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和《中国近代文学集》读后

时间:2023-12-19 点赞:49999 浏览:100809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近代文学论文范文,关于近代文学方面毕业论文格式模板,关于关爱和《中国近代文学集》读后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近代文学及现代文学及古文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近代文学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关爱和先生在知天命之年将20多年来撰写的部分学术论文结集出版,名之为《中国近代文学论集》(中华书局2006年5月版,以下简称《论集》),显然带有学术上的自我总结意味.这是关先生继20世纪90年代陆续推出《从古典走向现代》、《悲壮的沉落》、《古典主义的终结――桐城派与“五四”新文学》等著作之后的又一部力作.《论集》的出版,既是关先生个人学术研究阶段性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界的重要创获.

20多年来,关先生一直非常自觉地耕耘在近代文学学术领地.只消浏览一下《论集》中的文章题目,便不难发现这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近代文学专业学术论集,著者治专家之学的学术路径选择非常自觉.正是多年来的执着与坚守,使得关先生以一个坚实的学术开拓者与坚定的学科守望者形象出现在学界,成为该学科为数不多的几个领军人物之一.

诚如刘增杰先生序中所言,关于中国文学从古典到现代转型问题的研究,是《论集》最具学术价值的论题之一.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段关键时期,但长期以来,由于近代文学研究的相对薄弱,学界对这一历史转折阶段的特殊性与丰富性仍缺乏足够的认识.正因如此,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两大学科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独立发展而少通音信,“传统”与“现代”之间仿佛存在着难以衔接的断层.关先生认准目标、知难而进,长期凝思于古典与现代之间,在大量收集、梳理、研读原始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以回到原初的历史眼光和独立不倚的学术品格,对近代转型期文学的诸多研究领域发表了、极富原创性的学术见解,为揭示近代文学的本来面目,扭转学界对近代文学的误解和盲视,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以《论集》中探讨桐城派古文的6篇文章为例.五四前夕,桐城派三祖方苞、刘大(木魁)、姚鼐和古文八大家殿军归有光被文学革命主将陈独秀纳入重点讨伐的“十八妖魔”之列,继之钱玄同又斥之为“桐城谬种”.自那时起,桐城派古文长期以来在主流学界处于被批判或受漠视的地位.抱着探询历史真相的学术动机,关先生在大量收集整理桐城派古文史料的基础上,将自己的硕士论文选题定在桐城派研究方面,成为20世纪80年代初较早涉足这一研究领域的青年学人.关先生关于桐城派古文的研究成果最终荟萃于《古典主义的终结――桐城派与“五四”新文学》,从一个侧面探幽析微地描述了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过渡转变的历史轨迹,为打通古、近、现代文学研究作了一次极为有益的尝试.有书评认为:该著是20世纪有关桐城派研究最重要的学术著作,其对中国近代旧派文学演变轨迹的揭示极富学术价值与学术意义.《论集》中收录的6篇关于桐城派的学术论文即从该著中提炼而成,分别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等核心期刊发表,在学术界产生不小的反响.这组论文以坚实的文献史料和回到原初的历史眼光,对这一文学流派作了系统、新鲜的描述.著者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之心,把桐城派放在封建末世、叶落知秋这样一个政治、文化大背景中予以理解和描述,通过对桐城文派的政治选择、行身祈向、文化命运、情感经历、艺术追求等诸多方面的深层剖析,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示了封建末代文人复杂的心路历程,从而给予读者一个清晰、完整的关于桐城派的阅读感觉,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出其集多种矛盾于一身的意蕴繁复的本来面目.

