方文学及形象及社会主。

西方能把中国经济拖下水吗

本文是一篇世界经济论文范文,世界经济方面学士学位论文,关于西方能把中国经济拖下水吗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适合世界经济及金融市场及中国。

打开中国经济的问号

该文是西方经济学专业改革创新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改革创新有关在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打开中国经济的问号相关论文范文,适合改革创新及。

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中国人物形象

该文为关于华裔相关本科论文范文,与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中国人物形象相关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可作为现代汉语专业华裔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

西方政治学在晚清中国的传播

这篇政治思想论文范文属于思想政治工作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政治思想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西方政治学在晚清中国的传播相关实时政。

北大金融年会剑中国经济

本文是一篇通货膨胀论文范文,通货膨胀类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北大金融年会剑中国经济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通货膨胀及世界经济及房地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