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下农业类院校课程教学设计实践

时间:2024-03-22 点赞:46819 浏览:93423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传播学论文范文,关于传播学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关于信息技术下农业类院校课程教学设计实践相关毕业论文范文。适合传播学及信息技术及课堂教学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传播学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针对传统农业类课程教学中纯理论教学所存在的不足,通过分析农业推广专业特点及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农业类院校课程教学改革设计方案.以“农业传播学”为例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提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线上自学与线下教学相辅相成,主题讨论和个人学习相互促进的教学改革方案,并通过实践教学加以论证.

关 键 词:信息技术;农业传播学;农业类课程;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周堇言(1984-),女,湖南宁乡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助理研究员;吴东醒(1965-),女,广东茂名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教授.(广东广州510225)

基金项目:本文系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农业传播学》(项目编号:G3310303)、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改课题(课题编号:G212003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121-02

国家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指出“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1]何克抗教授对此的解读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不能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而必须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构建出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课堂教学结构”.[2]农业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指的是用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涉农信息传递规律的一门学科.[3]“农业传播学”作为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门选修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开设的是《农业推广学》,如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均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主要著作也以《农业推广学》居多,如中国农业大学的高启杰教授编著的《农业推广学》,在各大农业院校广泛应用.而“农业传播学”的教材很少,以莱州农业学院的赵晓春教授编著的“农业传播学”为主,本教学组也是选用这本书作为参考教材之一.传统的“农业传播学”课程以纯理论教学为主,着重讲授农业传播的基本理论、发展历程、农业传播模式和传播类型等几大版块内容.本课程教学设计打破了这种纯理论教学的模式,理论教学部分以专题学习的形式,采取教师引导式讲授、案例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专题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实践教学部分内容是农业传播策略,主要包括农业电视节目的采编和农业传播网站的制作等两大块内容.

一、课程目标分析

“农业传播学”的课程目标是深入了解农业传播学的一般理论和主要方法,农业传播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发展现状和趋势,探讨农业传播模式及传播过程各因素的主要内容、农业传播的类型、农业传播的策略等.要求学生掌握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农业传播的现状,国内外农业传播的发展状况,掌握农业传播的策略和技能,能灵活应用到农业传播实际生产中,培养一支务实肯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技术与管理精良的后备人员.[4]本课程技术与管理并重,培养技术类的管理人才,因而更加适合于农业类硕士研究生未来职业的定位与发展.

二、课程教学设计主要内容

1.教学改革

(1)改革教学计划.目前,我国在农业人才培养上出现重技术或重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实际上许多农业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后,面对存在的各种三农问题不仅需要有专业技术知识,还需要懂得农村管理,以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因此根据国家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扶助农工,注重实践”,制订了技术与管理并重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完善了原有的课程设置目标,使之更加合理.

(2)探索实验课.很多开设“农业传播学”的高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偏重农业推广理论知识的讲授,未曾开设实验课.而农业传播学的学科特点既是行为科学,又是自然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该课程组探索开设实验课的新模式,将“农业传播学”40学时,分配为24节理论课,16节实验课.此外,还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教学实践调查,使学生在学习传播理论的同时,又得到了传播技能的锻炼.

(3)创新教学环节.针对培养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问题,教学组运用专题学习、多媒体演示教学、主题讨论、案例教学、视频教学、现场演示教学、野外拍摄等多种教学方法,创新实践环节,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农业传播的基本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并以实践课为载体,采用图形图像软件PhotoshopCS5、视频编辑软件PrimierePro2.0,以及网页制作软件DeamweerCS3等,融各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于其中,达到训练和培养学生开展农村信息化传播实践,交叉运用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

(4)落实评价机制.由于安排了部分实践课程,“农业传播学”在课程学习之初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过案例学习成果、专题讨论发言以及农业传播作品制作等形式,引导和促进学生按照课程要求和教学目标去搜集资料和文献,并进行思考分析、动手操作等,从而获得较高质量的讨论课堂和课程作品.教学组运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采取平时成绩、期末考试以及课程作品等综合考查方式,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方法的设计旨在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发展,目的是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从事科研的钻研精神.

