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时期的“哲学立场”

时间:2023-12-27 点赞:51741 浏览:105455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哲学论文范文,哲学类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关于马克思哲学时期的“哲学立场”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哲学及经济学及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哲学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马克思的思想发展是从哲学开始的,哲学的立场成为他1845年前研究问题的最基本立场.所谓“哲学的立场”,是指在这个时期马克思对“哲学”持肯定态度,把“哲学”理解为提供解释世界的总原则、总公式,从原则出发去解释世界被看作是哲学的任务.马克思在哲学时期分别从理想主义哲学立场、理念论哲学立场和人本主义哲学立场分析和研究具体问题.

关 键 词:马克思;哲学时期;哲学立场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12―0024―05

从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进程来看,他的发展是从哲学开始的,哲学的立场成为他1845年前研究问题最基本的立场.所谓“哲学的立场”,是指在这个时期马克思对“哲学”持肯定态度,虽然马克思批判、否定这一哲学那一哲学,但是没有批判、否定“哲学”本身.这一时期,他把“哲学”理解为提供解释世界的总原则、总公式,从原则出发去解释世界被看作是哲学的任务.从1845年起,马克思认识到这种把原则当作出发点,从原则出发提供解决现实问题种种方案的“哲学”的荒谬和无用.于是,他反对哲学,离开哲学基地,转而从现实生活出发研究问题.从现实生活出发解释观念的东西,就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这一世界观不再提供应当由“实证科学”来提供的知识,不再提供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案,它只是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一种基本的思维方法.本文主要考察马克思在1845年前哲学时期的“哲学立场”.

一、理想主义哲学时期的哲学立场

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创作、形成新世界观理论之前,马克思的思想发展经历了“理想主义”时期、青年黑格尔主义时期和“费尔巴哈派”时期.虽然马克思不断地从一个哲学原则转向另一个哲学原则,但是他从哲学原则出发,站在“哲学基地”上解决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改造的问题的根本立场却没有改变.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批判的“德国的批判,直到它的最后的挣扎,都没有离开过哲学的基地.这个批判虽没有研究过它的一般哲学前提,但它谈到的全部问题终究是在一定的哲学体系即黑格尔体系的基地上产生的.不仅是它的回答,而且连它提出的问题本身都包含神秘主义”.在这段时期,马克思也没有离开过“哲学的基地”.

马克思1835年进入德国波恩大学法律系,1836年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为了给自己的专业奠定一个哲学的基础,马克思同时研究哲学,而且哲学的研究成为他研究的主题,他毕业时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别》不是法学论文而是哲学论文.在青年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进程中,康德与费希特的理性主义思想对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他的少年之作频繁地表达了对人类理性与自身完美的渴望.在波恩大学直到柏林大学学习初期,马克思更是倾心于康德和费希特,他自己还打算写一部法哲学著作,并仿效康德的《法的形而上学的基本原理》建构一个法哲学体系.在这段时期,马克思形成了他自己称之为受康德和费希特影响而产生的“理想主义”哲学.所谓理想主义,就是对“应有”和“现有”的这样一种理解:“现有”是“应有”的实现,当“现有”不符合“应有”时,要按照“应有”来改变“现有”.年轻的马克思在柏林大学按照理想主义原则建构的“法哲学体系”著作没有保存下来,但是,我们可以猜想到它的基本精神:按照理想的“法”构建现实的法.但马克思很快就意识到了康德和费希特思想中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而他们哲学所表达的“理性”是一种不着边际与虚幻的东西.所以马克思批判道:“康德和费希特在太空飞翔/对未知世界在黑暗中探索/而我只求深入全面的领悟/在地面上遇到的日常事物.”马克思认为,没有哲学就不能前进.然而,在现实世界面前,割裂理想和现实、应有和现有的康德与费希特哲学显得软弱无力,加之马克思在与“博士俱乐部”成员接触后建立了同黑格尔哲学的紧密联系,所以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马克思就同康德和费希特的哲学实现了决裂,这使他不得不再度回到先前他曾“不喜欢它那种离奇古怪的调子”――黑格尔哲学.对于这段时期马克思思想发生的转变,可以通过马克思在1837年给父亲的信中反映出来.他在批判地总结自己已告失败的按照康德、费希特的理想主义哲学观念所建构的法哲学体系时写道:“开头我搞的是我慨然称为法的形而上学的东西,也就是脱离了任何实际的法和法的任何实际形式的原则、思维、定义,这一切都是按费希特的那一套,不过我的东西比他的更现代化,内容更空洞而已.在这种情况下,数学独断论的不科学的形式从一开始就成了认识真理的障碍,在这种形式下,主体围绕着事物转,这样那样议论,可是事物本身并没有形成一种多方面展开的生动的东西.――在生动的思想世界的具体表现方面,例如,在法、国家、自然界、全部哲学方面,情况就完全不同:在这里,我们必须从对象的发展上细心研究对象本身,决不应任意分割它们;事物本身的理性在这里应当作为一种自身矛盾的东西展开,并且在自身求得自己的统一.”所以,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在“理想主义”时期是肯定哲学的,并且站在康德和费希特的哲学基地上从原则出发解决认识现实和改造现实的问题.