以《守望艺术的壁垒――论桐城派对古文文体的价值定位》一文为例.著者通过对古文的应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两种不同的文体功能的辨析,实事求是地指出:“在古文的应用与审美的双重价值定位中,古文家更看重古文的审美价值,更注重古文写作中的艺术性原则,更强调古文表情达意过程中艺术与情感的含量及构成”;进而独具慧眼地发现:“作为中唐以来古文运动的收束者与殿军,桐城派作家在纷纭繁杂的政治与学术思潮的推移变换中,守望着古文的艺术壁垒;在与义理学家、考据学家、经世学家的辩诘争讼中,深化着其对古文文体文学特质的认识”;然后通过大量新鲜的原始材料,细致考察了桐城派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如方苞、姚鼐、方东树、曾国藩、吴汝纶等人前赴后继的守望与深化的过程,水到渠成地推断出其核心观点――桐城派几代领袖人物对古文文体价值定位的认识过程,体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让古文回到古文自身的基本价值取向;以古文为学的桐城派,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其对古文写作中艺术性原则的注重,对古文表情达意过程中艺术与情感构成的强调,体现出由于自身生存需要而激发出的文体自觉;桐城派作家围绕着让古文回到古文自身,把古文还之于古文家所作出的种种努力,为传统的杂文学体系向现代文学体系的过渡,作了一个鲜为人知的铺垫.这一见解发前人所未发,具有无可置疑的学术原创性,而且史料坚实,逻辑严密,艺术感觉细腻.关先生关于桐城派对古文文体的价值定位及其历史意义的独到发现,对于我们了解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变以及由传统杂文学体系向现代文学体系的过渡,极具启迪意义.

文史兼治、古今不隔的治学路径与学术素养,是关先生为学为文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论集》的另一重要特征.文史兼治、古今不隔的治学路径,是关先生自觉从其业师任访秋先生那里师承下来的治学传统.关先生在一篇回忆任先生的文章中写道:“在先生的研究工作中,考证与义理、历史与文学、思想史与文学史、古代文学与近现代文学是一种自然的交流、自然的融合.先生的著述亦文亦史,左右逢源,体现出特有的游刃有余的雍容大度.这是一种令人心仪的学术境界.”这番感悟是关先生在本科阶段用心研读任先生的著述时体会到的,并且一直将其作为一种努力追求的学术境界.

如所周知,民族、政治、文化的全面危机,构成了近代文学的历史背景.“时代没能给文学提供从容发展的文化氛围,却又需要文学参与并极大地发挥作用.在民族生存危机成为中心议题的时代,文学若去追求自身审美品格的完善而无视民族的需要,那势必丧失存在的价值和地位.”正是由于“中国近代文学的文化――历史价值远远超出其文学价值是近代文学不可回避的显著历史特征,治近代文学者就不能单单从内部研究人手,而必须做到“亦文亦史”――否则,极有可能“得到的却是困惑”;正是由于近代文学处在中国文学从古典走向现代的重大历史转折时期,治近代文学史者就不能画地为牢、故步自封,而必须眼界宏阔、打通古今,做到“古今不隔”.《论集》首篇《晚明至“五四”文学变动说略》,是关先生走上近代文学研究之路初始阶段的“学步”之文,其学术视域,近承任先生探究“中国新文学渊源”的治学路径,远接五四之后周作人辨析“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的独到眼光和梁启超总结清代学术思想的深远意绪,视野开阔,论述缜密,初试身手就显出一种成竹在胸的凌厉之气.


