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医学文发表东北,深圳医学文发表招聘

时间:2024-03-07 点赞:53923 浏览:112461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高等教育论文范文,关于高等教育函授毕业论文,关于深圳医学文发表东北,深圳医学文发表招聘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高等教育及留学生及国家级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高等教育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深圳大学发展"十二五"规划

(送审稿)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五日

目录

一、"十一五"时期发展回顾1

(一)办学层次与规模快速跃升1

(二)办学条件大幅改善3

(三)办学效益显着提升4

(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6

二、"十二五"发展机遇与挑战7

三、发展目标9

(一)指导思想9

(二)发展战略9

(三)主要指标10

四、主要任务12

(一)推动教学改革12

(二)强化科学研究14

(三)提升学科建设16

(四)优化师资队伍18

(五)创新体制机制19

(六)拓展对外合作20

(七)加快基本建设21

(八)充实办学资源22

(九)打造智慧校园24

(十)繁荣校园文化25

五、保障措施27

(一)政治保障27

(二)政策保障27

(三)责任保障27

(四)资源保障28

附件1.《深圳大学发展"十二五"规划》专家评审意见31

附件2.《深圳大学发展"十二五"规划》评审专家名单35

附件3.《深圳大学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说明37

深圳大学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整体水平,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创新型一流大学,现遵循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依据国家,广东省,深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及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发展回顾

办学28年,深圳大学紧随特区,锐意改革,快速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学校立足深圳,面向国际,以改革为动力,以加快学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提升科研水平为目的,坚持"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办学特色,针对教育存在的时弊与积弊,办学发生的困难与问题,明确路径,创新体制,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较好地实现了预期目标,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显着成绩,为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办学层次与规模快速跃升

——学生规模.2005年全日制在校生为19434名,2016年,全日制在校生为29503名,总数增长超过50%.其中本科生25568名,比2005年增加8827名,硕士研究生3218名,博士研究生72名,研究生人数增加2031名,另有留学生645名.成人学历教育学生14078名.

——师资规模.2005年全职教师1692名,其中专任教师1102名,正高职称人员225名,副高职称人员498名,具有博士学位人员374名.2016年全职教师2429名,其中专任教师1425名,教师中正高职称人员335名,副高职称人员519名,具有博士学位人员831名.师资力量进一步壮大,结构进一步优化.

教师中,有教育部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0人,博士生导师3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9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鹏城学者3人,"双聘"院士10名,外籍教师32名,教师平均年龄41岁."十一五"期间,高层次师资建设取得进展,学校引进院士2人,院士增至3人,培养"杰青"1人,协议聘请了一批由着名学者组成的教授力量.

——学科规模.2005年学校有8个学科门类,14个学院,51个本科专业,38个硕士点,2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2016年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25个学院,65个本科专业,硕士授权一级学科25个,覆盖二级学科154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3个,覆盖二级学科9个,21个专业硕士学位点(领域),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增加了医学,艺术学学科大类,本科专业和硕士学位点显着增加,博士点从无到有,实现了办学层次的跃升.

现有学科中,建有12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新增2个),9个广东省名牌专业(新增2个),1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分室,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新增2个),14个深圳市重点实验室(新增9个),3个教育部,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全国人大港澳基本法委员会重点研究基地(新增),1个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基地(新增),2个市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新增),5个省级示范教学实验中心(新增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从无到有并增至5个,建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实现突破.广告,建筑,服装设计,经济,法学,电子信息工程,教育学等专业在全国排名位置靠前.

(二)办学条件大幅改善

——增拨西丽新校区土地1.46平方公里.校园总面积由"十五"期间的1.44平方公里增加到2.9平方公里.

——完成基建规模16.57万平方米,完成基建投资9.26亿元.师范学院新教学实验楼,西南学生公寓一期,南区运动场,图书馆二期,医学院综合楼,基础实验室二期,南区天桥等一批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校园建筑面积由"十五"时期的50.6万平方米增加到67万余平方米.

——学校图书文献资料不断丰富.以开放式,数字化,网络化为特色进行文献信息资料建设.全校印刷型图书和装订期刊累计310余万册,比2005年增加97万册.另有网络,镜像,光盘数据库168个,含全文电子期刊5.5万种,电子图书150万余册,比2005年增加数据库32个,电子期刊增加1.2万种,电子图书增加46万册.

——信息化校园建设成效显着.全面开通下一代互联网,网络端口增加1万个,达到4万个,网上机器近3万台,注册用户数约2万人,网络出口带宽扩展到2.4G,校园无线网覆盖主要区域.新建校园卡系统,发卡近8万张,运行稳定.

——校园环境日益美化.照亮荔枝林,开放杜鹃山,治理文山湖,开放草坪花圃,整治校园西北角.治理校内交通,改造行车道为沥青路并铺设双向人行小径.整饬三号厂房为三号艺栈,成为美术创作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校容校貌焕然一新,人文气息进一步浓郁.

——固定资产投入增加.全校固定资产总值16.5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为7.3亿元,比2005年4.07亿元净增3.23亿元.

(三)办学效益显着提升

——人才培养."十一五"期间培养全日制本科毕业生21817人,比"十五"期间翻了一番,毕业研究生2556人,是"十五"期间的8倍.另有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本专科毕业生20385人,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约1000名.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完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6项,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学校报考热门,教风学风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升.200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等级优秀.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增强,参加全国大学生各类学科竞赛,获"挑战杯"全国特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首届中国创意设计大奖"金奖,Jessup国际模拟法庭大赛全国第一名,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奖等400余项国家级奖励.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华大基因研究院研究生多次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着名学术刊物发表文章.成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设立大学生创业园,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初显成效.办学满意度不断提高,学生就业情况良好,校友纷纷捐资助学.

——科学研究.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努力建立以代表性成果为评价对象,以学术影响和社会贡献为评价标准的科研水平评价模式."十一五"期间共承担科研项目4030项,是"十五"期间的6.5倍.其中"863","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防科研项目等国家级课题,项目236项,是"十五"期间的2.2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增长较快,2016年达74项.2016年文理科实到科研经费1.3亿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科学研究贴近社会需求,横向项目和经费不断增加.理工类论文被SCI,EI,ISTP收录2064篇,人文社科类论文被CSSCI收录1088篇.共出版专着263部,译着40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取得突破.获得全国美展金奖,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解放参谋部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9项,获得授权专利105项.《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被《工程索引》和《科学文摘》收录,篇引率居全国科技期刊前列,人文社科版论文转载量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连续三年排名第11位.

——社会服务.为国家服务,建立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为城市服务,建立轨道交通学院(与深圳地铁集团共建),知识产权学院(与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建),文化产业研究院(与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共建),舆情调查中心(与深圳市委宣传部共建),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共建深圳文献港,承办文博会分会场,为大运服务,设立运动训练专业,承担大运会义工服务,承办大运会学术大会,为内地服务,开展干部培训,为少数民族地区服务,支援西藏办学,培养新疆学生.

