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时间:2024-01-05 点赞:43410 浏览:82962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交通运输论文范文,关于交通运输类函授毕业论文,关于交通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适合交通运输及文化建设及交通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交通运输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我国高职教育正进入一个以内涵建设为主的时期.高职教育集高等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为一体,其校园文化核心是高等教育文化与职业文化的结合与融合.而每一所成功的高职院校都必须依托若干个制造或服务行业.作为交通类高职院应结合专业结构、办学模式、所在区域等因素,依托具体的交通运输行业文化形态,不断增加校园文化亮点.

关 键 词:交职院校;职业文化;校园文化;融合

基金项目:2013-2014湖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编号G2013C3

1交通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包含学校发展目标、共同价值观、作风和传统习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情绪情感等在内的有机整体.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校园文化定位是属于学校定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也应该要服务于学校的整体发展.有研究人员在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特征阐述时认为:由于人才培养定位、专业定位、生源层次等方面的特殊性,使得高职院校校园文化除了具有一般校园文化的共性之外,还具有应用性、职业选定性、特色性、行业指向性、文化地域性等个性特征,正是基于这种共性和个性差异,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首要的事情就是做好本校校园文化定位.

交通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文化形态,是交通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具有本行业特色的企业精神和管理理念,是企业职工普遍认可的价值观、道德观及其行为规范的总和.[1]它包括了蕴含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观和体现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体现交通发展战略目标、职业理念及企业发展目标的制度文化;体现交通企业外在形象的物质文化.

交通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发展与交通运输行业文化发展要求是一致的.实现校园文化与交通文化的快速对接,构建具有独特魅力和个性的校园文化,更好地实现交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学院才具有吸引交通企业的巨大魅力和竞争力.构建交通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必须把交通企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价值观念的标准等,具体表现在校园文化的构建上,并通过知识、观念、社会关系、活动等形态、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灌输、启发、示范和陶冶,使其思想观念、道德伦理、专业学习、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各个方面都符合交通运输行业的需要,这对毕业生成才立业具有深远意义.

2交通行业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

交通企业种类繁多,涉及到社会生活中一个关键的领域就是“行”.交通文化就是人类为了克服时间和距离障碍开展社会性活动时外化于交通的期望.这种期望具有先进性、超前性、开放性、大众性、公平性等特点.因此,作为“校企文化熔炉”的交通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应体现以上特性.

(1)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气势恢宏的交通设施相继建成,这一点反映在交通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总体规划中,就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在精神凝练、学院规划、学院管理和学院教职工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校训、校名的书写等方面都要体现,要体现出雄浑大气的一面;

(2)交通发展的实践始终吸收和体现了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包括交通工具和交通设施等的优秀科技文化成果.因此,一直以来,交通运输行业很重视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创新、推广,把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创新看作是能否实现交通事业又快又好发展的大事来抓.这一点体现在交通高职院校,就是指在长期发展历史中积淀形成的核心价值观,这是灵魂和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很好地传承下去.同时,文化创新是永无止境的,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应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为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交通高职院校精神,交通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从多层面、多角度展开,既要做好交通知识的传承,还要站在科技前沿,及时把握交通科技时代精神及要领,不断发挥学院科研优势,营造学科技、用科技、创科技的浓厚氛围,正确处理好传承与创新、执行规范与张扬个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3)交通运输行业是基础行业、先行行业,处于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纽带作用.交通高职院校基础设施建设处于校园文化的表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优美的校园基础设施能给人舒畅、自然、耳目一新的感觉.近几年来,各地的交通高职院校都已完成或正在进行新校区建设.在新校区建设伊始,交通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硬件的投入、教学条件的改善等浅层次的校园文化建设,这是交通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切不可忽视.因此,要有好的硬件规划,在追求实用、技术价值含量高的同时,还要力求体现建筑设施的的序列组合、空间安排、造型式样等的发展趋势和美感,用必要的超前意识、战略性的眼光、领先时代的发展观、高于现实的标准严格要求各项设施建设,这样才能赶得上时代对建筑的审美需求,才能形成良好、优美的校园环境.