(1)多媒体教学.教师熟练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教学课件,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合,使课堂教学丰富生动、内容详实,创设情景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创造思维.(2)案例教学.通过精选贴合教学内容的案例,使学生将农业传播的理论联系到实际生产生活案例中来,使得理论具体化、形象化.具体教学环节:精选案例→情景展示→案例分析→学生思考归纳→教师总结→学生获得认知体验.通过这种互动式的教学形式来加深学生对抽象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学习.[5]

(3)实践教学.教师提供学习资料,适时指导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各种农业传播策略的制作方法.通过学生参与实践制作,将所学专业知识和农业生产生活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从而深化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主题讨论.在实施教学时,借鉴苏格拉底的产婆术,[6]通过设计与课程学习相关的主题,采用资料阅读、分析、提问、讨论、推理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并重新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

(5)课程考核.本课程运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采取平时成绩、专题讨论汇报、期末考试以及课程作品等综合考查方式,注重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和实践能力的考查,这种发展性评价作为一种“过程和结果并重、教学与评价紧密结合”的评价新理念,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7]

3.教学手段

(1)在课程设计中积极营造数字化、信息化环境.本课程教师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制作多媒体课件,注重将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较好地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有了美的意境和体验.电子课件、网络资料等的运用,节约了课堂板书时间,使得教学资料更详实,内容更丰富.此外,课堂上结合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实际案例进行视频分享,并开展讨论,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活跃性.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主动设置课堂教学情境.如在专题一《农业传播的互联网发展阶段》学习时,引入“广西灵川万亩葡萄一年两熟技术示范推广基地”和“天达2116应对柑橘冻害显神效”等视频,让学生了解到现代传播技术在农业经济领域的实际运用方式.在课程教学中及时更新课件内容,利用南方都市报的最新新闻《网上卖菜经:卡位大客和师奶》,通过互联网打开“第九街市”的网站,让同学们及时了解到农业电子商务的最新应用.

(3)课程专题学习网站辅助教学.本课程组自主开发了一个与课堂教学相对应的课程专题学习网站,经过3年的资料收集、归类整理和网站开发,目前已经日趋完善,现已投入教学使用.同时,实践教学的老师还自己制作了《农业网站制作实训教程》网络演示版,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三、课程设计特色

1.课堂讨论与课后自学相结合,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性能力的培养

通过案例学习、专题讨论学习以及课程论文写作等形式,引导和促进学生按照课程要求去搜集资料和文献,并进行整理分析,从而获得较高质量的讨论课堂.

2.重技术与重管理相结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根据国家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我校人才培养特点,制订了技术与管理并重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完善了原有的课程教学目标设置,使之更趋于合理化、实用化.

3.课堂演习与课后实验相结合,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

我校以“扶助农工,注重试验”为特色,针对培养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问题,教学组运用农民模拟、小组讨论、农业传播策略演示教学等教学方法创新实践环节,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农业传播的基本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四、总结与展望

本课程教学设计仍在进一步探索实践中,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努力方向如下:第一,“农业传播学”课程起步较晚,本课程选用的教学内容为该课程教学领域的优秀教材,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不断更新完善.第二,目前采用的课外案例模拟教学和参与式互动教学方法,案例丰富生动,为了更好地适应后续课程教学,还需在案例教学、参与式方法应用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在案例选取方面,注重多汲取国外经典农业传播案例,立土农业传播实际,以建设符合地方色彩的农业传播课程为本土服务,进而设计出具有我国特色的农业传播模式.第三,在课程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方面,其资料和内容将进行同步更新,根据学生反馈不断完善,以便学生进行网上学习.同时,也可供其他感兴趣的广大网络用户进行学习交流和切磋.

本文是一篇传播学论文范文,关于传播学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关于信息技术下农业类院校课程教学设计实践相关毕业论文范文。适合传播学及信息技术及课堂教学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传播学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64-66.

[6]郑庆文.“产婆术”教学法对教学实践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

2007,(1).

[7]何云峰.学生评价的转向:基于发展性评价的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15-17.

(责任编辑:王意琴)

相关论文

《电气工程导》课程教学设计实践

本文是一篇电气工程导论论文范文,电气工程导论方面有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电气工程导》课程教学设计实践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教学方法

本文是一篇课堂教学论文范文,课堂教学类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课堂教。

我国高校艺术设计类专科课程教学与

这篇艺术设计论文范文属于专科论文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艺术设计相关学年毕业论文,与我国高校艺术设计类专科课程教学与相关专科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