(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建立学术主导的内部管理体制,建立"布衣教授"组成的人事工作教授委员会,计财工作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确立人才招聘,资源分配,学科建设的学术主导.倡导管理,赋予教职工代表大会事故问责权,干部评议权,校政监督权,赋予学生代表大会校务知情权,批评权和学生事务参与权,建立网络信箱,广开言路,密切师生关系.

历时5年,制定并实施《人事改革方案》,以职员制和聘任制为主要内容,以转换身份,分类管理,按需设岗,全员聘任,依岗定薪,合约考评为基本原则,努力打造高度学者化的教师队伍,高度专业化的技术人员队伍,高度职业化的管理人员队伍.《高端人才特聘办法》正式启动,设立专项经费旨在引进和支持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术带头人.

二、"十二五"发展机遇与挑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方式面临着深刻变革,深刻调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作出"以新的思维和机制推动高等教育发展上水平"的战略决策.深圳正加快建设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加大对深圳大学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办学自主权,推进治理模式改革,创新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把深圳大学办成高水平,有特色的一流大学,为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探索新途径,新方式"的要求.

站在特区成立30周年的历史关节点上,深圳"一区四市"和深港共建全球性中心城市的重要战略定位更加凸显.要求我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深圳城市地位和发展战略迫切需要雄厚发达的高等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科技成果和学术文化支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对优质高等教育满怀期待,对伴随经济特区成立的深圳大学寄予厚望,倾力支持深圳大学成为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和城市先进文化的辐射基地,服务和支撑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深圳大学面临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

学校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体制机制活力动力不足.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大学制度尚未确立,制约高等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深圳大学作为地方性大学,受到高教领域的计划等级制和配额供给制的束缚较大,在全国性的教育资源分配中处于劣势.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学校在机构设置,人事聘任,职称评定,收入分配,经费使用,专业设置,招生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没有充分落实.

——办学内涵不够厚重.学科领军人才与知名学者有限,重点学科建设力度不够,学科布局与结构亟需优化,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亟待突破,教学质量尚需提高,人才培养模式尚需创新,科学研究影响力和贡献度不够,服务社会的能力有待加强,国际化程度有待提高,校园文化与大学精神需要进一步培育和凝练,综合实力与美誉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内部管理不够精致.管理制度有待规范完善,管理信息化程度有待提升,管理人员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服务教学科研的意识仍需加强,精致管理,精致服务的能力仍需增强.

——办学资源依然紧张.资源建设速度滞后,教室,实验室与设备,各类文体设施紧缺,图书资料尚不丰富.学生宿舍严重不足,且日趋老化,设施简陋,无法满足学生住宿要求.教师办公条件有限,新调进员工缺少住房,特别是引进的高端人才和短期聘任教授仍存工作生活条件不足.

三、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杠杆,以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为重点,聚合优秀师资,拓展国际合作,积极服务社会,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和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新路径,实现"高校之林,后来居上"的夙愿.

(二)发展战略

调动全校师生员工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同心同德,励精图治,在五到十年内,把深圳大学建设成为一所立足深圳,面向国际,特色鲜明,影响显着的创新创业型高水平大学,为迈进一流大学行列奠定坚实基础.

——特色鲜明.办学定位以"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为特色,教育教学理念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厚积薄发,经世致用"为特色,人才培养以"视野宽广,素质优良,创新创业"为特色,学科建设以"文理贯通,应用见长,瞄准前沿,服务社会"为特色,内部管理以"依法治校,学术主导,管理,精致服务"为特色.

——创新创业型.坚持先行先试,敢想敢干的改革精神,倡导创新创业,求真务实的办学理念,推崇个性自由,求新求变的创新思维,培育勇于践行,吃

本文是一篇高等教育论文范文,关于高等教育函授毕业论文,关于深圳医学文发表东北,深圳医学文发表招聘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高等教育及留学生及国家级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高等教育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苦耐劳的创业品格,培养适应力强的事业骨干和创新创业型人才,成为深圳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支撑力量.

——影响显着.学校显示度高,辐射面广,影响力大,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交流频繁,合作广泛,在教学改革,科学研究,体制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在社会各界树立良好形象和知名品牌,学生家长,教育同行和社会认同度高,成为引领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基地.

——高水平大学.通过先进的办学理念,创新的教育模式,精致的管理制度,卓越的教师团队,合理的学科布局,一流的教学科研设施,培养一批时代精英和创新创业人才,创造一批有国际国内影响的科研成果,力争早日跻身全国一流大学行列.

(三)主要指标

——在校全日制学生发展规模35000人左右.其中,本科生28000~30000人,研究生5000~6000人,留学生1500人.到2020年,全日制在校生发展规模努力达到40000~45000人.

——成人学历教育发展规模15000~20000人.

——本科专业70~8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35个(覆盖二级学科硕士点180~20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30~4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6~8个(覆盖二级学科博士点30~40个),博士后流动站3~5个.筹建研究生院.

——教职工总数3300人,其中专任教师2200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占70%.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

——实现国家重点学科零的突破,建设省部级重点学科12~15个.新建教育部或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新建或提升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新建省级以上工程中心1~2个,新建市级重点实验室5~8个.

——建设国家级,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6个,市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8~10个.与政府,企业,社会合作的研发基地10~15个.

——创造一批高质量,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发表一批高水平学术论文,在入选国家三大奖项和承担重大攻关课题上有新的突破,在成果转化方面产生明显社会效益.

——实现"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零的突破.

——以"高端,精英,超前,精湛"为目标建设高水平医学院,创新机制,打造高水准的艺术学院.

——全校图书资料总数540万册(含电子图书180万册).

——申请开办出版社.

——实现高端数字化校园.

四、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我校将围绕"发展","改革","人才","质量"四个重要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动教学改革

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专业教育为主干,主动适应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通过"抱持根本,系统反思,找准要害,寻求变革,突破陈规,创新整体",全面推动教学改革,营造一个先进的,以学生为本的,有利于因材施教的教学体制与机制,显着提高教学质量.

——探索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新路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创业实践教学体系,设置创新,创业学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充实和完善教学实验室建设,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加强校政校企合作,广开社会实践教学资源渠道,探索"订单式培养"新模式,筹建新的创业园区,加大对学生创业项目的扶持力度,加强职业生涯教育,指导学生制定职业规划,结合区域区位优势,推动继续教育改革与创新.

——创新招生制度和措施,大幅度提高优质生源比例.逐步实行全员自主招生,列入提前批次录取,按学科大类招生,提高外地生源比例,探索大众化条件下的精英本科教育模式,推动和鼓励开办各类精英实验班,实行本硕连读或本硕博连读.

——强化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营造"全程紧张"教学过程.推行新生导师制,本科课程主讲与助讲任课制,实行平时作业为主的学业考核制,学业黄牌预警制和红牌罚出制,逐步实行小班化,追求精致化课堂教学,改进学生学习方式,一二年级坚持"读书报告"制度,三四年级采取"聚徒讲学"方式,完善校内转专业考试制度,加强本科生校际学习交流.

