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契约”理在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时间:2024-04-17 点赞:50786 浏览:104277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该文是研究生论文专业研究生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关于研究生相关专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心理契约”理在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运用相关论文范文素材,适合研究生及大学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研究生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心理契约”理论是现代西方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学相交叉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研究生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最高层次,构建心理契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尤为突出.在简要分析心理契约理论的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形式,以156名理工科研究生为调研对象,重点探讨了在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引入心理契约理论的重要性及积极作用.

关 键 词 :心理契约; 研究生教育; 管理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5-0138-03

收稿日期:2012-10-21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研究会立项课题“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2011JY-007)

作者简介:马明霞(1980-),女,山东泰安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李 涓(1972-),女,天津宝坻人,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人教处处长.

研究生教育是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研究生教育都属精英教育,他们承载着科学的未来和人类的希望.作为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研究生群体具有年龄较大、知识层次高、思维敏捷、独立意识强,在思想上比大学生更成熟,人生观、价值观基本稳定,认识问题的角度独特,吸收新鲜知识快、思路开阔、包容量大等特点.因此,在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要注意克服以往被动的“说、教”式教育方式,必须“以人为本”、注重沟通,在平等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实现各教育主体的心理满足.在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引入“心理契约”理论,加强对管理各环节的人性化思考,将为实现科学的育人理念,探索研究生教育中的共性规律发挥积极作用.

一、理论框架

1.心理契约理论的内涵

“心理契约”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E.H. Schein)教授提出的一个名词.他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提供的一种配合”.

2.心理契约理论的特点

相对于经济契约而言,心理契约具有自身的特点.第一,心理契约具有内隐性,这是心理契约最突出的特点.心理契约管理依靠的是管理者利用各种方法调动被管理者的心理过程朝着组织期望的方向发展.第二,心理契约具有动态性.人的心理的变动性使得心理契约这种诉诸内心的管理方式的具体内容不断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得到变更与修订.第三,心理契约具有功能性,这是进行心理契约管理的基础.心理契约虽然不如经济契约那样具有刚性的外在约束效度,但其功能性极为明显.

“心理契约”概念提出之初,人们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组织的雇佣关系上.随着人们对心理契约的研究不断深入,心理契约逐渐被应用到其他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心理契约是联系学校、教师、学生的重要纽带.从满足教育主体间的心理需求出发,通过心理契约的构建,力求使我国研究生教育过程更加人性化、理性化,是实现教育本真回归的重要途径.我国目前对心理契约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因此研究心理契约理论在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具有特殊的意义与价值.

二、研究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逐步推进,我国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学业的压力、就业的彷徨、婚恋的压力、人生规划的迷茫成为了阻挠研究生心理健康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研究生家庭背景、学校背景、性格特征的差异,一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折射到研究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也表现出不同的反映形式.通过对156名武汉地区生物、物理、数学、化学、地学、力学等学科的理工科研究生的调研,笔者发现导致研究生产生心理困惑的主要原因以及表现形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由于学业完成困难与人际交往困难导致的抑郁与焦虑;由于恋爱与婚姻状态发生变化而引起的自我否定、烦躁、学习无动力以及念头等;由于自我过分要求完美,而在个人发展受挫时导致的失落感;由于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而导致的对自我的不认同,甚至有退学的想法;由于从小受到溺爱或与父母关系不融洽而导致的亲子关系恶化;由于性创伤经历而导致失眠、恐惧,进而影响学业发展.

在全面分析和跟踪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普查数据的基础上,笔者发现学生在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后,不同年级的学生所表现出的心理压力是不同的,在入学、转博、求职等重要阶段,在每一个人生新的十字路口上,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如何成就卓越人生而“纠结”.因此,在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引入“心理契约”理论,对于解决研究生培养环节中的思想政治与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数据来源

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招生环节到毕业环节,从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到论文答辩,从思想政治教育到综合素质提升,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导师、学生、教育管理干部直接有效的沟通.只有深切了解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的个性特征与生存需求,才能洞悉探寻研究生培养中的规律.本研究采用作者自编问卷,分别从研究生的自我认知、人生规划与职业定位、身心健康状态、恋爱观、婚姻观、家庭观、师生关系、对待学习与科研工作的态度、对所在培养单位的心灵认可程度等方面对被调研对象进行了调研.为了保证研究的针对性,采用了目的性抽样的方式,集中选取了来自中国科学院武汉地区的理工科研究生为调研对象开展了跟踪式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工作.发放问卷180份,回收问卷156份,回收率约为87%,采用Spss13.0 for windows XP统计软件包进行各种统计处理.

四、研究结果

本研究采取了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可以得出以下统计结果.

1.研究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较强,对个人的发展与职业规划有较明确的定位

研究统计结果表明,对于研究生来说,大部分学生已经结合自身特质,思考过关于人生规划与职业发展的问题,对于自己向往的职业类型也有了较清晰的认识.81%的研究生认为了解自己的个性与性格,有助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定位.研究生阶段是形成个人学术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调查数据显示:超过83%的研究生已经树立了从事科研工作的人生学术志向,将个人兴趣与国家科研需求结合在一起.但从对13位研究生的深度访谈中,我们发现目前研究生主动申请学校(研究所)内转博的比例呈现下降的趋势,我们必须开始反思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些影响学生对学校(研究所)满意度降低的因素. 2.研究生在课余生活里的生活状态不是十分健康,身体状况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有增加趋势

在业余时间里,只有55%的研究生会主动选择一些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体育运动作为休闲健身的方式,而且其中男生运动的频率和强度明显高于女生.大部分学生选择上网聊天、唱歌、逛街、睡觉、节假日旅游作为休闲方式.对于长期从事伏案研究工作的研究生来说,必要的体育锻炼有助于身体机能的高效运转,但是目前的统计分析中,7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由于来自学习科研的压力以及自身的惰性,真正在业余生活中加强体育锻炼的学生并不多.