(4)交通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就是要在校园活动的丰富性、多彩性上下功夫.通过交通参与者的参与,渗透到每一个交通参与者身上,使其具有明显的广泛性和大众性特征.这一点体现在交通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就是要在校园活动策划的新颖性和参与者的广泛性上做出努力.交通资源作为社会公共资源,要保障交通消费者获得公平的消费权益和消费.在交通高职院校园文化建设中就是要在政务公开、决策以及关注弱小群体上有所体现.不同的交通方式在运行组织和人员配置上有明显差异,也会产生不同的交通文化.所以,体现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既要考虑建设具有共同的一般交通特色的文化,又要体现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突出特色中的特色,如主要以公路桥梁、汽车运用、物流管理、交通信息化等专业群为主的学校,可以着重打造“道桥文化”、“汽车文化”、“物流文化”等板块,并将它们有机融合,以形成交通高职院校园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3突出行业特色,建设交通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实施策略(1)引进交通文化元素,建设环境优美的交通高职院校校园.交通高职院校学生是准“交通人”,其在全面接受交通文化前需要一个适应性的平台.在硬件环境文化建设方面,如校园建筑设施方面应据其教学功能注入更多的交通文化内涵,如在气势、外观、颜色、校标、校徽、胸卡、校服、校园网、宣传栏、指示牌、信封、稿纸、交通工具上的标识、命名、名人画像、雕塑、园艺等都应力求注入有别于普通高校、其他高职院校风格的要素,从而体现出含有丰富的交通内涵的校园文化特色;学生实习实训场所布置、仿真模拟方面也要体现交通文化色彩,通过引导,使学生从课堂学习到业余学习的侧重点上,从校内学习到社会调查及毕业设计上,都以交通为核心,将交通特色融入其整个学习生涯.

(2)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改革为抓手,搭建与交通文化对接的平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而实施这个模式的关键因素在于人.首先要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每年安排专业教师分批到交通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使学校教师与交通企业实现“零距离”对接.参加实践的教师在教学中,把交通企业管理和文化引入到课堂,更好地按照交通企业的综合需求,有目标地培养学生,使学生在校园就可以接受交通企业文化的熏陶,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其次,加强和一些交通企业联合办学,使企业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办学的具体事务中来,能有效地保障教学内容与交通社会的需求同

步.再次,要发挥行业资源优势.如聘请交通企业专家、知名人士、技术能手参与教学改革;定期邀请交通企业管理层来校对学生进行交通文化和规章制度教育;调入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交通技术人员参与学校实训教育;组织学生到交通企业参观实习,进行工学交替等.学生在领略到交通文化的内涵、要求与特点的同时,也加强了对交通运输行业的认识,为顺利实现由学生到“交通人”的角色转换打下基础.

(3)把握交通运输行业的职业特点,加强准“交通人”职业素质培养.不同行业对职业素养的需求是有差异的,交通人的职业素养有交通运输行业的特色.因此,针对行业的职业特点,培养良好的“交通人”职业素质对交通高职院校学生影响深远.因此,教育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通过入学教育、毕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结合实际的长期教育、专业实训课教育、实习动员教育等各教学环节的潜移默化的教育、熏陶、养成.此外还必须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进行辅助教育,如开展主题班会、专业技能比赛尤其是集体项目比赛,聘请事业成就突出的校友回校“现身说法”,以及社会实践等活动.

(4)以各类创新活动、技能竞赛为载体,凸显具有交通特色的校园文化.每年定期举行与交通运输行业特色接轨的大型科技文化节、艺术文化节和各类各项灵活多样的、健康有益的科技、文化活动.如举办桥梁文化周、汽车文化周、物流文化周、演讲辩论会时,要求其内容紧密结合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现状.这对提高学生对交通问题的认识水平,促进学生和整个交通系统融为一体,进而自觉关注交通现实的发展,提高学生对交通问题的兴趣和解决交通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将会有显著成效.另外,作为交通高等职业院校,还要注意活动与技能竞赛的高等层次性,要不断采取措施,使学生从原来比较单一的文体活动逐步倾向技能型活动,且每年活动都要有所创新,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如包含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测量大赛、CAD大赛、信息检索大赛、模型制作大赛、桥梁结构设计大赛等科技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养成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促进学院的学风、校风建设,进一步凸显具有交通特色的校园文化.

(5)开展行业资格考试和技能培训,实现师生人生价值,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的人文性.交通高职院校也要把交通运输类专业群为主的资格考试和技能培训作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增加美誉的主攻点.考取有关公路桥梁、试验检测、汽车维修等方面的各类资格证书和参加有关机电动车或船舶驾驶技术培训应成为师生员工业余时间的努力方向.尤其要注意为师生从事交通运输行业各职业做好准备,为学生就业和将来师生职业转换创造条件,尽可能多的开放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和各类考试,为师生获取多种职业技能证书创造良好条件,使师生有过硬的交通专业素质、较高的交通专业热情,有成就感,带动校园文化的人文性氛围建设.

本文是一篇交通运输论文范文,关于交通运输类函授毕业论文,关于交通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适合交通运输及文化建设及交通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交通运输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中国教育报2009-2-23(2).

[4]刘波.高职院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J].辽宁高职学报,2007,(11)

作者简介

杨涛(1963―),女,大学本科,湖南,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相关论文

石油类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本文是一篇石油类论文范文,石油类方面有关电大毕业论文,关于石油类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石油类及校园文化及文化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