《论集》中最能显示关先生的治学路径与学术素养的文章,体现在文学史论、文学思潮论、文学流派论等方面的较为宏阔的论题上.其中,《经学同文学的分野与冲突》一文,以唐宋古文运动与清代桐城派的发展为切入点,描述了唐宋以来中国传统学术的文章之学、训诂之学、儒者之学由混沌一体而渐至分离的历史过程,以及在经学君临时代,古文一派为维护文章之学的独立地位与艺术品格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其对古文一派道统建立过程的准确勾勒与透辟分析,显示出著者深厚的中国古代思想史知识积淀与宏通的学识眼光;其对古文一派文统建构过程的清晰梳理与深入辨析,则显示出著者对中国古代文论的谙熟于心.无论是对唐宋古文八大家和桐城派诸代表人物看重文章之学见解的考察,还是对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理学代表人物独尊儒者之学观点的梳理,抑或是对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戴震等人推崇训诂之学言论的征引,均能信手拈来.《嘉道之际的文学精神与创作主题》一文,在概略考察嘉道之际士林与学术风气转换的历史背景基础上,着重描述了这一时期议论军国、臧否政事、慷慨论天下事的文学主潮的形成及其发展.文章写道:“漫步在嘉道之际的文苑诗海之中,扑面而来的是一代士人浓烈郁结的救世热情,铺天盖地的忧患意识,鞭辟人里的社会批判,炽热旺盛的政治参与精神,以古方出新意的变革呼唤,起衰世而人盛世的补天情结.正是凭着对原始文献的大量阅读、文史兼治的治学理念和良好的艺术感觉,著者才对嘉道之际这个过去被文学史忽视的历史段落的文学趋势、文学精神和创作主题有着精辟的见解和独到的发现.这一极具历史眼光的学术发现,对整个中国近代文学史学科建构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打破了以往近代文学史从战争时期截流的机械断代模式,而径直从19世纪初叶的嘉道之际说起,认为嘉道文学的主潮,为中国近代文学作了一个气势不凡的开场白;同时,它也突破了史学界流行的带有西方中心主义观念的以“冲击一回应”为模式的中国近代史观,暗合了“在中国发现历史”的“中国中心观”――遗憾的是,这一重要学术见解,至今尚未在学界受到足够的重视.

关先生文史兼治、古今不隔的治学路径与学术素养,不仅体现在较为宏观的论题的考察上,也体现在对作家作品研究等微观而基础的论题的探讨上.如《剑气箫心龚诗魂》一文,论题可谓小矣,但文章抓住龚诗中经常对举的“箫心”、“剑气”意象,敏锐地剖析出其包蕴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诗人的人格期待、人生态度和诗美追求.而透过这一人文现象把握中国近代士人的精神品格和心路历程,颇能起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选择重大文学现象、思潮流派和开一代风气的文学大家作研究对象,知难而进的学术进取意识与自信自尊、独立不倚的学术品格,是我们阅读《论集》之后对著者的又一深刻印象.桐城文派、宋诗派、清末常州词派等晚清旧派文学是治近代文学史家无法绕过的重要文学流派,《论集》对此均有清晰的描

本文是一篇近代文学论文范文,关于近代文学方面毕业论文格式模板,关于关爱和《中国近代文学集》读后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近代文学及现代文学及古文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近代文学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述和深入的分析;龚自珍、曾国藩、梁启超、黄遵宪等开一代风气的大师巨匠,《论集》亦有独到的见解和透辟的分析.这是著者的学术进取意识和自信心的表征之一.

如果我们只是从共时的角度横向浏览《论集》中的文章,其原本具有的某些学术史意义可能会隐而不彰;而从历时的视角纵向考察《论集》中的多篇文章,其所具有的多方面的学术开拓与奠基意义就显现出来了.关先生读研期间写出的《蒋湘南文学略论》一文,是大陆学界最早的探讨蒋湘南文学成就的学术论文.该文首次对蒋湘南的文学思想和诗文创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对其在战争前后形成的经世文派中的地位给予客观的历史评价.1982年发表的《谭嗣同文学略论》则是继任访秋《谭嗣同论》之后发表的一篇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价谭嗣同文学贡献的学术论文.谭嗣同作为晚清思想界彗星的历史地位早有定论,但学界对其诗文创作成就的系统研究则鲜有问津.关先生此文通过对谭嗣同诗文创作成就的深入剖析,充分肯定了其在晚清诗界革命和文界革命中的先锋与奠基作用,鞭辟人里地还原出其维新时代“文学上的巨子”的本来面目,较早地在近代文学史上给予其高度评价.其它如《清末常州词派概说》、《战争前夕的文学论争》、《战争诗潮的情感流向》、《晚清戏曲改良运动述略》等文也都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有着拓荒意义.

