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时间:2024-02-05 点赞:52534 浏览:108939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论文为关于自主学习相关如何写论文提纲,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可用于自主学习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免费教你怎么写自主学习及语文课程及语文教学方面论文范文。

【摘 要】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激发学生内在需要,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改革教学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 键 词 】 语文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下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那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犹如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学生掌握了方法,才能真正把握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属于学习主体位置.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在自主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因此,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出发,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让学生通过预习、质疑等具体活动提高创新能力.

1、指导预习.自主学习的预习,贵在独立性,是学生独立获取基本知识的重要一环.指导预习按“扶――放”原则,起先可设置“导学提纲”以设计一系列问题的形式,在“学什么”、“怎样学”两方面加以引导.如教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我设计以下导学提纲:⑴“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有什么异同点?⑵“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商的小数怎样确定?⑶除到被除数末尾仍有余数怎么办?这样坚持训练并将预习要求,读书方法适时渗透,当学生对如何预习有一定的实践后,提纲逐步精简,最终让学生丢掉“导学提纲”的拐杖,走上自学的道路.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问难.有的学生由于受知识年龄等限制;有的胆小不敢质疑问难;有的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愿质疑问难,所以我们要创设条件,努力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善于灵活地向学生提出探索性问题.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只有激活了学生与生俱来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表现欲,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要“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就论及“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呢?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能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而应通过适当的启迪,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将学生的思维焦点,引向知识的明处.如教《藤野先生》一文,可提出以下问题:⑴题目是《藤野先生》,为何开头却写“清国留学生”?⑵写清国留学生用“标致”一词怎样理解?⑶作者写“弃医从文”跟写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⑷藤野先生听到“我”将不从医,为什么流露出悲哀的神情?⑸“我”既然“太不用功”,怎么会得到藤野先生的特别关照?组织学生讨论,学生也在讨论中明白:这些问题涉及到人物性格、文章选材及主题思想几个方面.此时教师可将这样一个问题留给学生:如果要你写自己的老师,你要怎样安排、组织材料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这样更能帮助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写作,形成自己对阅读与写作之间关系的独立理解.

四、激发学生内在需要,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语文教学既要求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又要求学生适应未来的需要,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与方法.由学生的“学会”变为学生“会学”,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例如,在教何其芳的现代诗《秋天》时,如果所教学生是农村孩子,学生对课文内容不难理解;如果一直生活在城市的学生,他们可能对课文内容理解起来就有一些困难了.教学这首诗歌,重点是引领学生品味诗歌优美的意境,教他们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激发学生表达美好感受的.课堂上采用诵读法和品味法,让学生在朗读与品味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精神.在这个基础上拓展延伸,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开展“走近秋天,亲近自然”的活动.学生返校后,创作了很多以赞美秋天为题材的作品,包括摄影作品、散文、诗歌等.然后将学生的作品整理归类,举办一次“走近秋天,亲近自然”成果展.这样,既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又满足了学生心理需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五、改革教学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教学评价只强调以成绩为标准,重在知识方面的量化,把难以量化的内容排除在外,实际上,有些教学效果不是马上就能显现的,需要以过程和素质标准来配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认知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评价是学生赖以感受成长的喜悦、烦恼或挫折的主要参照物.教师的积极评价,会有效地改变学生自我认知的倾向性、自主行为的调控力,以及认知动机、风格和技能,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实行多元评价,发动学生本人、同学、老师、家长、社会都来参与评价,对学生的发展状况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关心、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除了合理地利用考试这个评价方式外,还应收集一些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可给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学习档案袋,档案袋中的内容选择与评判标准都应有学生参与,里面可包含学生平时的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评与互评以及家长的信息等.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