——调整专业设置,加大课程改革力度.争取本科专业自主设置试点,增设一批高水平特色学科和新兴专业,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依据不同专业特点,提高核心课程建设质量,加大选修课比例,鼓励部分专业选修课达到50%,强化通识教育,倡导原典精读,建设校级素质教育课程组合,加大公共必修课程改革,实行公共课程分组选修,加强师资培训和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磁性.

——建立开放灵活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完善学生网上测评系统和教学质量反馈机制,建立试卷抽查制,作业检查制,建立程序化,规范化的教学管理服务流程,吸纳政府相关部门,用人单位,企事业单位,校友参与各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充分利用社会各界智力资源,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以校友资源为中介,优化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的生态链.

——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提高培养质量.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实行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完善学术型与应用型研究生的招生方式,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探索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的联合培养研究生途径,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严格实行研究生中期考核制度,改革研究生奖学金评选办法,提高学位论文水平,设立"优博培养基金",用于优秀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力争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有所突破,加强教学设施建设,改善研究生培养环境.

(二)强化科学研究

以"组大团队,搭大平台,拿大项目,出大成果"为工作思路,坚持队伍建设与平台建设并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学术创新与社会服务并行,推进科研管理创新,积极营造良好学术生态,大力提升学校科学研究的核心竞争力,影响力和社会服务力.

——完善科研人才扶持体系.建立和完善由引进人才启动基金,科学研究面上基金,杰出青年研究基金,高端人才特聘基金,优秀着作出版基金,重大项目奖励基金等构成的科研人才扶持体系,催生一批优秀学术带头人和科研创新团队.

——整合科研资源,构建高端科研平台.重组,整合现有学科,形成文理贯通,优势互补,多学科交融的科研大平台,集中优势力量,推进跨学科,跨地区,跨国别协同科研,建设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一批特色专业实验室和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工作室,完善和实施新的科研机构管理制度,对现有科研机构进行分类,分级管理.

——创新评价制度,提升学术威望.建立以"布衣"教授为主,校外知名专家参与的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强化其学术评价,评议职能,实现学术权与行政权适度分离,借鉴国际标准,完善以代表性成果为评价对象,以学术影响和社会贡献为评价标准的科研评价模式,推行同行专家评审,建立学术道德监督机制,抵制"学术泡沫".

——打造学术平台,扩大学术交流.探索与知名出版企业合办出版分社,积极创建深圳大学出版社,促进学术影响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办好文,理科版学报和《世界建筑导报》,努力进入教育部"名刊工程",并试办医学版学报,引进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期刊,支持《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中国经济特区研究》等学术性集刊建设,建设数个有影响的学术网站.

——建立产学研联盟长效机制.探索高校与地方,行业,企业共建新模式,支持校企,校校等多种形式的联合研发,提升文化产业研究院科研和服务水平,创建深圳发展研究院等科研平台,积极探索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径.

(三)提升学科建设

坚持"强化基础学科,支持新兴学科,扶持优势学科,重视交叉学科"的原则.努力提升学科水平,提高学科实力.

——提升重点和优长学科,形成学科高地.完善重点学科建设办法,设立"重点和优长学科提升基金",资助政治经济学,国际法学,文艺学,传播学,光学,细胞生物学,光学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结构工程等现有省级重点(扶持)学科发展,设置和资助一批校级重点学科,夯实学科建设基础,到"十二五"末期,争取建成1~2个国家重点学科.

——扶持新兴和交叉学科,打造特色学科,对接城市发展.理工类坚持以深圳战略性高新产业和国际前沿学科为导向,以光电,新材料,计算机,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海洋生物,互联网等为特色,人文社科类坚持贴近国家和地方实际,以特区经济,港澳研究,当代政治,现代设计,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等为特色,形成若干品牌学科和专业,建立若干学科特区,在人才,经费等方面给予倾斜,逐步形成与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创新优势和学术竞争力的特色学科群.

——加强基础学科建设,提高学科发展后劲.大力加强文史哲数理化等基础学科的建设,设立基础学科发展专项资金,聘请国内外一流学者,在较短时期内实现若干基础学科在博士点建设,学术研究等方面的跨越式发展.

——推动学科整合,调整学科布局.整合现有学科,在条件成熟时组建艺术学院等新学院,加快引进人才,加强国际合作,办好一流医学院,引进社会资源,创新办学机制,办好高尔夫与旅游学院,轨道交通学院,知识产权学院,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进行布局调整,形成若干以跨学科合作为特征的学科群.后海校区以"人文学部","数理学部","工学部"为主,西丽校区以"生命科学学部","化工材料学部","法商学部"为主.两个校园既有相对完整的学科群落,各具学科特色,又都保持文理交融的校园文化环境.

——加快学位点建设,筹建研究生院.加大学位点建设力度,推动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充和质量提升.借鉴其他高校自行筹建,先行运作的经验,筹建深圳大学研究生院.

——争取部市共建深圳大学,快速进入高水平大学行列.积极争取教育部,广东省,深圳市的大力支持,通过"部市共建",在人才队伍,学科科研,公共平台,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等方面更好地得到教育部的政策支持和办学指导,全面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办学水平,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力.

(四)优化师资队伍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加强学科领军人物的引进,加大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和扶持力度,构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环境和机制,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学者化程度与高度.

——全面落实人事制度改革,抓住招聘和考核两个关键环节,形成充满活力,动力和压力的长效机制,选拔精英,淘汰平庸,非升即走,非进则退.优化人才结构,按需设岗,公开竞聘,实行教授,副教授分级制,完善考核制度,落实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提高教职工待遇,为人才提供优良生活环境和教学科研条件.

——推行"特聘教授"岗位招聘,引进一流人才.实施《深圳大学高端人才特聘办法》,用好人才引进基金,5年内从国内外引进和培养30~40名学科领军人物和高端人才,发挥"深圳大学高端人才特聘委员会"功能,负责特聘教授岗位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参与特聘教授的遴选和考核评议.

——加强师资培养,鼓励教师成名成家.完善校内杰出师资遴选,培养和考核体系,实施学术休假,访问学者,国外研修,国际会议资助等制度,培养一批优秀教师和高水平,示范性教学团队.

(五)创新体制机制

探索以立法方式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推动外部实行政府宏观管理,高校自主办学,社会积极参与,管评办相分离的管理体制,内部实行学术主导,管理,教授治学,依法治校的管理机制.

——推动人大立法,颁布《深圳大学条例》,建立高校法定机构.政府依法对大学的办学方向,办学效益,经费使用等进行宏观管理和监督,学校依据《条例》自定招生计划,自主聘用人员,管理财务,采购设备,设立机构等,形成高校独立运作,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现代大学运行新模式.

——探索建立高校法人治理结构.落实广东省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和现代学校制度","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方案,制定实施细则,建立高校理事会,形成高校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相互分离又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实现决策,执行,监督的有效制衡,探索"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新形式,完善和落实学院制章程,理顺校,院,系关系,建立健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实现管理重心下移.

——探索教授治学,管理,科学决策的有效途径.推进现有人事工作教授委员会,计财工作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职能的常态化,规范化,健全以不担任领导职务的教职工代表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代表大会制度,代表实行直选,具有校政审议权,事故问责权,干部评议权,强化学代会功能,学代会代表实行直选,具有校政知情权,批评权和学生事务参与权.

