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4-03-16 点赞:55468 浏览:118407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会计电算化论文范文,关于会计电算化类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适合会计电算化及会计教育及财务管理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会计电算化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随着经济活动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会计已不可避免地深入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精神,重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体系,运用工学结合、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对高职会计教育现状实质性的改善提供参考.

关 键 词:工作过程导向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

2009年至2010年,财政部先后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和《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提出了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目标和中长期会计人才发展规划.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要培养信息时代下满足市场需求的会计人才,重构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欧美国家的高职教育起步早,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教学模式.通过归纳总结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在会计教育目标、课程体系建设的成果,能够对我国高职会计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一些新思路和新办法.

(一)英国高职会计教育的理念与课程设置

英国高职会计课程设置以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每学年均要对会计课程进行修改、更新.学期末,通过计划、报告、论文、实习总结等大作业形式来考评学生成绩.考评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美国高职会计教育的理念与课程设置

美国会计专业课程分为:“一般教育”、“一般商业教育”、“一般会计教育”、“专业会计教育”四个层次.每个层次开设的课程和培养的能力都不一样.“一般教育”的课程侧重于拓展知识面,提高综合能力.“一般商业教育”的课程聚焦于市场、金融等商业领域.“一般会计教育”的课程主要是与日常会计核算和管理相关;“专业会计教育”阶段开设是更高层次的课程,如:高级财务会计、IT审计等,这个阶段注重于会计专业的后续教育和学术研究.

(三)澳大利亚高职会计教育的理念与课程设置

澳大利亚高职会计教育目标是以培养适应经济发展和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注重学生的沟通、协调和领导能力的培养.围绕市场需求设置会计课程.采用讲座、辅导、研讨会和实验室操作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将会计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相挂钩,使许多专业课程得到了澳大利亚和英国会计职业协会的认可.


(四)德国会计教育的理念与课程设置

德国职业教育是以校企合作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为主要形式.该模式实现了专业理论和职业技能并重,技能考试与资格考试相结合,实训教材主要由企业编写.理论教育只有一年,后两年都以企业培训为主,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因此,学生毕业后可立即上岗工作.

在国内,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由于高等职业教育与传统的大、中专教育不一样,培养的人才定位于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而且,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不同,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上应该有自己的特色,而不应该是大专的翻版和本科的“压缩饼干”.

本文基于广东珠三角产业与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走访当地政府部门,对广东科技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进行调研,深入企业一线,了解最新会计人才需求情况,对会计电算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进行重构,打造服务地方经济的、具有广东特色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与实际工作岗位上用到的知识“零距离”对接,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二、会计电算化从业人员与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一)会计电算化从业人员现状分析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跨会计学、计算机学、管理学等的交叉性学科,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具备会计知识、计算机知识、管理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但现阶段的人才状况是精通会计业务的人才仅能应用计算机系统,精通计算机的专业人士却对内部控制方式、会计业务流程改造、会计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感到力不从心.应届毕业生在就业时频频遭遇用人单位冷淡,因为他们缺乏工作经验,无法独立开展工作.另一方面,许多企业抱怨难以找到满意的会计人才,尤其是管理型会计信息化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千金难求.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缺陷.

(二)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课程目标不够明确.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不少高职院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高层次的人才,课程设置上重“理论”,轻“实践”,脱离了高职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时没有考虑如何满足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转型的需要.仅仅根据本校师资、软件、硬件等实际情况开设课程,使培养的人才无法迅速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

2.课程设置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变化.近年来,我国先后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小企业会计准则》等会计法规文件,会计政策和外界环境发生了变化.但部分院校在课程设置时,没有会计专家和企业财务经理或会计主管的真正参与,仍采用传统的课程体系,选用内容陈旧的教材,使课程与职业脱钩.

3.课程设置缺乏全局规划,部分课程内容交叉重复.部分高职院校在课程开设时没有考虑课程的前后顺序及课程间的内容重复.如:会计电算化课应置于计算机基础、会计原理、中级财务会计之后,否则,就会使学生感觉有些知识很难理解.再如: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在资金时间价值、长期投资决策、杠杆原理、存货管理、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财务预算编制方法等方面有重叠内容,财务管理偏重于应用,而管理会计侧重于技术与方法;中级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在税费的账务处理方面也有重复之处;会计学原理与中级财务会计在会计概念、会计要素、报表编制等方面存在重复内容;财务管理与财务报表分析在财务分析方法上也存在重叠之处.诚然,在一门学科之中,各课程之间存在部分重叠内容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在课程体系整体设计时可以进行统筹规划,删减课程的重复内容,将资源让位给新兴学科的课程(如:环境会计、无形资产会计等)和国际会计准则课程.4.实践平台与实践内容的仿真性差.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实习主要采用传统方式.实践课程包括:基本技能实训、专业技能实训和岗位技能实训等环节.这些实训仍然是学生根据教材或教师布置的案例,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步进行的,没有岗位分工,每个同学扮演了财务部所有的角色,一个人做完公司完整的账套.虽然,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各种岗位的工作过程,但不能体会到实际会计工作的岗位分工情况以及各岗位的协同、会计资料的传递等情况,使学生不能真正体验到会计工作的职业场景.

