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的国际传播力(下)

时间:2024-01-09 点赞:48965 浏览:97960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图书馆论文范文,关于图书馆相关电大毕业论文,关于《中国青年》的国际传播力(下)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适合图书馆及数据库及斯坦福大学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图书馆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中国青年》在亚欧各国

欧洲收藏《中国青年》杂志的国家有英国、荷兰等.英国的图书馆有4家收藏,这4家图书馆分别是剑桥大学、利兹大学、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谢菲尔德大学.荷兰收藏《中国青年》杂志的则是荷兰国际社会历史研究图书馆.

在中国近邻的日本,OCLC数据库显示收藏《中国青年》的图书馆有1所,即日本早稻田大学.根据笔者对于新中国书刊对日发行的数据掌握情况,在1949年~1965年这一期间,大量新中国报刊曾经对日出口,这一时期的《中国青年》杂志也在出口目录中.通过中国书刊的日本发行网,如东方书店、中华书店、内山书店等,《中国青年》杂志在日本的发行数量曾经十分可观,不可能仅有早稻田大学一家有数据显示.笔者再借助日本最大CiNii数据库进行深入检索.CiNii数据库是由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开发的日本学术期刊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日文学术期刊网,收录了日本各学术机构及团体图书馆收藏的期刊、论文及大学学报论文.通过检索发现,《中国青年》杂志在日本至少有43家图书馆有收藏.

日本这43家收藏《中国青年》杂志的图书馆,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专业研究机构的图书馆,共有3家,因为主要是从事中国研究,所以收藏《中国青年》杂志等当代中国刊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术研究用途.第二类是在大学里设有中国研究机构的大学图书馆,这类图书馆共有6家,收藏《中国青年》杂志的目的与第一类相同,同时也面向本校青年学生,便于他们学习中文、了解中国,如爱知大学、大阪市立大学、关西大学、大学等.第三类是开设中国语言、中国文学、中国经济、中国政治等相关专业的大学,这类图书馆共有33家,收藏《中国青年》杂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青年学生学习、了解中国,如樱美林大学、大阪大学、冈山大学、神奈川大学、金泽大学等.第四类是公共图书馆,只有1家.

新加坡收藏《中国青年》杂志的图书馆有3家,分别是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义安理工学院图书馆.

南洋理工大学是新加坡政府建立的顶尖大学,全球科技大学前25名,亚洲高校综合实力排名第6,首任校长为林语堂先生,它树立了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里程碑.与中国政府部门签有培养协议的南大“公共管理硕士”和“管理经济学硕士”课程,久负盛名,被誉为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最卓有成效的“中国市长班”.该校设有“中国企业研究中心”,2004年开始开设中文专业课程,2005年开设孔子学院.该校图书馆收有大量中国当代文献,订购《中国青年》杂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术研究中国之用.

在澳大利亚,共有8家图书馆收藏《中国青年》杂志,这8家分别是阿德雷德大学、莫道克大学、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墨尔本大学、昆士兰大学、悉尼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西澳大学.

思想大讨论引来世界注视

1978年,《中国青年》杂志复刊,1980年开展的潘晓人生大讨论,使《中国青年》在国内的影响迅速提升,发行量很快超过了前17年的180万份,破纪录地达到了400万份.

《中国青年》主持两次大讨论时刊发的大量读者来信,被海外学者作为研究当代中国政治史、社会史、研究的主要参考资料.著名中国学学者詹姆士·汤姆逊,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著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手册》《中国的政治参与》等著述.他曾专门研究《中国青年》杂志,著有《革命的中国青年:〈中国青年〉的研究》一书,早在1967年就由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主要是以1956~1957年出版的《中国青年》杂志上的来信为基本材料,探讨新中国建国之初过于严格的政治化气氛与青年个体正常需求之间的矛盾与摩擦.比如书中列举了大量已婚青年来信反映两地分居的苦闷问题,如一位读者说,他和她的妻子结婚以后的四年,一直分居在两地相距300公里之遥的城市,每年的三个假日是他们唯一见面机会.尽管如此,在这些少有的机会里,他的妻子还经常被安排上班,在他假期结束离开之前,他只能在他妻子工作的医院门外和她说话.且不管海外学者的研究观点是否站得住脚,但正是人生大讨论这种办刊思路,使《中国青年》杂志保存了1950~1966年间中国一代青年人的精神思想变迁轨迹,因此具有珍贵的历史文献价值,而被海外众多东亚图书馆和专业中国研究机构所看中.

