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实现探究

时间:2024-02-27 点赞:51914 浏览:106464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该文为价值类有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实现探究相关新闻传播类论文发表,可作为传播史专业价值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免费下载教你怎么写价值及文化建设及市场经济方面的优秀学术论文范文。

[摘 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是一个先进思想意识和文化观念的生产和传递的实践活动.人本原则、主导原则和协调原则是其有效传播的基本原则,它们规定了传播实现的方向和路径.具体来说主要路径有:坚持主渠道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和发展;加强社会制度建设,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保障;加大精神文化产品开发,培育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文化;营造先进的舆论强势,打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舆论场.

[关 键 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实现

[作者简介]王新刚,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法学博士,河南

焦作454003

[中图分类号]D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2)01-0039-0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提出了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方向和任务,就是要建设和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那么,如何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原则追问:传播理性思考

原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实现的基本规范和依据,对于传播实现的具体路径选择具有重要现实关照意义.第一,人本原则.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要以人们现有的价值信仰现状为根本出发点,建构和营造有效传播的氛围和情境,按照人们的心理接受规律,探索多种传播途径,以达到被人们接受的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有效实现要以人们价值信仰现状为出发点,针对人们的价值信仰现状及其外在表现提出相应路径和措施.人们的价值信仰的目标是传播活动及其有效实现的重要依据,人们价值信仰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有其长远的目标和当前短期的目标,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要与人们价值信仰的目标方向相一致,与传播的步骤相吻合,与传播的条件相适应.另外,人们的价值信仰进步与否是衡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实现有效性的重要标准.第二,主导原则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形成对人们思想意识的主流导向.在我国新的历史时期,自由主义思潮、“新左派”思潮、民族主义思潮以及社会主义思潮等流派对于人们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西方的众多社会思潮以多层次、多样化的融合方式出现并迅速向我国传播,它们突破了作为一种学术思想存在于“形而上”的知识阶层中的局限,它们在现代信息传媒的影响下,不断促进“价值观念的变化正在加速,并向全世界扩展”.所以,只有加强我国革命和建设历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思潮的主导地位,才能正确地引导人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那么有效性的实现要求各个环节要协调进行.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认为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活动的完成取决于其机构之间的一致性,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也取决于生产者、传播者、传播途径等各方面的协调.

二、核心途径:主渠道教育

与科学的世界观不可能自发的形成一样,人们的科学的价值观也需要经过马克思主义灌输教育和各种思潮的批判鉴别中,才能得以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实现的主要途径就是对人们进行教育,利用完善的学校和社会教育机构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

培养人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分析不同社会思潮的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柄尺度,它可以度量各种社会思潮有没有价值或者价值的大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传播就是要人们掌握这个工具,有效地改造和批判各种社会思潮,教育就是对这种能力的培养.一是必须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柄利刃,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灵活地看待和分析我国的各种社会现象,把握其产生的根源和它存在的意义,这样便可以清楚地看到由此而产生的社会思潮.社会思潮都有其产生的根源和代表的利益集团,用马克思主义可以透彻地看到它的存在和发展.二是必须客观地对待社会上已经存在的社会思潮.这种社会思潮不管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要引导人们客观地分析,而不能单纯地压制、回避等.三是引导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实践教育.用自己已有的武器对不同性质的社会思潮进行批判.只有在真正的实践中才能锻炼出认识社会思潮分析社会思潮的能力.

研究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接受机制,促进科学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研究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形成、发展规律,特别是人们的接受规律.接受活动受接受的动力系统、接受的图式系统和接受的调控系统三个功能性系统的制约.需求和偏好是接受活动的动力,决定着接受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原有的知识架构对客观信息起着选择和整合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接受的质量;而情感和意志则有效地调控着接受活动的顺利进行.一是要了解人们的客观需要,帮助其建立广泛而合理的需求体系.现实中的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体现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个体的需要和社会的存在的差异是其不断前进的动力.在这个差异中形成对未来生活和世界的向往与追求.科学价值观的真理性可以使其顺利地掌握群众,促使人们对科学价值观的接受.但同时,这种开放的思维方式也为不同社会思潮入主提供了机会,需要加强引导.二是帮助人们建立符合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知识架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接受需要一定的知识背景和接受图式,只有清楚中国的革命史和国情,才能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大而深远的社会价值,才能真正地接受,并主动排斥其它各种社会思潮.三是引导人们形成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心境、高尚的情操和坚强的意志,它们对于人们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心理保障.同时,还要因人因地而宜,整合和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选择和创设合理的接受情境.

