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新建本科院校对外汉语专业课程体系探析

时间:2024-04-16 点赞:52635 浏览:109756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对外汉语论文范文,关于对外汉语方面毕业论文提纲,关于应用型新建本科院校对外汉语专业课程体系探析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对外汉语及汉语言及留学生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对外汉语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对外汉语事业发展突飞猛进,其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也要做出与时俱进的调整.坚持“师范性”、“应用性”、“对比性”改革方向,有助于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积极发展.

【关 键 词】对外汉语;课程体系

一、对外汉语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对外汉语教育自1985年开始以来,发展迅猛.目前全国已开设对外汉语专业的高校多达285所,其中新建本科院校和地方院校占很大比例.虽然对外汉语专业每年的招生人数高达15000人左右,但是目前对外汉语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就业前景等多方面仍处于瓶颈状态.很多学者专家已经开始关注对外汉语专业在教师培养、教材编制以及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出现的问题.课程设置是目前面临问题中的主要难点,因为课程设置对教师培养和教材编订起到了决定作用.优化课程设置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关系到该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知识能力体系的构建.1998年教育部高教司规定了对外汉语专业的主要课程:基础英语、英语写作、英汉翻译、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中西文化通论、西方文化与礼仪、国外汉语研究、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等等.纵观该课程体系,我们不难发现汉英两门语言的基础知识基本被囊括.但是缺乏两者之间对比分析的课程.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的对外汉语专业教师选自中文系和外语系.两个系别的教师各自为政、分别讲授自己擅长的题材.其讲课模式和方法与培养英语专业和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没有明显区别.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开设的诸多理论基础课程有其必要性,但是又不能完全满足日后实际应用.这些课程不足以体现对外汉语专业的性质特点和培养目标.

二、对外汉语课程体系创新方向

1.对外汉语课程体系创新要体现“师范性”.对外汉语专业有师范类学科的特点.虽然与传统的英语教育或汉语教育专业不尽相同,但是对外汉语专业人才以后的预期就业方向还是汉语教学.而且其受众为母语非汉语的群体,其中很大一部分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言的动机并不是对孔孟之道感兴趣,而是痴迷于中国古老的文明及其诸多载体,例如:中国功夫、自然景观、书法、绘画,等等.所以,合格的对外汉语人才不仅要掌握流利的英语表达技巧和丰富的汉语知识,而且要具备各种专业技能.“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必须贯穿对外汉语教学的始终.对外汉语人才要注重政治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因为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下,有的学生将英语视为一种高不可攀的障碍学科,每次使用英语表达和交流都会不自然.尤其在外国人面前,对自己的英语表达就更没有自信.这种情况下,对外汉语教学根本无从谈起.还有的学生恪守“莫谈国事”的原则,遇到外国学生提出的敏感话题无从应答.因此,在对外汉语的课程设置中,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还要加强该专业人才的表达沟通能力.

2.对外汉语课程体系要体现“应用性”.随着中国在世界范围影响力的逐渐增大,很多外国人学习外语的动机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猎奇心理转变为实用心理.更多学习汉语的人是为了日后在国际贸易、文化交流、翻译等领域能够熟练运用汉语进行交流.因此,一个合格的对外汉语人才需要在多方面为学习者提供实用的汉语知识.在对外汉语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专业课程必须和国内及世界范围内的人才需求挂钩.例如:部分院校在对外汉语的课程体系中加入了涉外文秘、涉外文化传播、涉外金融等课程.这些课程可以在一年专业基础课程之后开设,学生可以将基础知识和实际社会需要联系起来,并辅以实习训练,教学效果良好.

3.对外汉语课程体系要体现“对比性”.上文提到对外汉语专业并不是汉英两门语言的简单叠加.要培养合格的对外汉语人才首先要让他们了解汉英两门语言的异同,包括:语音、语法、历史、宗教、礼仪、文化等多个方面.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具备一定基础知识之后,在二至三年级的课程中要加入具有对比性和跨越性的专业课程.


全球化的发展使汉语走向了世界,这必将为增强我国的软实力起到积极作用.在汉语推广的热潮中,对外汉语课程体系创新也迫在眉睫.全国范围内的应用型新建本科院校要抓住机遇,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坚持“师范性”、“应用性”、“对比性”改革方向,实施更加有针对性的实用人才培养方案.

相关论文

对外汉语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设计

关于对外汉语及哲学社会科学及全英文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对外汉语方面课程论文格式模板,关于对外汉语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设计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