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时间:2024-01-15 点赞:50707 浏览:105983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这篇教学改革论文范文属于本科论文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教学改革类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与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相关本科论文字数要求。适合教学改革及工程师及流体机械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教学改革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工程流体力学是工科院校本科教学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文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目的和要求,结合我校环境专业的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式、考核方式三方面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 键 词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工程流体力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019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改革项目,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型工程技术人才.天津工业大学是天津市“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首批实施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是我校的重点学科方向之一,而工程流体力学是本专业本科教学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为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行业通用的工程型人才,针对“卓越计划”开展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流体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流体静止和运动的力学规律及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环境专业中讨论的各类问题,例如流体在管路中的运输、气体和液体中颗粒物的分离等均离不开流体力学的基本知识,因此学好工程流体力学有助于后续专业课的理解和掌握,为培养工程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工程流体力学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首先,课堂授课时间长,内容抽象、枯燥,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工程流体力学课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流体,流体本身没有固定的形状,进行研究讨论的时候缺少固定的客观形象,难于理解和掌握,并且公式推导较多,推导过程复杂,对学生的数学功底、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导致教学过程中存在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1].其次,授课方法单一,主要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忽视教学中的互动性,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不够紧密,教学效果不理想.第三,课程成绩由最终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决定.学生考试都是依靠老师划重点和考前突击复习的方式通过,死记硬背的定义、公式在考试结束后马上被遗忘,对课程知识没有消化理解,就不可能有综合运用的能力[2].

2.教学改革的内容

2.1 课程内容的优化改革

减少理论教学学时,强调学以致用.将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与“卓越计划”的目标相结合,为增加学生参与工程、实践的时间,对本科教学课程的教学时间进行调整,课堂讲授课时由76学时减少至60学时.教学内容上相应减少繁琐的理论公式推导部分,特别复杂的公式或结论不需要死记硬背,只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公式的物理意义、应用范围和各项参数的含义等.同时,增加了泵与风机(即流体机械)部分内容,将前面的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要求学生了解流体机械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掌握计算运行参数及设备选型的方法.例如增加了叶片式泵与风机的理论基础内容,主要掌握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工况分析及选择和安装的方法,其他类型的往复泵、真空泵等也会做介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2 教学方式的改革

完善教学手段,增设实践讨论课,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多媒体教学手段会增加授课内容,提高讲课速度,但会使教师忽略学生对课件内容的理解消化需要时间,导致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教师的讲课速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板书有机结合起来[3].利用ppt课件中的视频、声音、动画等直观的表现方式展示流体流动的状态、流体机械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等难于用语言和文字描述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书本中抽象的文字和图片.而公式推导过程、各参数意义及计算方法等则采用板书书写的形式,这样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吸收.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授课方式由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改为教师、学生一起讲.增加实践讨论课,让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举出各种流体力学中的原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并制作ppt课件对实例加以解释,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课后作业做到少而精,并增加与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问题,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作业的内容既包括上节课重点又能引出下节课的难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遇到不懂的地方,鼓励学生们自己查资料解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考核方式的改革

提高平时成绩的比例,丰富试题内容,综合考查学生能力.课程的结课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考试成绩综合决定,平时成绩所占份额由原来的10%增大到30%以上,期末试卷成绩比例由原来的90%降到70%以下.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除包含出勤率外,还包括课堂听讲情况、回答问题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实践讨论课参与情况等.这种综合考核方式可以减少考前突击现象和考试抄袭现象,对于学生的学习起到督促和帮助的作用.同时,调整期末考试试题内容,对于选择、填空等客观题量减少,主观发挥题量增加,并且主观题不局限于教材后习题,而是选择更贴近日常生活的各种常见问题.

以“卓越计划”的目标为前提,我校进行了上述方面的改革,达到了较满意的教学效果.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独自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教学工作者的最终目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范围和条件,寻找一种适合“卓业计划”的教学方式仍是工程流体力学教学改革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相关论文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本文是一篇工学结合论文范文,工学结合类学年毕业论文,关于“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相关硕士论文范文。适合工学结合及职业教育及电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