——建立精致管理,精致服务机制.大力加强管理团队建设,打造责任心强,结构合理,能力突出的管理队伍,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倡导"师生平等,自由对话",建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学生工作体制.

(六)拓展对外合作

以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为目标,加快合作步伐,拓宽交流领域,提升国际化层次,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经验,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扩大学校国际影响力.

——构建国际合作交流制度与平台.加大国际师资和管理人员引进力度,制定并实施骨干教师,管理人员海外着名大学进修培训计划,各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计划,师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资助办法,举办国际学术会议资助办法,学校,学院与境外高水平大学,学院建立经常流平台和机制,定期互访和合作召开学术会议.

——加强与国际知名院校在人才培养和科

本文是一篇高等教育论文范文,关于高等教育函授毕业论文,关于深圳医学文发表东北,深圳医学文发表招聘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高等教育及留学生及国家级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高等教育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学研究领域的实质性合作.积极争取与国外大学交换培养学生,积极拓展国际网络课程,逐步实现与境内外高校学分互认,广泛借鉴国际先进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大力推行双语教学,鼓励有条件的专业从一年级开始实施双语或全外语教学,在理工科,部分社会科学学科积极引进国际先进课程和原版教材,采取多种方式聘请境外知名学者到本校任教或开设讲座,推动跨国跨区域合作研究.

——加大中外合作办学的力度.设立国际拓展基金,拓展国际教育市场,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创办深圳学院,在国外创建孔子学院.

——扩大留学生规模,提升办学层次.申报面向留学生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点,建设国际交流学院(留学生)教学大楼,扩建留学生宿舍,建立综合性海外考试中心,设立留学生基金,吸引海外优质生源,创设部校共建的"中国学"研究中心.

(七)加快基本建设

加快校园基本建设进度,拓展空间,更新改造,优化重组,推动学校基本建设上档次,上水平,为一流大学建设夯实物质基础.

——制定校区布局与建设规划.合理确定基建规模,宽松两区环境,融汇自然山水,设计优美校园.

——完善后海主校区建设.新建学术交流中心,艺术综合楼,国际交流学院(留学生)教学大楼,档案馆,加快旧学生宿舍改造步伐,改造校门,实施西北角景观工程,西南区艺术家工作室改造工程,合理开放建设杜鹃山,优化育人环境,修建环校道路,改善校园交通状况,做好后海校区新增土地建设.

——加快南校区建设.建设使用好南校区学生公寓和食堂,推动基础实验室(三期),设计教学楼,理工教学楼,实验与信息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推进西丽校区建设.按规模2万人,面积50万平方米规划教学科研建筑,另设户外体育活动场地及其他户外设施,建立教师工作室和教师公寓,营造有利于师生交流的校园环境.

——做好西丽校区医学院建设.医学院规划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建设医学办公科研大楼,基础医学实验大楼,生物医学工程大楼,国家生化工程中心,实验动物中心,药学,预防医学大楼和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等.

——完成附属学府医院建设,规划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

(八)充实办学资源

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完善办学资源保障体系,优化运行机制,改革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学校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持.

——深化后勤管理制度改革,加快社会化步伐.建立健全学校投资机制,发展壮大校产,引进先进服务模式,完善物业外部托管,改革学校饮食,车队运行与管理机制,探索推进适合学校发展的后勤社会化模式.校医院划归附属医院管理,合理配置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师生能力.

——建立学校发展基金,实现办学资金渠道多元化.推动政府成立"大学拨款委员会",实现"政府——大学拨款委员会——大学"体制,寻求与社会力量多种形式合作,拓宽社会捐赠等非财政性经费来源渠道,成立学校教育发展基金,建立教育资金管理运营机制,监督反馈机制,规范教育发展基金的使用与管理,对学院实行财务动态总额包干,促进开源节流,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校友联络联谊工作,拓展校友筹资模式.设立"校友返校日",开展校内建筑以优秀校友命名等活动,凝聚校友力量,推动校友文化发展,加强与校友沟通,联络,以奖学,助学,捐款,捐助,合作等多种方式,拓宽校友筹资渠道,建设校友大厦.筹办建校30周年庆祝活动.

——实行高校法人财产制度,加强学校资产的投资与管理.明晰学校产权,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法人财产,建立健全学校投资管理机制,建立高校总会计师制度,加强财务审核.探索建立"事业单位年金积累制度".

——优化校办企业结构,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成立资产经营公司,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引进校友及社会资金,加强校办企业升级改造,重点扶持与深圳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企业,努力培育企业上市.

——加强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建设高水平实验室支撑体系.新建医学院实验室等一批高水平实验室,提升现有教学实验室水平,实行项目管理,提高实验室投资效益,促进共享,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建立校,院,区域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进入深圳市科技共享平台.

(九)打造智慧校园

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管理理念,引进国际顶级信息科技公司技术和系统,创新高校管理模式,在信息管理平台上率先达到国际一流大学水平,营造充满现代气息和人文魅力的智慧校园,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建现代高校内部管理机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实施大学资源计划(UniversityResourcePlan).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从国际知名公司引进最先进的管理平台系统,目标为"1+1+3+N",即建设1个学校门户,1个统一规划的全校数据库,3个面向学生,教职工及公众等不同用户群的服务平台,以及多个以业务流,资源流为核心的业务处理群,全面涵盖教学,科研,教务,财务,设备,人事,学生,招生就业和校友管理等主要工作.

——加强校园网建设.全面规划南校区,西丽校区信息化建设,提升后海校区信息化水平,以校园网为基础,实现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和教学科研活动全面信息化,将整个校园建设成信息畅通的数字化园区,进一步更新老旧设备,增加网络端口,扩充网络设备,完善无线网络,实现"无线校园",建成数字档案馆.

——提高校园卡系统功能.结合学校实际拓展校园卡系统应用范围,升级改造系统核心功能,加固校园卡专网安全性,扩大自助服务设备的应用范围,将水控管理功能进一步扩大覆盖于全校各楼宇,建设西丽校区校园一卡通系统,实现新老校区一卡通系统数据信息互享,建成校园卡系统核心数据异地灾备,加强银校合作.

——规划建设高性能云计算平台.高效,合理分配硬件资源,为教学服务提供大容量,跨校区的云存储环境.

——加强图书文献资源建设.加大图书文献经费投入和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建设一批特色学科领域专业图书室,增加各学科电子数据库,推动图书馆数字化管理升级.

(十)繁荣校园文化

加强党风行风建设,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动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倡导人文精神,培植大学文化,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营造和谐校园,人文校园,学术校园,创新校园,强化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营造和谐校园,让深大成为每个深大人的精神家园.加强教职工文体活动场所建设,建立教职工之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浓厚尊师爱生风气,构筑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和宣传力度,加强校园治安检查和巡防力度,做好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工作,杜绝重特大治安案件,加强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监管.