著名中国学专家谢淑丽,1968年获伯克利大学硕士学位,1974年获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博士学位,美国克林顿政府时期国务卿助理,现任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国际关系和太平洋研究研究生院教授,全球冲突与合作中心主任,主要从政治角度来研究中国.在1982年伯克利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同志间的竞争:在中国的学生策略和职业动机》一书中,就大量引用了1956~1957年刊登的读者来信,阐述当时前17年间日渐浓厚的政治气氛.其中有一封是年轻母亲的来信,信中说她被派到一个新的办公室,她再也没有时间去照看她新生的孩子,即便是在中国元旦假期里,她提出去看看孩子时,领导却指责她是“个人主义”.此外,谢淑丽在《脆弱的中国——内部政治破坏和平崛起的可能》《变革中的媒体、变革中的中国》等著述里,都引用《中国青年》上个世纪50年代、80年代两次人生大讨论时刊发的读者来信,来证明她的一些学术观点.这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中国青年》采用人生大讨论的办法办刊,刊发一些读者来信,起到了中国青年“思想志”、“精神志”、“心灵史”的历史记录作用.

安德鲁,1975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治学学士毕业,1981年获得密歇根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曾任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斯坦福大学FreemanSpogli国际研究学院高级研究员、斯坦福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国际、比较和区域研究方向主任等职务,侧重从中国文化历史、中国地方与之间的关系史等角度研究中国.利用《中国青年》杂志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举办的“怎样才能在建设事业中发出更大的光和热?”、“什么是我们的远大前途?”、“什么是青年的幸福?”“谁是多余的第三者?”等大讨论时的读者来信,撰写了《共产主义的新传统:中国工作里的工业和权威》《北京的红卫兵运动》《作为历史的文化大革命》《社会的新传统主义》等著述.


著名汉学家林怀特,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担任政治系和东亚研究中心主任,侧重从法律变迁的角度研究中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的《专业上海》(CareersinShanghai)、《混乱政治》(PoliciesofChaos)、1989年出版的《政策危机:在中国文化大革命中有组织的引起暴力》等图书,大量援引以《中国青年》杂志的读者来信作为第一手研究资料.2009年出版新著《政治繁荣:金钱和权力在(中国)台湾、中国、泰国和菲律宾》影响很大.

对于《中国青年》杂志的主办方而言,主持各种大讨论的目的是为了引导不同时代的青年人统一思想,积极向上,但由于大讨论必须要刊发不同的读者意见,这就客观上发表了前17年和改革开放的上个世纪80年代,不同时期青年人的真实思想动态,通过大量读者来信保存了两代中国青年人真实思想史、精神史的纪录.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它本身所具有的文献价值要远远大于主办方的初衷,《中国青年》杂志就凭借这一点进入了世界上至少128家图书馆,获得了它特有的国际影响.

时至今日,创刊已90年的《中国青年》杂志,依然是海内外读者观察、了解、研究中国青年思想、潮流与趋势的重要窗口与平台,依然是海外舆情、文化机构研读、考察中国的重要文化读本,《中国青年》杂志的前行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尹俊国

相关论文

我们是怎样组织订阅《中国青年》的

本文是一篇政治思想论文范文,政治思想类有关毕业论文提纲,关于我们是怎样组织订阅《中国青年》的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适合政治思想及辅导。

《中国检察官》2023年度优秀文章名单

本文是一篇人民检察院论文范文,关于人民检察院方面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中国检察官》2016年度优秀文章名单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报告文学《中国姑娘》的文学价值

关于女排及姑娘及文学作品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女排有关汉语言专业论文,关于报告文学《中国姑娘》的文学价值相关论文例文,对写作。

解读《江南style》的成功传播

该文为文化传播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与解读《江南style》的成功传播相关新闻传播论文,可作为传播史专业文化传播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

《欢乐家庭》收视特点传播优势推荐

此文是一篇经济类论文范文,关于经济类方面论文范文例文,与《欢乐家庭》收视特点传播优势推荐相关硕士学位论文。适合不知如何写经济类及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