二、理念论哲学时期的哲学立场

理想主义,一方面是马克思最初的哲学观念,带有朦胧的性质;另一方面,从其思想来源来看,它来源于康德和费希特哲学,体现的不是青年马克思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哲学思想发展的最高水平,因而马克思此时尚未站在时代精神的最高处,所以理想主义阶段,从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构成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的真正起点.马克思创立新世界观历程的真正起点是作为那个时代“世界哲学”的黑格尔主义哲学.马克思就读的柏林大学是黑格尔生前长期工作的地方,黑格尔去世之后,这里也成了黑格尔主义的中心.马克思在大学初期曾读过黑格尔的著作,但当时正倾向于康德、费希特哲学的马克思并不喜欢黑格尔哲学那种“离奇古怪的调子”.马克思从理想主义转向黑格尔主义,是与“博士俱乐部”的影响分不开的.

1837年春夏,马克思因病来到柏林郊区施特劳拉休养.正是在休养期间,马克思结识了“博士俱乐部”,转向青年黑格尔主义.黑格尔哲学是一种理念论哲学,把理念(所谓客观精神或绝对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反映世界各种事物本质的是概念(事物的理念).黑格尔的理念论哲学是一种辩证的哲学,理念由于自身的矛盾性,经历着必然的辩证运动;黑格尔的理念论哲学又是一种能动的哲学,理念是能动的创造主体,理念创造世界的活动就是实践,理念认识自己创造的对象达到自我认识.从1837年转向黑格尔主义开始,至1843年初退出《莱茵报》编辑部,马克思是站在黑格尔哲学基地上从其理念论的哲学原则来看待现实事物和批判旧事物和论证新事物的.在《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别》这篇博士论文中,马克思说,“原则不外是抽象的、个别的自我意识的自然形式”,是“客观化了的、经验的个别的自我意识”,“由于有了质,原子就获得同它的概念相矛盾的存在,就被设定为外在化了的、同自己的本质不同的定在”.所谓原子的“自我意识”,即原子的概念,亦即理念.这是自然观方面表现出来的理念论.

在《第179号“科伦日报”社论》中,马克思说:“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那种曾用工人的双手建筑铁路的精神,现在又借哲学家的头脑构筑哲学体系.”这就是说,铁路和哲学体系都不过是“世界精神”的自我实现.“它(哲学)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已成为世界的哲学,而世界也成为哲学的世界.”“它是文明的活动的灵魂”是说哲学作为理念的体现,是文明的本质;“哲学成为世界的哲学”是说,哲学因为是世界普遍本质的表现,它必然不局限于狭隘的地域而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哲学;“世界成为哲学的世界”是说,现实世界成为哲学(世界精神的自我意识)的实现.“最新哲学认为――国家是一个庞大的机构,在这个机构里,必须实现法律的、伦理的、政治的自由,同时,个别公民服从国家的法律也就是服从自己本身理性的即人类理性的自然规律.”

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马克思把理性看作国家的本质,马克思认为,“国家应该是政治的和法的理性的实现.”他说:“不应该把国家建立在宗教的基础上,而应当建立在自由理性的基础上.”马克思还认为,合乎理性的真正的国家不应该成为私人利益的工具,“私人利益的空虚的灵魂从未承受国家观念的照耀和熏染,它的这种欲求对于国家来说是一个严重的真正的考验.如果国家哪怕在一个方面降低到这种水平,即按私有制的性质而不按自己本身的性质来行动,那么就应该得出结论说&#

本文是一篇哲学论文范文,哲学类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关于马克思哲学时期的“哲学立场”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哲学及经济学及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哲学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65306;国家应该适应私有制的狭隘范围来选择自己的手段”.当现存的法庭(代表国家)为林木占有者的利益服务时,马克思认为,这是国家“脱离常规”,“沦为林木占有者的工具”,这时,“真正的国家”(即符合理念的国家)应当大声呼喊:“你(指现存的国家)的道路不是我的道路,你的思想不是我的思想!”“当一个国家离开了国家的观念时,世界历史就要决定其是否还值得继续保存的问题.”

在《论离婚法草案》中,马克思说,“任何国家、任何婚姻、任何友谊都不完全符合自己的概念,甚至家庭中的真实友爱和世界史上的实际国家也都是可以毁灭的.同样,国家中的实际婚姻也是可以离异的.任何实际存在的伦理关系都不符合自己的本质,或者至少可以说,并不必须符合自己的本质.”正如国家离开了自己的概念时国家就要灭亡一样,婚姻离开自己的观念时,这种婚姻就应当终结,离婚就是正当的行为.