——营造人文校园,提升大学文化品位.加快校园VI(视觉识别)产品的系统开发与经营,加强校园文化的创新与传播,扩建西南区艺术家工作室,形成文化创意园区,办好文博会分会场,提升其品位和影响,使其成为学校重要的形象名片,举办深圳大学艺术节,为师生提供艺术创作和艺术表演的条件和舞台,定期举办高水准的演出和展览,为师生提供高质量的艺术盛宴,推动艺术精品创作,实施驻校作家,艺术家制度,精心设计和布局校园艺术雕塑,加强建筑物外观的改造和美化,与深圳市共建"中国(深圳)设计博物馆".

——营造学术校园,让学术融入大学生活.推崇学术自由,营造敬畏学术,尊重大师的氛围,定期开设"大学改革校长论坛",将其打造成与学校定位和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品牌论坛,聚合境内外顶级学者,创设"粤海门博雅大讲堂",立校青年教师,办好"荔园青年思想沙龙".加强与境内外学术机构的高端学术交流,发挥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联谊会作用,挖掘,培养,推荐本校名师名家登上知名论坛传播学术思想,积极参与"岭南大讲坛","市民文化大讲堂","社科普及周"等本地品牌文化活动,扩大"南方学派"影响力.

——营造创新校园,激发师生创新意识和热情.鼓励教师投入科研创新和文化创意,奖励发明创造,加强学生创新教育,全面规划,组织学生社团活动,资助学生参加"挑战杯"等创新实践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激扬创新活力,促进全面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政治保障

加强党的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从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保障"十二五"规划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加强廉政教育,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注重在青年教师和学生中培养积极分子入党,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校园稳定.

(二)政策保障

贯彻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的指示精神,落实"十二五"规划中关于部市共建,自主招生,颁布《深圳大学条例》,学科与专业设置等方面的改革,争取教育部,广东省,深圳市赋予深圳大学更多的改革试验权,在某些领域,将政府对南方科技大学的政策支持延伸到深大.

(三)责任保障

按照"总体规划,分段实施,动态管理,及时修订"的原则,加强对规划落实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部门,单位根据学校规划制定实施部门,单位规划,学校通过评价制度的完善与执行,对规划落实情况进行年度检查和中期检查,根据实际对规划方案做出必要修订和调整.

(四)资源保障

1.基本建设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十二五"期间,除继续推进和完成"十一五"规划已经立项项目外,需政府投入约24.07亿元,用于学校建设的急需项目.包括:

(1)基本建设经费,共15.07亿元.

项目名称建设规模(万平方米)经费(亿元)学术交流中心104.5国际交流(留学生)学院教学大楼1.50.75高级人才公寓1.51食堂及服务设施20.7校门,围墙及校内环道1上盖白石路3.62(覆盖面积)1.22旧学生宿舍片区改造12.95南校区景观工程0.1地铁接驳及配套项目0.1行政办公,教学,实验楼节能改造0.5艺术家工作室改建工程0.2合计15.07

(2)实验室建设经费,共6.5亿元.

——教学实验室新建,提升与发展所需建设经费2亿元.其中,新建物联网教学实验室,文史哲多媒体课程录播实验室,高体系结构实验室等50个教学实验室所需建设经费1.5亿元,现有教学实验室提升与发展所需建设经费5000万元.

——重点实验室建设经费2.5亿元.其中新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所需经费3000万元,新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所需经费6000元,新建省级以上工程中心1个所需经费2000万元,新建市级重点实验室8个所需建设经费6400万元,现有重点实验室提升与发展所需建设经费7600万元.

——医学院实验室建设经费2亿元.其中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实验室新建,提升与发展所需经费1.13亿元,新建重点实验室4个所需建设经费2200万元.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实验室提升与发展所需经费1000万元,新建4个重点实验室所需经费2800万元,提升发展现有重点实验室2200万元.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升与发展所需经费500万元.

(3)智慧校园建设经费,共2.5亿元.

——图书馆,档案馆数字化工程,1.8亿元.

——数字化校园信息网工程,0.7亿元.

2.学校教育经费重点投入项目

(1)学科建设经费,共2.58亿元.

——建设国家重点学科2个,平均每个1000万,共2000万元.

——建设15个省级重点学科,平均每个200万元,共3000万元.

——建设10个特色学科,平均每个200万,共2000万元.

——建设10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平均每个300万元,共3000万元.

——建设30个人文社会科学工作室,每个50万,共1500元.

——建设8个基础学科,平均每个100万,共800万元.

——建设3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平均每个200万元,共7000万元.

——建设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平均每个500万,需4000万元.

——建设5个博士后流动站,平均每个500万元,需2500万元.

(2)师资队伍建设经费,共2亿元.

——5年内引进30~40名学科领军人才与学术带头人,每年平均3000万,共1.5亿元.

——每年选派100名教师和管理人员到国外一流大学培训,每年平均1000万,共5000万元.

附件1

《深圳大学发展"十二五"规划》专家评审意见

2016年3月4日,由杨叔子,刘盛纲等17名院士,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深圳大学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进行了评审论证.专家组听取了深圳大学对《规划》编制过程和基本内容的介绍,对《规划》进行了认真讨论,评审,一致认为《深圳大学发展"十二五"规划》是一个改革创新,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往开来的规划.具体评审意见如下:

一,"十一五"期间,深圳大学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及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改革为动力,以打造"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为己任,较好地实现了预期目标,办学层次快速跃升,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条件大幅改善,办学效益显着提高,综合改革取得突破,向创建高水平大学目标迈出了重要而坚实的一步.

二,《规划》提出,深圳大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杠杆,以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为重点,聚合优秀师资,拓展国际合作,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和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新路径".这一指导思想顺应了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新形势,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对深圳大学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三,《规划》提出的定位适当,符合国家,省,市及社会各界对深圳大学的期望,也符合深圳大学做大做强的现实需求.《规划》所确立的办学特色很好地继承和

本文是一篇高等教育论文范文,关于高等教育函授毕业论文,关于深圳医学文发表东北,深圳医学文发表招聘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高等教育及留学生及国家级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高等教育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发展了深圳大学建校28年的主要经验,所确定的主要发展指标科学,合理,可行.

四,《规划》结合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结合深圳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需要,提出推动教学改革,振兴科学研究,强化学科建设,优化师资队伍,创新管理体制,拓展国际合作,打造智慧校园等十大任务,体现了改革的全局观,保证了发展的连续性,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五,《规划》结合国家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和深圳市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的需要,继承深圳大学改革传统,提出以探索现代大学制度为理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重点推进管理体制,人事制度,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后勤社会化等方面的改革,体现了强烈的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如能较好实现,将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探索做出积极的贡献.

六,《规划》强调本科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地位,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营造"全程紧张"教学过程,探索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新路径,实行全员自主招生等措施颇具特色,对探索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本科教学改革有重要价值.

七,《规划》提出的科研振兴思路,学科建设原则及师资队伍建设方略,既体现了学校发展的远大抱负,又符合教育改革的内在规律,对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有重要意义.