5.评价考评手段有待改进.调研发现,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课程采用单一的闭卷笔试考试模式,测试内容以理论为主,评价结果是以试卷成绩来展示,并对此进行排名、对比.这种考试多在期末进行,没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能准确地测试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使学生学习热情受到严重打击.

三、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原则

1.在教学理念上,主张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而不是知识水平,以能力为依据进行课程开发,构建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密切结合的模块式课程体系.课程开发以能力为主线,课程内容以职业分析为基础,课程结构采用模块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采用一体化的模式.“会计电算化”课程内容的设计应紧紧围绕会计电算化岗位需求,根据信息前沿技术以及市场对会计人才的要求来设置课程体系.在构建课程体系中,要贯彻落实“6+2”原则,“6”即:工学结合、职业活动导向;项目载体;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突出能力目标;任务训练;学生主体;“2”即将德育、外语教学渗透到所有课程中去,将职业核心能力渗透到所有课程中去.

2.在教学课程设置上,以行动为导向,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组织协调和沟通合作能力.基于会计岗位要求设置会计专业教学体系.在教学中重视情景教学、案例教学,以小组为单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讨论中学习.

3.在教学手段和方法应用上,强调会计教学的开放性、互动性与自主性.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导,通过实施开放性教学、互动性案例讨论教学和问题导入式的自主性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辅助工具,如网络资源、教学软件融合等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服务和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二)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

1.实现课程开发主体多元化.建立由行业和企业会计专家参加的专业顾问指导委员会,让他们直接参与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计,确定教学内容.

2.构建基于素质培养和能力提高的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培养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应该具备职业基本素质、财务会计核算能力、财务分析与管理能力、会计监督能力、电算化能力、企业管理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及应用写作能力、投资理财能力、法律知识等.课程体系设计分为以下几个模块:公共必修模块、公共选修模块、职业核心模块、职业技能模块、职业支撑模块、考证模块、职业延展模块、融合模块.公共必修模块着重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素质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职业态度,主要包括: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职英语、经济数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职业核心模块着重介绍专业关键知识,主要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实务等课程.职业技能模块着重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群的业务技能,主要包括:会计电算化、ERP实训、出纳实务、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会计手工技能、计算技术等课程.职业支撑模块着重培养学生胜任职业岗位需求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税法、管理学原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社会调查与统计技术、税务会计、数据库基础、银行会计等课程.考证模块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增加了就业砝码,主要包括:英语等级考证、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师资格证等课程.职业延展模块是满足学生职业岗位发展和职业知识拓展而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财政与金融、Excel在会计中的运用、管理会计等课程.融合模块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增强学生就业实力,主要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课程.

3.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既要来源于企业又要高于企业,将企业的工作业务过程提练上升为教学过程.广东珠三角地区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量最大.需根据地方企业会计岗位的需求情况,开设实训项目,构建电算会计与手工会计相结合的双轨运行模式以及基本技能实训、专业技能实训和岗位技能实训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基本技能实训主要包括出纳技能实训、手工会计技能实训和电算会计技能实训.专业技能实训主要包括:财务核算、成本计算分析、纳税申报、财务软件各模块的操作.岗位技能实训是上岗前的实训,包括校内综合模拟实训和顶岗实习.

4.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课程一般通过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等环节进行,学生依据经讨论的任务和目标制定计划,并组织实施,最后采用教

本文是一篇会计电算化论文范文,关于会计电算化类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适合会计电算化及会计教育及财务管理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会计电算化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师评价和小组评价等方式来检验任务完成情况.在教学中大胆采用引导文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探索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分组教学法,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习过程独立组织和实施,尊重学生的价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需要情境化教学环境,因此要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如通过ERP实训室与会计专业综合实训的建设,满足会计电算化专业实习的要求.同时,也要加大产学研投入,与知名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商会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习平台.

5.建设精品教材.教材是教师搞好教学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工具.教材质量影响到课程的实施及教学效果.然而,仅凭个人的力量很难开发出非常优秀的教材.教师可以跨校联合专家以及实务界的高级会计人才组建教材编写委员会,以地区专业人才需求为导向,编写出实用性强的精品教材.教材要做到深入浅出,删繁就简,理论够用为度,突出实训,内容新颖实用,紧跟新会计准则、税法以及企业会计实务的发展而不断修订完善.

6.优化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实操能力,加强“双师”队伍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还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由于大部分教师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工作,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这为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带来了困难.因此,一方面,要鼓励教师多下企业,增强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聘请行业专家来校任教;在引进人才时实行经验与学历的资格准入制度.另一方面,加强教师科研意识,以研促教.通过科研项目,锻炼教师的创新意识,培养好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打造优秀的学科梯队,为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成功提供保障.

四、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XBRL信息技术的发展并引入会计电算化领域,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要求也逐步提高.高职院校必须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更新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创建仿真实训基地,选用优质教材,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相关论文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本文是一篇商务英语论文范文,商务英语类专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商务英语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