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中,马克思认为,平等和自由是理性的要求,是“理性的普遍阳光所赐的自然礼物”.因此,“真正的国家”、社会应当体现平等和自由.莱茵省法庭在审判林木盗窃案时,就没有把大小公民一律看待,偏袒大公民,这是违背国家的理性本质的.同样,按照理性的要求,人们应当是自由的,“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限制自由的出版法、书报检查制度都应当废除,等等.

在《法的历史学派的哲学宣言》中,马克思说:“实证的事物是合乎理性的”,“理性是衡量实证的事物的尺度”,自由“合乎理性的本质”.

以上表明,马克思在政治上是站在激进的资产阶级主义立场上的,而黑格尔的理念论是马克思进行主义斗争的主要思想武器.此时的马克思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的立场是一种哲学立场:肯定哲学,并从黑格尔的理念论哲学原则出发批判旧事物论证新事物.站在黑格尔的哲学基地上,像黑格尔一样,马克思这个时期的主导世界观乃是:理念是真正的活动主体,是一切事物的最终本质,一切事物都不过是理念的外部表现;事物与概念存在着矛盾,这一矛盾推动着现实事物的运动.马克思此时虽然离开了康德和费希特的哲学基地转到黑格尔的哲学基地,但是在从哲学原则出发来研究问题这一点上却是一致的.

三、人本主义哲学时期的哲学立场

在“莱茵报”后期,马克思开始了对黑格尔理念论哲学的怀疑、动摇,进人马克思后来所说的“苦恼”时期.马克思在理论上相信黑格尔的理念论,但又在现实生活中看到总是物质利益战胜原则,国家总是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应当作为人民自由精神体现的《莱茵报》,却不断地受到被查封的压力.正当马克思的思想处于怀疑、动摇、苦恼的时候,费尔巴哈《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在1843年初发表了(马克思在同一期杂志上也发表了一篇文章).费尔巴哈的思想像一道闪电射进马克思苦恼的心田.

《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批判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根本错误就在于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神与世界或人、抽象与实在等等的关系,提出“我们只要经常将宾词当作主词,将主体当作客体和原则,就是说,只要将思辨哲学颠倒过来,就能得到毫无掩饰的、纯粹的、显明的真理.”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批判宣告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终结,同时,重新确立了唯物主义的权威.恩格斯评价为“它直截了当地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座”.

马克思自从1843年初告别黑格尔转向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之后,不仅使用费尔巴哈的方式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神秘主义,而且自觉地运用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类、异化等哲学术语对政治、经济进行批判并制定自己的理论概念.马克思曾将自己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寄给费尔巴哈,以表示对他“极崇高的敬意和爱戴”,并认为费尔巴哈的《未来哲学原理》和《基督教的本质》两部著作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提供了哲学基础”.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运用费尔巴哈的“颠倒”方法批判黑格尔法哲学得出“家庭、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从政治方面揭示了异化现象.其后,《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站在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立场进行政治批判的理论成果,这种政治批判的最终目的是“把德国人解放成为人”.

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区分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政治解放是指资产阶级革命,马克思心目中的典型是法国;人类解放是指社会主义革命.当时,马克思还没有从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还不可能从客观经济本身来论证这两种革命的区别和衔接,而是把它们看成消除人的异化的不同阶段:“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但政治解放是不彻底的,它没有消除人的类本质的异化,相反,它加深了这种异化,因为它“一方面把人变成市民社会的成员,变成利己的、独立的个人,另一方面把人变成公民,变成法人”.马克思认为,只有人类解放才能解决这个矛盾,使个人在自己的劳动中、在个人关系中,“成为类存在物”.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提出了无产阶级伟大历史使命,这是一个重大突破.但是,这在当时还不是从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而是以无产阶级“表现了人的完全丧失,并因而只有通过人的完全恢复才能恢复自己”为论据的.“德国唯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是从宣布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出发的解放.”马克思这一概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马克思和费尔巴哈的思想联系.人是人的最高本质,是费尔巴哈用以对抗宗教的人本主义命题.马克思作了进一步发挥:既然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要使人成为人,“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