八,《规划》提出,以立法方式,推动外部实行政府宏观管理,高校自主办学,社会积极参与,管评办相分离的管理体制,内部实行学术主导,管理,教授治学,依法治校的管理机制,是对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和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有益探索.

九,《规划》提出,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的管理经验,打造智慧校园的举措,若能成功,将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也将为我国高等学校探索建立高端信息管理平台提供经验.《规划》提出的拓展国际合作,加快基本建设,充实办学资源,塑造校园文化等举措符合实际需要,有关保障措施务实可行,建设项目和经费预算合情合理.

专家组认为,把深圳大学建成一流大学,是深圳未来30年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迫切需要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深圳市委市政府继续从战略的高度重视深圳大学改革和发展.近年来,深圳大学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规模迅速扩充,办学资源紧张,办学空间窘迫,已经成为制约学校向高层次,高水平大学迈进的瓶颈.建议深圳市委市政府加大对深圳大学的经费投入和扶持力度,特别要加快西丽校区和南校区建设,加速后海校区的改造.同时,继续为深圳大学深化改革提供政策支持,鼓励深圳大学面向社会,自主办学,促成深圳大学更快更好发展,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成为在国内外有显着影响的创新创业型一流大学,实现"高校之林,后来居上"的夙愿.

专家组经过认真讨论和审议,一致同意通过《深圳大学发展"十二五"规划》,并希望在目标定位,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学风建设,师资建设诸方面参考评审专家的意见,对《规划》进行修改完善.

附件2

《深圳大学发展"十二五"规划》评审专家名单

一、校外专家

杨叔子: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盛纲:中国科学院院士.

魏中林: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

蒋述卓:暨南大学教授,党委书记,副校长.

吴忠:深圳市社会科学院院长.

郭仁忠: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副主任.

杨朝仁:深圳市委党校原副校长.

二、校内专家

牛憨笨: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倪嘉缵: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陈国良: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院长,教授.

谢维信:深圳大学教授(原校长).

胡经之: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

李景镇:深圳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魏达志: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黄卫平: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教授.

齐凤阁: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

吴予敏: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附件3

《深圳大学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说明

一、关于编制过程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深圳市委市政府对"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要求和工作部署,深圳大学于2016年9月20日成立《深圳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由江潭瑜书记,章必功校长担任组长,其他校领导为成员.小组下设《规划》编制工作办公室,由李凤亮副校长兼任主任,成员包括各学院,教辅单位,机关,职能部(室)负责人.由党办,校办,高教所人员组成的《规划》编写小组同时成立.

9月28日下午,深圳大学召开《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会议,会议确立了编制工作的战略性,可行性原则.

——战略性原则.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等纲领性文件的精神,结合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性意见,掌握国际国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规律,与《深圳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相衔接,立足长远,开阔视野,体现规划的战略眼光,前瞻性和发展性.

——可行性原则.深入分析发展形势和主要任务,配合学校改革发展举措,妥善处理好改革与发展,局部与整体,阶段与长远,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有理有据,实事求是,体现规划的科学思维,针对性和可行性.

根据上述精神和原则,10月18~22日,李凤亮副校长带领《规划》编写小组成员一行5人赴宁波大学,上海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苏州大学和南京大学等5所高校调研学习,撰写了调研报告,并将有关情况向校领导做了汇报.

为集思广益,广泛征求校内各方意见.11月10日~12月15日,在校园网设立网络信箱,征集广大师生对《规划》的意见建议,共收到来信129封.11月11~16日,《规划》编写小组连续举行管理及教辅部门负责人座谈会,学院院长座谈会,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等四场校内座谈会,听取师生对规划编制的建议.期间,校领导和编写小组还就规划的有关问题向杨叔子院士等校外知名专家请教.

在上述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规划》初稿.1月20日,学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对《规划》初稿提出修改意见.

2016年1~2月,规划编写小组根据党政联席会意见修改《规划》,形成了《规划》讨论稿.并在寒假期间,举行校内专家征求意见会议,对规划做进一步讨论修改.2月28日,3月1日举行两场校内论证会,征求校内各单位对《规划》(讨论稿)的意见建议.各学院,教辅单位,机关,职能部(室)的负责人参加了论证会.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规划》(评审稿).

3月4日,我校召开《规划》专家评审会.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有:深圳大学发展"十二五"规划专家评审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专家评审组副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盛纲,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魏中林,暨南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蒋述卓,深圳市社科院院长吴忠,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副主任郭仁忠,深圳市委党校原副校长,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朝仁,深圳市政府,市发改委,财政委,卫生人口计生委,教育局,文体旅游局,住房建设局相关负责同志.我校领导和牛憨笨院士,倪嘉缵院士,陈国良院士以及校内专家学者,各学院,部室相关负责人共60余人参加会议.

杨叔子院士主持召开了专家论证会.与会专家就规划内容进行了广泛交流论证,发表了意见和看法.随后,专家组召开会议,形成了评审意见书,认为《规划》是一个改革创新,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往开来的规划,一致同意通过《规划》,并希望在目标定位,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学风建设,师资建设等诸方面参考评审专家意见,对规划进行修改完善.

专家评审会后,我们根据专家组评审意见对《规划》作了进一步修改,形成了《深圳大学发展"十二五"规划》(送审稿).

二、关于战略目标

规划确立深圳大学的战略目标是:"在五到十年内,把深圳大学建设成为一所立足深圳,面向国际,特色鲜明,影响显着的创新创业型高水平大学,为迈进一流大学行列奠定坚实基础."

上述目标的确立基于以下考虑:

1.,省,市有关文件要求深圳大学做大做强,争创一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颁布实施,对教育事业未来一段时间的改革发展做出部署,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方式面临着深刻变革,深刻调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作出"以新的思维和机制推动高等教育发展上水平"的战略决策.深圳正加快建设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加大对深圳大学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办学自主权,推进治理模式改革,创新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把深圳大学办成高水平,有特色的一流大学,为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探索新途径,新方式"的要求.

2.深圳市的城市定位和广大市民的热切期盼激励深圳大学做大做强,争创一流.根据深圳市十二五规划,未来深圳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这一重大发展战略必将对各类高级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深圳城市地位和发展战略迫切需要雄厚发达的高等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科技成果支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对优质高等教育满怀期待,对伴随经济特区成立的深圳大学寄予厚望,倾力支持深圳大学成为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和城市文化的优秀代表,服务和支撑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深圳大学面临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

3.,省,市有关领导也明确指示深圳大学要争创一流.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处于新的历史关节点.和省市领导多次考察深圳大学,作出加快深圳大学改革发展的指示,要求深圳大学办成高水平一流大学.2016年5月,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视察深圳大学时殷切寄语:"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排头兵,深圳大学设在这里,应该与特区同成长,办出特色,争取在高等教育方面也排前列."2016年3月31至4月2日,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在考察深圳大学时明确指示:"深圳大学在26年的发展过程中做出了很大努力,体制上很有新意,办学定位比较准确.深圳市一直高度重视深圳大学的发展,希望深圳大学上层次,成为国际一流大学".2016年3月11日,王荣书记在考察深圳大学时明确要求:"希望深圳大学在改革创新方面,不仅主动去做,而且要争取条件去做.从招生到学生培养等环节都要勇于探索,力争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方面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通过学校努力,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把深大办得更好,让深大在国际大学行列中不断前进".这些指示为深圳大学创办高水平一流大学指明了方向.

