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的形成缘由

时间:2024-01-16 点赞:49296 浏览:97565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网络暴力论文范文,关于网络暴力方面毕业论文模板,关于网络暴力的形成缘由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网络暴力及互联网及网络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网络暴力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现今我国已进入了数字信息时代,人们在享有便利和现代化的同时也面临着种种异化失序的现象,网络暴力便是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一种.网络暴力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暴力形式,有着其自身的形成缘由.我们应科学的掌握其规律并进行有效治理,以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关 键 词:网络暴力;形成;缘由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加之各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层出不穷,互联网深深的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但是,在网络改变生活、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其所带来的异化失序现象也大量存在.因此,理性认识、研究和把握网络暴力的形成规律,及时引入法治治理模式,科学引导网络舆情,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快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网络暴力的含义

根据《辞海》的解释:“暴力泛指侵害他人人身、财产等权利的行为;作为政治学的术语,则是指不同政治利益的团体,如不能用和平方法协调彼此的利益时,常会用强制手段达到目的.”网络暴力是暴力的一种新的特定形式,是传统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有学者将“网络暴力”定义为:一定规模的有组织或者临时组合的网民,在“道德、正义”等“正当性”的支撑下,利用网络平台向特定对象发起的群体性的、非理性的、大规模的、持续性的舆论攻击,以造成对被攻击对象人身、名誉、财产等权益损害的行为.从本质上看,网络暴力主要是一种言语性质的暴力以及由此所引发的一系列敌意行为.从其对象上看,其背后所指涉的对象都是基于某一事件或某个人所引发的连串性或暂时性的公共讨论.但在网络暴力里的公共讨论并不是充满理性平和的交流、讨论,而是充满了恶语相向的文字,这些语言文字尖酸刻薄、恶毒甚至道德低下,已经远远超出了应有的正常承受范围.不光是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恶意诋毁,极端者更将这种暴力从虚拟网络延伸到了现实社会中,成为恶性循环.互联网的出现为暴力的泛滥提供了比过去更为便利的条件,与一般暴力相比,网络暴力有着三大特征:“第一,以道德的名义,恶意制裁、审判当事人并谋求网络问题的现实解决;第二,通过网络追查并公布传播当事人的(隐私),煽动和纠集人群以暴力语言进行群体围攻;第三在现实生活中使当事人遭到严重伤害并对现实产生实质性的威胁.”

二、网络暴力的形成缘由

网络暴力作为一种以网络为媒介发生作用的暴力,按理说其残暴性应该不及现实暴力.然而,网络暴力在很多情况下借助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多元性等特征而呈现出比现实社会暴力更多的产生机会、更大的参与范围以及更深远的影响.为了认知网络暴力这一异化失序现象,需要厘清网络暴力的形成原因,这样才有可能找到切实可行的治理之道,构建足以预防和应对网络暴力的公共管理机制.

(一)网络的特征与言语的暴力

作为现代性产物的网络技术,本身就蕴涵着发展和风险的“双面性”,正如吉登斯所指出的:“技术进步表现为积极力量,但它并不总是如此.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风险问题紧密相关.”于是,在网络时代的今天,那些网络所与生俱来的特性成了网络暴力产生的潜在根源.网络空间交流的虚拟性可以让参加者拭去“身份”的束缚,加上参与成本低,使得一些网民摆脱道德、法律的“枷锁”,肆意宣泄着现实的不满和压力.同时,网络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空间,使公众能突破种族、社会、国家的界限,自由平等地参与到任何事件的讨论中来.公众无论身在何处、何时,只要具备上网的基本条件,通过手机、电脑等都能进入网络公共空间以获取信息、交流看法.网络的种种特征为网络暴力的产生提供了主体多元、责任分散的公共空间.在网络暴力的各种表现形式中,无论是言语谩骂还是“人肉搜索”都需要一定的公共领域才能得以表现出来.正是网络的独有特性使得网络空间更易出现暴力倾向,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去抑制行为”.一些在现实生活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人,在进入网络后也可能会变得低俗、粗暴和极富攻击性.