自1843年肯定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之后直至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创作前,马克思不仅站在人本主义哲学立场上进行政治批判,而且进行经济批判.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批判主要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之中.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经济学思想史的一个进步.在《手稿》中,马克思分析了从魁奈到李嘉图价值学说的发展.他指出,在揭示了财富主体本质的开明政治经济学看来,那些把私有财产仅仅看作对人说来是客观存在物的货币主义者和重商主义者,似乎是一些拜物教徒、天主教徒.魁奈的重农学派则开始了从重商主义学说到亚当斯密的过渡.按照重农学派的说法,全部财富来源于土地和耕作,土地被当作资本的一个特殊的存在形式.这就是说,财富的本质只是部分地归结为劳动,而且是和土地的自然特性结合在一起的劳动.所以,劳动还没有从它的普遍性和抽象性上来加以把握,还被束缚在一种特殊的、具有自然规定性的存在形式之中.尽管如此,财富的主体本质毕竟已被承认,虽然只是部分地、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被承认.继重农学派之后,斯密证明,从经济学的即惟一合理的观点看来,农业劳动和其他一切部门的劳动没有本质区别,因而财富的本质不是某种特定的劳动,而是一般的劳动.李嘉图彻底发挥了斯密的学说,把抽象一般的劳动看作财富的惟一的本质,并且给地产的最后一种残余形式――地租以致命的打击,宣称工业是财富的普遍的、惟一的形式.“一切财富都成了工业的财富,成了劳动的财富,而工业是完成了的劳动,正像工厂制度是工业即劳动的发达的本质,而工业资本是私有财产的完成了的客观形式一样.”只有到了这时,私有财产才完成它对人的统治,并以最普遍的形式成为支配世界历史的力量.而当私有财产完成对人的普遍统治的时候,私有财产(即人的劳动的异化)的扬弃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虽然马克思这时对于资产阶级的劳动价值学说在一定意义上表达了肯定,然而却是在服从于实证的人道主义批判的思维逻辑框架内的.换言之,马克思接受和利用劳动价值理论,仅仅是因为它有助于揭露雇佣劳动制度的非人化,有助于从人本主义哲学立场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进行批判.马克思认为,由于劳动价值理论肯定商品的价值而贬低人的价值,把人的价值降低到仅仅作为“劳动的肉体主体”的意义,所以这个学说本身也是非人化的.为了肯定和恢复人的失去的本质,必须连同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一起,批判和摒弃这一理论.马克思说:“正像路德认为宗教、信仰为外部世界的本质并以此反对天主教异教一样,正像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人的内心本质,从而扬弃了外在的宗教笃诚一样,正像他把僧侣移入俗人心中,因而否定了在俗人之外存在的僧侣一样,由于私有财产体现在人本身中,而人本

本文是一篇哲学论文范文,哲学类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关于马克思哲学时期的“哲学立场”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哲学及经济学及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哲学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6523;被认为是私有财产的本质,从而人本身被设定为私有财产的规定,就像在路德那里被设定为宗教的规定一样,因此在人之外存在并且不依赖于人的――也就是只应以外在的方式来保存和维护的――财富被扬弃了,换言之,财富的这种外在的、无思想的对象性就被扬弃了.由此可见,以劳动为原则的国民经济学表面上承认人,毋宁说,不过是彻底实现对人的否定而已.”马克思从人本主义的哲学原则出发,认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从劳动是财富惟一本质的论点出发并且推演出反映私有财产运动的各种实际结论,必将抛弃承认人和人的独立性的假面具,公开暴露它的敌视人的性质.他们一方面把私有财产的本质归结为人本身,另一方面,把现实世界中失去了类本质、处于异化状态中的人宣布为真正的人的本质.他们的价值学说把人的本质和人的现实存在的矛盾遮蔽了.所以,在《手稿》中,马克思不仅没有正面肯定斯密和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中所做的重大贡献,反而批判了他们的劳动价值学说敌视人的性质.


责任编辑 戴群英

相关论文

马克思哲学生学位文开题报告

本文是一篇金融危机论文范文,关于金融危机硕士毕业论文,关于马克思哲学生学位文开题报告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适合金融危机及社会科学。

马克思哲学的“生成性思维”的特色

为您写哲学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哲学方面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与马克思哲学的“生成性思维”的特色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包括关于哲学。

马克思哲学革命起点新

本论文是一篇哲学方面有关哲学社会科学类论文,关于马克思哲学革命起点新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哲学及唯物主义及论著方面论。

关于马克思哲学本质的

本文是一篇历史唯物主义论文范文,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类学年毕业论文,关于关于马克思哲学本质的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历史唯物主义及唯物。

马克思哲学的生活维度

本文是一篇社会关系论文范文,关于社会关系学士学位论文,关于马克思哲学的生活维度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适合社会关系及经济生活及生活哲学。

马克思哲学原著,哲学学院生通开课

本文是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范文,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有关函授毕业论文,关于马克思哲学原著,哲学学院生通开课相关本科论文范文。适合马克。

一种融合的音乐教育哲学立场

本文是一篇音乐教育论文范文,音乐教育方面本科论文开题报告,关于一种融合的音乐教育哲学立场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适合音乐教育及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