三、关于办学规模

2016年,深圳大学在校全日制学生发展规模35000人左右.其中,本科生28000~30000人,研究生5000~6000人,留学生1500人.到2020年,全日制在校生发展规模努力达到40000~45000人.

(1)关于高等教育总规模.根据《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广东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从2016年的28%,上升到2016年的36%.根据《深圳市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深圳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6年的42.3%,上升到2016年的55%.要实现高等教育的这些发展目标,必须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规模.考虑到"十二五"期间我校南校区和西丽校区还在建设中,大幅度扩招条件不具备,因此采取逐步扩大规模的办法,"十二五"末达到35000人,到2020年再进一步把规模增加到40000~45000人.

(2)关于本科生教育规模.根据《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广东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将从2016年的86.2%,上升到2016年的90%以上.根据《深圳市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将从2016年的96%,上升到2016年的97%以上,新增高中学位3.7万个.这表明,"十二五"期间,广东省和深圳市本科教育规模仍然需要有所扩大.考虑到学校新校区建设的实际情况,2016年本科生达到28000~30000人规模是比较适当的.

(3)关于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是"

本文是一篇高等教育论文范文,关于高等教育函授毕业论文,关于深圳医学文发表东北,深圳医学文发表招聘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高等教育及留学生及国家级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高等教育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十二五"期间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点,也是深圳大学未来做大做强的战略举措.2016年,我校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计划达到35个(覆盖二级学科硕士点180~20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30~4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6~8个(覆盖二级学科博士点30~40个).按照每个二级学科点平均每年招生8~10人计算,200个左右的二级学科点每年招收研究生约1800~2000人,按三个年级计算,在校研究生总数约在5000~6000人.

(4)留学生教育规模.扩大留学生教育规模是国家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深圳大学留学生教育具有较好的基础,2016年在校留学生已经达到645人."十二五"期间,我校积极扩展国际教育的空间,申报面向留学生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点,建设国际交流学院(留学生)教学大楼,扩建留学生宿舍,设立留学生基金,吸引优质海外生源,争取使留学生规模达到1500人.

四、关于教师规模

到2016年,教职工总数达到3300人,其中专任教师2200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占70%.其主要依据是: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指标(试行)》规定,综合性本科院校生师比合格指标为18:1,优秀指标为16:1.目前我校生师比偏高,需要增加教学科研人员,降低生师比例.根据学生规模测算,到2016年,专任教学科研人员应达到2200人左右.

2.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建设高水平,国际化,创新型一流大学目标的设定,要确保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水平,建立精致的内部管理体系,必须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技术人员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按照专任教学科研人员占全校教职工总数的70%左右比例测算,到2016年,学校教职工总数应达到3300人.

3.广东省委组织部,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人事厅,广东省机构编制办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粤教人〔2006〕67号)规定,教学科研型高等学校,具有博士学位的应达到40%,目前我校博士学位人员占专任教学科研人员的58%.《深圳大学人事改革方案》已经正式实施,新聘教师系列人员一般要求具有博士学位,到"十二五"规划末期,具有博士学位人员占70%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五、关于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

"十二五"时期,我校实验室建设经费共需投入6.5亿元.主要依据是:

1.教学实验室建设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提出,要"加强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教育部将适时启动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推动高校实践环节教学改革,并把实践教学作为教学工作评估的关键性指标".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指出:"高等学校要重视本科教学的实验环节,保证实验课的开出率达到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标准,并开出一批新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加强对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投入,不断改善扩招后的办学条件".

"十二五"时期,我校在校生规模预计达到3.5万人,1.46平方公里的西丽新校区将进入建设期,办学规模的增长,办学层次的提高要求实验室建设必须同步发展.

2.为保证人才培养的需求,我校"十二五"期间将继续提升发展现有教学实验室,加强示范中心建设,力争达到国内一流水准.提升发展现有实验室需经费5000万元.根据专业设置,将新增一批特色专业实验室,重点发展符合深圳产业需求导向,学生受益面广,特色鲜明的实验室建设项目,计划新建50个本科教学实验室,按每个300万计,共需经费1.5亿元.

计划新建的本科教学实验室主要有:信号与系统实验室,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实验室,宽带移动通信实验室,物联网实验室,网络增值服务实验室,文史哲多媒体课程录播教学实验室,语音教学和分析实验室,数字化交互式语言实验室,数字电视摄录编实验室,数字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校园网应用开发教学系统实验室,物联网教学实验室,IBM大型机实验室,高级体系结构实验室,网络大型存储实验室,计算机网络高级实训中心,学生硬件设计创新基地,多媒体专业训练实验室,多媒体创新实验室,高尔夫挥杆实验室,应用数学实验室,信息计算网络化实验室,应用数学专业统计学方向的专门实验室,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实验室,食品营养与安全分析实验室,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实验室,金属材料与工程教学实验室,能源材料与工程教学实验室,空间图像信息处理实验室,低碳城市与建筑节能实验室,数字化技术实验室,绿色创新建筑模型与构造技术平台,土木工程动力灾变实验研究与分析实验平台,建筑信息模型系统实验室,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验室,电工电子实训室,创意制作实训室,大中型光机电一体化产品,装备拆装,调试实训室,综合素质实训室,电力系统控制实验室,虚拟仪器实验室,软件设计与仿真实验室,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实验室,机器人实验精通,通信实验室和物联网实验室,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实验室,集成电路测试实验室,集成电路工艺实验室,测控与传感技术综合实验室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实验室,光电子技术科学本科专业综合实验室,3间语言学习实验室,3间语音室,现代计算机辅助翻译实验室,语音测试实验室,口语测试中心,虚拟影视演播实验教学实验室,多功能立体声教学播映厅,数字化音频节目制作系统,数字化摄影教学系统,融合媒体实验室室,网络化媒资管理实验室,社会调查及传媒效果监测实验教学室,传媒教学多媒体资料库等本科教学实验室等.

3.重点实验室建设立足于提升科研平台,推动学科建设,"十二五"期间共需投入经费2.5亿元.包括:争取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所需建设经费3000万元.新建教育部或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3个,按每个2000万计,所需经费共6000万元,新建省级及以上工程中心1个所需建设经费2000万元,新建市级重点实验室8个,按每个800万元计所需经费共6400万元.现有重点实验室提升与发展所需建设经费7600万元.

4.医学院实验室建设立足于"高端,精英,超前,精湛",打造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平台,需要投入经费2亿元.包括:临床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所需经费1.35亿元.其中,基础医学教学实验中心提升与发展2050万元,创新实验室提升与发展3650万元,临床技能实验中心提升与发展3600万元.新建教学实验室2个,按每个1000万元计,所需经费共2000万元.计划新建重点实验室4个,所需建设经费共2200万元,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经费6000万元,其中,现有教学实验中心提升与发展1000万元,重点实验室提升与发展2200万元,新建4个重点实验室,所需建设经费共计2800万元,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升与发展所需建设经费500万元.