3.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成为影响学生学术水平的重要原因

95%以上的研究生认为心目中理想的导师应当是懂得换位思考、为人和善、善解人意,具有较强的科研水平的学者.但是由于每位导师的育人方式不同、性格特点存在差异,不同课题组、实验室所呈现出的师生关系就大不相同.在调研过程中,只有15%的学生认为与导师的关系“非常融洽”,大部分学生选择的是“融洽”、“一般”,而且有5%的学生选择的是“不融洽”.只有43%的导师能主动地关心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提升,4%的导师处于完全不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状态.这样的一种情况,导致在学业和科研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只有68%的学生会选择主动与导师沟通,部分学生由于不敢主动向导师求教,而在学习科研工作中走了很多弯路.

4.研究生对待学习与科研工作的态度基本端正,但是存在产生心理压力的诱因

从统计结果中发现,理工科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科研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而且88%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具有科研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同时也将具备创新精神、能耐住寂寞、高度的责任感以及执着精神作为从事科研工作所需要具备的四项基本素质.但是在统计学生本科毕业后选择攻读硕士学位的动机时,24%的学生是迫于就业压力,暂时没有理想工作,被迫考研.这些因素都将成为在科研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产生心理压力的诱因.

五、结论与政策启示

1.基于心理契约的研究生招生环节管理策略

研究生心理契约形成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有些内容甚至是在研究生入学之前通过各种其他非正式渠道形成的.比如说通过朋友或社会宣传对研究生培养单位会对它的研究生阶段承担什么样的承诺和责任有一个大体的框架.毫无疑问,入学前的招生宣传工作是构建良好心理契约的关键.在进行招生宣传工作时,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就应当把进入研究生阶段后的学习、科研生活向学生进行详细、真实的描述.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获得关于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条件以及就业前景等方面的信息,同时,应对学生的预期有所了解,明确学生攻读研究生的动机与期望值,结合每个学生的特性,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心灵契约”,实现个人—专业—导师—组织的最大和谐.

2.基于心理契约的研究生培养环节管理策略

研究生刚踏入新的生活时,往往都有着美好的期望和动力,但几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后,就会进入一个情绪相对低落的状态,这就意味着教育管理干部在研究生教育中要特别关注这样一个“惯常”的适应过程和影响心理契约健康发展的因素.首先,应该加强情感交流,明确合理的期望.研究生在内在需要上更侧重于精神满足和情感关怀而非物质获得,只有尽可能从情感投入和人文关怀的角度来实施激励措施,才能增进教育者和研究生之间的信任,才更利于激发研究生内心深处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性,减少低落情绪的出现,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其次,建立以心理测量为基础的沟通机制.心理测量是培养单位了解研究生当前的心理状态,对其心理以及行为进行评价的有效工具.通过心理测量,可以对研究生近期的德、智、实践能力、情商与心理、职业生涯测评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及时了解研究生近况,对研究生做出合理的引导,使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3.基于心理契约的研究生职业规划管理策略

研究生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传授层面上,应该更多地把研究生教育当作学生自我才能实现与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阶段.因此,在研究生教育中,一方面可以引入培训机制,为研究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可选培训,让研究生根据自身的爱好以及对自身未来职业的发展规划自由选择培训课程,以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为研究生提供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在研究生职业生涯设计过程中:一是要注重研究生职业生涯设计的全面性,对有关研究生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设想和规划;二是要注重研究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个人不同的兴趣和能力,有针对性地为研究生量身打造开发、培养方案,确保职业生涯设计的科学合理.

4.基于心理契约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策略

科研本身既是个人的研究探索过程,也是群体的合作过程.研究生阶段是青年人世界观形成并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科研育人就是着力营造一个和谐互信、宽松严谨的学术氛围,让每个研究生独立思考,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在强调团队力量的现代社会,师生团队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科研育人能够有效地建立师生团队,增强团队的融合度,增加研究生的心理归属感.因此,定期组织导师参加“研究生导师培训班”,提高教育育人的能力,是营造和谐师生关系的一项重要措施.

5.基于心理契约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策略

校园环境的建设包括校园文化的建设和硬件设施的建设.校园文化作为教育中典型的组织文化,影响着教育中心理契约的存在方式和实现程度.建设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正是为了加强研究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念,促使培养单位、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共同信守契约,使素质教育多方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使研究生产生归属感、自尊感和成就感,进而增强校园凝聚力.在创设以人为本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始终要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展人放在首位,承认并满足研究生的需要,尊重并容纳研究生的个性,重视并实现研究生的价值,使研究生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相关论文

新形势下的生教育管理工作

此文是一篇持续发展论文范文,关于持续发展方面论文范文素材,与新形势下的生教育管理工作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不知如何写持续发展及可。

高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管理工作的

该文为医学生类有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与高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管理工作的相关医学论文价格,可作为法医学专业医学生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

市场经济下就在职生教育管理带来的

本文是一篇教育管理论文范文,教育管理方面在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市场经济下就在职生教育管理带来的相关开题报告范文。适合教育管理及教。

让教育管理工作与学生同行

本文是一篇教育管理论文范文,教育管理相关毕业论文,关于让教育管理工作与学生同行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教育管理及房地产及学校教育方。

生教育管理信息化与管理队伍建设

为您写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信息管理系统类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生教育管理信息化与管理队伍建设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

班主任安全教育管理工作

本文是一篇安全教育论文范文,关于安全教育自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班主任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适合安全教育及班主任及。

加强中职教育管理工作策略

本论文是一篇传统方面有关经济管理职称论文,关于加强中职教育管理工作策略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传统及人才培养及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