《论集》多方面的学术开掘意义,还表现在著者对近代文学诸多研究领域的全面关注与广泛涉猎,显示出一种大家风范和全局意识.从文体上看,关先生以治散文尤其是桐城派散文为主,亦兼及诗词、小说、戏曲诸领域;从文学的新旧划分来看,关先生以治晚清旧派文学为主,亦涉足晚清文学界革命之后的新文学.不仅如此,其涉笔成文均非轻描淡写、随意客串,而是要么开掘新领域,起到拓荒作用:要么是对大家熟悉的研究对象别具只眼,见解超越流俗,使过去被遮蔽的近代文学历史的丰富意蕴得以敞亮.《晚清戏曲改良运动述略》(1988)一文是关先生涉足近代戏曲领域仅有的收获,却是学界最早的一篇全面系统地探讨晚清戏曲改良运动理论主张与创作状况的论文,为后来者绘出了一张学术导游图.《清末常州词派概说》是关先生涉足近代词和词学研究领域仅有的文章,也是学界最早系统描述清末常州词派的有见地、有分量的学术论文.文章对清末常州词派的重要人物谭献、庄械、王鹏运、况周颐、朱祖谋、郑文焯、陈廷焯、冯煦等人的词学理论和词作进行了概略而清晰的梳理与辨析,为后来者铺下了基石.《稗官争说侠与妓》是关先生涉足近代小说研究领域贡献出的一项很有分量的学术成果.这篇长文探讨的是19世纪空前盛行的两种小说类型――说侠小说和言妓小说――的创作主旨与主题模式.文章高屋建瓴地分析了中国小说观念在近代社会随文化变动而产生的变化,导致19世纪侠、妓小说作者无不将辅翼教化、整肃人心、有裨世道作为小说创作主旨;接着别具只眼地发现了以《荡寇志》、《三侠五义》、《儿女英雄传》为代表的写侠小说不约而同的主题模式――“归顺皈依”主题,进而敏锐而公允地指出:“作者正是在这种归顺皈依的主题模式下,寄寓着劝戒的意蕴和重整纲常伦理、社会秩序的渴望.”其对19世纪言妓小说创作主旨与主题模式的概括与分析,亦是新见纷呈辨析入微.《论老残》是关先生将学术眼光延展到20世纪初“小说界革命”时期新小说创作领域投下深情一瞥的产物.这是一篇文采飞扬、充满灵气的妙文,它带给读者的阅读快感使那些枯燥学术论文相形见绌.不仅如此,该文在迄今为止的学界所有论及老残形象的研究成果中,在见解的新颖和开掘的深入等方面都还有一席之地.

从《论集》的编排体例上,亦可看出著者在近代文学研究方面的全局意识和主要用力方向.《论集》收录的25篇论文,大体上按论题所涉及的时间段分成几个单元,相对集中地探讨了晚明清初、嘉道之际、晚清文学界革命时期、民初至五四时期等历史时段的文学思潮、流派、观念、主题、作家作品等方面的论题,分开看是一篇篇独立的学术论文,合起来看则串成了中国近代文学一幅幅连绵不断、意蕴繁复的历史画卷:而著者的着力点尤在探询几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期的重大文学现象和代表性作家作品,显示出学术上可贵的进取意识和自信精神.

生成于激烈动荡时代,充当着古典与现代之间的桥梁与纽带的中国近代文学,是一块极具学术价值的研究领地.作为中国文学从古典走向现代这一重大历史转折时期的近代文学,应该写出几本堪称经典的学术著作,证明这个学科不仅是一种学界不可藐视的存在;而且值得我们后人永久研究下去.不敢说关先生这本《论集》达到了学界同仁瞩望的这一高远的学术水准和学术目标,但我衷心祝愿关先生在不久的将来能为学界贡献出更多堪称典范的学术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文学院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

责任编辑 王保生

相关论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方法?L

该文是社会语言专业现代文学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现代文学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方法?L相关论文范文素材,。

略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选读》

本文是一篇魏晋南北朝文学论文范文,关于魏晋南北朝文学方面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略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选读》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

《中国新诗总系》的经典意识

本文关于诗歌及选本及新诗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诗歌类有关论文范文文献,与《中国新诗总系》的经典意识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