六、关于智慧校园建设

1."十二五"期间,图书馆,档案馆数字化经费1.8亿,包括:西丽校区新图书馆大楼智能化6000万,数字化建设2000万,智能化密集书库4000万,档案馆数字化4000万,其他数字资源2000万.

2.数字化校园信息网工程0.7亿元,包括:

——实施大学资源计划(UniversityResourcePlan).从国际知名公司引进最先进的管理平台系统,目标为"1+1+3+N",即建设1个学校门户,1个统一规划的全校数据库,3个面向学生,教职工及公众等不同用户群的服务平台,以及多个以业务流,资源流为核心的业务处理群,全面涵盖教学,科研,教务,财务,设备,人事,学生,招生就业和校友管理等主要工作.该项目建成投入使用需要三年,共计5500万.

——加强校园网建设.全面规划南校区,西丽校区信息化建设,提升后海校区信息化水平,以校园网为基础,实现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和教学科研活动全面信息化,将整个校园建设成信息畅通的数字化园区,进一步更新老旧设备,增加网络端口,扩充网络设备,完善无线网络,实现"无线校园".规划建设高性能云计算平台.高效,合理分配硬件资源,为教学服务提供大容量,跨校区的云存储环境.需要资金1500万元.

提高校园卡系统功能所需资金由学校自筹.

七、关于基本建设经费

"十二五"期间,后海校区"十一五"已立项续建项目将新增建筑面积约52.38万平方米.约需政府投入18.49亿元,学校自筹1.9亿元,合计约20.39亿元.具体如下:


深圳大学后海校区"十二五"期间续建项目

项目类型项目名称建设面积

(万平方米)估算投资

(亿元)教学设施建设项目基础实验室(一期)及地下停车场兼人防工程5.72.25基础实验室(三期)2.91.1理工教学楼6.52.37设计教学楼4.51.64艺术综合楼6.92.52公共设施建设项目档案馆0.780.28实验与信息中心4.51.57后勤设施建设项目南校区学生公寓10.53.88综合服务中心1.50.55西南学生公寓二期(自筹)8.51.9校园改造和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南校区10KV开关站0.10.28南校区基础工程201.5西北角环境景观工程规划面积4.44770.06南校区天桥工程1#桥0.31南校区连廊及平台约0.350.18总计20.39

"十二五"期间,后海校区拟启动新建项目,规划增加建筑面积约27.90万平方米.约需政府投入15.07亿元.具体如下:

深圳大学后海校区"十二五"期间启动新建项目

项目类型项目名称建设面积

(万平方米)估算投资

(亿元)教学设施建设项目国际交流(留学生)学院教学大楼1.50.75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学术交流中心104.5后勤设施建设项目高级人才公寓1.51食堂及服务设施20.7旧学生宿舍片区改造12.95校园改造和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校门,围墙及校内环道1上盖白石路覆盖面积3.621.22南校区景观工程0.1地铁接驳口0.1行政办公,教学,实验楼节能改造0.5艺术家工作室改建工程0.2总计15.07

主要依据是:

1.我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9503人(折合学生数34083人,折合学生数等于本科生+学位研究生×2+留学生×3).按照国家建设部,计划委员会,教育委员会《关于批准发布〈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的通知》(建标〔1992〕245号)的规定,综合类大学校舍建筑面积以生均24.23平方米计算.深圳大学现有校舍建筑面积应为82.58万平方米,而目前仅为67万平方米(其中有8万平方米学生宿舍系用海沙材料建设,致成危旧用房,需要拆除重建),实际尚缺23.58万平方米.

2.2016年,我校全日制在校生达到35000人以上(约折合学生数46500人).按照上述综合类大学校舍建筑面积生均24.23平方米的规定,深圳大学校舍建筑面积到2016年应达到112.67万平方米,共计需要新建53.67万平方米.根据后海校区的承载情况,"十二五"期间,实际规划新建和改建的校舍面积为53.38万平方米(详见"深圳大学后海校区'十二五'期间续建项目").

3.到2020年,深圳大学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将达到40000~45000人."十二五"期间,必须加快推进144万平方米西丽新校区建设,为学校中长期发展奠定基础.根据《深圳大学西丽校区学科布局与建设规划》,西丽校区设计规模2万人,校舍规划设计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整体建设,一步到位,同时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新成立的医学院将布局西丽校区,规划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为保证医学院建设和发展,"十二五"期间,要同时完成附属学府医院建设,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

4.西丽校区建成后,深圳大学将相应进行学科布局调整,后海校区以"人文学部","数理学部","工学部"和留学生教育为主,西丽校区以"生命科学学部","化工材料学部","法商学部"为主.两个校园既有相对完整的学科群落,各具学科特色,又都保持着文理交融的校园文化环境,拥有充足先进,配置合理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各学院,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

5.西丽校区建成投入使用后,后海校区紧张的办学空间得到宽松.这符合高水平大学应当拥有相对充裕的校园面积和校舍面积的建设经验.在此基础上,深圳大学将着重进行校园危旧建筑改造,交通改造,景观改造和配套后勤,教学和学术设施的完善(详见"深圳大学后海校区'十二五'期间启动新建项目")进一步提升后海校区的整体办学资源和办学条件,实现两个校区协调,均衡发展,向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创新创业型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迈进.

6.西丽校区的建设进度关系到深圳大学未来5~10年的办学规模和格局,恳请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确保2016年前建成投入使用.

八,关于学科建设经费,共2.58亿元.

——建设国家重点学科2个,平均每个1000万,共2000万元.

——建设15个省级重点学科,平均每个200万元,共3000万元.

——建设10个特色学科,平均每个200万,共2000万元.

——建设10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平均每个30

本文是一篇高等教育论文范文,关于高等教育函授毕业论文,关于深圳医学文发表东北,深圳医学文发表招聘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高等教育及留学生及国家级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高等教育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0万元,共3000万元.

——建设30个人文社会科学工作室,每个50万,共1500元.

——建设8个基础学科,平均每个100万,共800万元.

——建设3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平均每个200万元,共7000万元.

——建设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平均每个500万,需4000万元.

——建设5个博士后流动站,平均每个500万元,需2500万元.

九,关于师资队伍建设经费,共2亿元.

——5年内引进30~40名学科领军人才与学术带头人,每年平均3000万,共1.5亿元.

——每年选派100名教师和管理人员到国外一流大学培训,每年平均1000万,共5000万元.

44

相关论文

河南医学文发表招聘

本文是一篇医学院论文范文,医学院相关专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河南医学文发表招聘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医学院及针灸及参考文。

馆员文发表招聘

本文是一篇刊物上发表论文范文,刊物上发表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关于馆员文发表招聘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刊物上发表及计算机及申。

高工职文要求东北,高工职文要求招聘

本文是一篇高级工程师论文范文,关于高级工程师类硕士毕业论文,关于高工职文要求东北,高工职文要求招聘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适合高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