(二)社会转型与公信力的缺失

当下的中国仍处于一个复杂困难且极为重要的转型时期,伴随着“权力的下放”和政治改革的滞后,我国出现了经济上的贫富悬殊、社会各阶层的分化与固化,加上社会上的腐败现象成为常态以及全球后现代化带来的剧烈震荡,都使得观念碰撞、价值取向的多元以及社会矛盾的更为激化成为了当代社会的必然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公民更是对各种信息,尤其是公共信息的需求量大增.今年来,我国虽然在公共事务的公开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远远不够.当公众的知情权得不到满足,便会把信息的获取渠道转向真伪信息并存的网络,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同时,由于社会公信力的缺失,如对权力机关的不信任、对所谓的“专家”的不信任,加上不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所造成的“人人自危”境地,使得公众在网络世界里如同现实社会一样无所适从,人们往往以自身的想象或感受去处理周遭的事情,这就造成了社会的非理性化.同时由于言论方面权利的不完善,使得网络成为了现实社会矛盾的宣泄地,遇到不公不顺的事都要到网络上去发泄下压力.在这种背景下,网络暴力便更为具有了市场或传播空间.

(三)网民的低龄化与从众心理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年1月公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情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56.1%的网民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网络公共领域参与者的年轻化与低龄化被很多学者认为是网络暴力横行的直接原因.青少年由于心理承受力以及理性分析能力的尚未成熟,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的不足,加上青春期躁动的心理和较差的自控能力,在网络上容易脱序失范,于是成为了网络暴力的主要实施者.同时,在网络环境中,由于人类所具有的天生的从众心理,暴力情绪便凭借着文字、图片等媒介在网民中散播开来.网民像被传染一般,失去理性的自我判断,人云亦云,不由自主地加入暴力的队伍之中,正如勒庞在其著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提到,“感染类似于一种催眠作用,所有的情感和行动在群体中,都具有感染性.在现实环境中,现场亢奋的氛围使得群体成员失去理智的自控能力,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并迅速引发整个人群的激烈行动.”

(四)泛道德化与“沉默的螺旋”现象

网络暴力的产生于泛滥并不取决于发布者所披露的事件真实与否,而是由于事件或事件当事人触动了大众的道德神经.中国在传统上是个伦理本位的社会,由之而衍生出的是公众的泛道德化.群体年轻化的网民容易受周围大众情绪的影响,急于对一件事情下道德的是非判断,而无法真正看清事件背后的复杂关系与原因,加之“沉默的螺旋”作用,使得暴力声讨的态势便成一边倒的难以扭转趋势.在传播学上,“沉默的螺旋”认为“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相关论文

网络暴力的法律规制

本文是一篇网络暴力论文范文,关于网络暴力方面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网络暴力的法律规制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网络暴力及互联网。

警惕网络暴力

本文是一篇网络暴力论文范文,关于网络暴力类毕业论文,关于警惕网络暴力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网络暴力及社会关系及互联网方面的的大。

网络暴力的伪暴力

本文是一篇网络暴力论文范文,网络暴力方面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关于网络暴力的伪暴力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适合网络暴力及互联网及网络。

刍议网络暴力的成因其法律规制

本文是一篇网络暴力论文范文,网络暴力相关在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刍议网络暴力的成因其法律规制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适合网络暴力及法。

网络暴力的传播整治

本文是一篇网络暴力论文范文,网络暴力类专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网络暴力的传播整治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网络暴力及互联网及法律意。

制止青少年网络暴力

本文是一篇网络暴力论文范文,关于网络暴力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关于制止青少年网络暴力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网络暴力及道德教育及信。

网络暴力何时休?

本文是一篇网络暴力论文范文,网络暴力有关毕业论文范文,关于网络暴力何时休?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适合网络暴力及社会现象及法制社会方面。

网络暴力

本文是一篇网络暴力论文范文,网络暴力方面有关学年毕业论文,关于网络暴力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适合网络暴力及互联网及网络信息方面的的大。

网络暴力现象

本文是一篇网络暴力论文范文,网络暴力类学士学位论文,关于网络暴力现象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适合网络暴力及法律法规及社会道德方面的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