三、制度保障:制度规范建设

“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长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我国市场经济形态以及由此决定的人们的交往状态,决定了只有不断地完善和加强社会各个层次的制度建设.才能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到有效地传播.市场经济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运行目标,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为资源分配和经济运行的主要调节手段的一种经济形式,它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这样使得精神文化的追求相对滞后,“道德”、“理想”和“信仰”等先进的文化多以工具理性的形式出现.市场经济使传统日常社会中的紧密关系变成了以非人格性的市场互动为基础的交 往方式的陌生人关系,在这个社会里,人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价值观念和道德水平等都发生了变化,传统的伦理道德失去了时代现实土壤.缺乏了关照现实的理论魄力.新旧经济体制和道德秩序会发生激烈的碰撞,造成社会政治道德秩序失衡.只有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的理性的地位,加强和完善各个层次的社会制度,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

首先,健全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法律法规.要积极推动立法进程,把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转化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法律规定,用法律的权威来推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法律法规是更高层次的具有一定强制约束力行为规范,对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一方面健全细化现有的先进精神文化生产的制度政策,另一方面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建立新的政策制度,使各方面的政策制度都要自觉地鼓励和引导人们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制度.保证传播制度的“奖先罚后”的运行机制,从利益的层面鼓励具有先进政治文化和政治信仰的人们;完善传播制度的评价机制,通过制度评价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舆论对个体行为进行善恶评价,引导和鼓励人们自觉追求先进文化;完善传播制度的监督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公示制度、听证制度和奖励制度等方式,营造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氛围.第三,健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管理体制和行为规范.行为规范多是以成文的形式规定的被社会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则,不同的行业或者部门都有其行为规范,如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要完善这些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第四,形成富有科学价值观的民风民俗.民风民俗是民族传统文化在民间的生动体现,它反映了民族的文化心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赋予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它们有多种表现方式.但多以规范化的礼仪方式得以展现.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计划、有目的地建立健全一批新的礼仪制度,如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把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礼仪的基本内容,不断增强人们的认同感.

四、文化氛围:精神产品开发

“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都要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大力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行为和高尚品质,激励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为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和行为方式,对推进和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开发,要服务于社会和人们,融入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高水平的作品向人们昭示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把内容和形式有机结合起来.使精神文化产品既生动活泼,又能够蕴含正确的价值导向.使人们在享受精神消费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完成道德意识和政治觉悟的提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通过多种形式蕴含在精神文化产品之中,“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要从创作思想、创作选题等方面不断加大崇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文化产品生产.一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诚信文化.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博大厚重的文明凝结成了中华民族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形成了文化基因和运行的精神土壤,精神文化产品要不断地挖掘和充分地利用这些宝贵的财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服务.二是精神文化建设要体现时代性,丰富其时代内涵.建设能够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文化,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汲取营养,形成富有时代气息的精神文化产品.三是精神文化建设要增强兼容性,吸收外来有益文化.在对国外的精神文化的比较鉴别中.形成蕴含和传播先进价值观念的精神文化.

五、舆论保障:先进舆论强势打造

大众传媒包括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网络载体和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它们是相互关联的信息网,需相互配合,打造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舆论场.书籍、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网络、手机等各级各类媒体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为指导思想,密切配合,打造核心价值体系宣传的全覆盖、媒体的大联动的舆论强势,防止一部分媒体的行为抵消其它媒体努力的效果.第一,传统的媒体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力军.传统媒体具有信息来源可靠,传播量大,受众广等特点,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代表着国家和社会主流的声音,是人们最可信赖的信息来源,那么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加强核心价值和宣传.第二,打造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网络文化.信息时代的一个趋势是更多地是强调双向的、点对点的传播,而不是单向的、点对点的传播.运用ICQ、OICQ、等一点对一点的同步或者异步传播形式,利用BBS论坛等多点对多点的异步传播方式和聊天室、群体电邮、网上信息检索等一点对多点或多点对一点的同步或者异步传播途径,建立专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网络网站,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故事和先进人物等等栏目.占领信息文化高地.第三,打造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手机文化.手机文化主要以短信对人们的生存生活、交流沟通进行影响的传播方式.它具有传播方便快捷、语言简略明了、修辞成章多样复杂、信息传递和娱乐并存等特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具有重要的影响.


[责任编辑:周志华]

相关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

该文为关于社会主义道德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相关论文查重,可作为公共关系学专业社会主义道德论文写作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本文是一篇体系论文范文,体系相关在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适合体系及价值及核心方面的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本论文是一篇经济全球化相关论文格式模板,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经济全球化及体系及价值方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