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国家级生物医学工程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时间:2024-02-03 点赞:56220 浏览:119865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生物医学工程论文范文,生物医学工程方面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地方高校国家级生物医学工程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生物医学工程及工程技术及医疗器械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我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研的现状与问题的分析出发,以办学思想理念引导、明确办学定位、适应专业性质特点、面向市场需求、面向未来发展等方面为研究对象的战略选择.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基准、实现“大基础、宽口径、后分流”的分段培养,完善生物医学工程特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关 键 词】生物医学工程;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一词的来源,应该是出自于《辞海》对“模式”的解释,作为人才培养范本供人们借以模仿.我国最早启用这一概念的文献是教育部1998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将人才培养模式表述为“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培养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笔者认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是在办学观念指导下,依据专业定位、人才培养计划,本科培养目标与要求,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所构成的教学内容,研究实施人才培养过程的总和.

1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现状、问题分析

国内报道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文献较多.2013年10月,以选择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国知网调研了2004-2013年以来25所高校26份报道人才培养研究的论文,其中:国内文献21份,中美比较论文文献5份;涉及到综合性院校8所、医科院校(含中医药院校)10所;理工科院校7所.

1.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基本现状人才培养模式调查基本现状,在26篇论文文献中,直接在论文标题中用创新型、应用型词义表达培养模式有7篇,出现频率最多;其他是卓越型模式1篇、核医技术型模式1篇、本硕连读模式1篇、研究型模式1篇,没有直接标明模式的15篇(含4篇中美比较研究论文)[1-4].从这些模式中,可发现高校都处在不同的位置上,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呈现多元化态势.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样的培养模式,都是以不同的办学条件、成才环境、不同的方式方法培养出校本特色的专业人才,均是以实现人才培养为价值基础向社会总体价值转变的质量过程,最终也实现了人才培养自身的本体价值.

1.2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模式问题的回顾从26份文献报道中,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徐州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南昌航空大学、井冈山大学等5所高校认为本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问题,笔者对其进行分析,大体上将问题重新归纳为5个方面,并明晰自己的观点加以综述[1,5-8].

1.2.1培养目标问题共性问题是培养目标,它受制于传统教育的影响,人才培养知识结构偏科现象严重,高校不时地引导学生考证、考级,并把它作为找工作的砝码,延误正常学习,导致专业培养质量目标难以实现;教学目标与社会需求出现偏离性,也没能结合生产实际和科技发展变化的实际需要而及时调整课程目标、更新教学目标.

1.2.2课程体系问题过于强调专业课、工科基础,而忽视医学基础知识和公共基础知识,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医学工程技术的需要,工科院校表现突出;课程内容比较分散、教材内容之间时现缺少联系、时现有重复现象,也有内容老化、结构老化现象,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课程结构不合理,重视必修课、轻视选修课的问题突出.

1.2.3师资队伍问题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很难融合多学科的知识,使得课程体系的执行在一定程度上脱节.师资力量薄弱,表现为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尤其是青年教师专业知识丰富,却缺乏实际教学经验,少数教师专业并不对口,有的甚至是重点高校毕业的高学历教师凑合到专业教师队伍中来,形成不稳定的教师结构体系,最终导致人才流失.

1.2.4实践教学问题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教学方法与手段陈旧、内容之间孤立,仪器设备落后,教学仪器使用维护、维修不能及时到位,数量存在不足、质量偏低,并且有些仪器设备的配套器件不合理,造成使用操作上不方便,不能满足学生动手操作的需要,达不到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管用、够用、实用”的要求.此外,还有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少数院校接受医院废旧或半旧仪器设备捐赠,而这些受赠物多数是在临床上应用多年或近年要“退役”的,技术含量低,性能不稳定,仅只能供学生某些项目简陋性、机械性、重复性操作训练用.学生也缺乏机械设计、结构学实作基础,以致收效甚少.

1.2.5实验项目问题5所院校实验项目多以验证实验为主,创新性实验达不到基本要求;见习、实习也是到医院进行,高校与企业联系不够紧密或根本没有联系,学生难以到企业开展实践活动,尤其是医学科类院校表现更为突出.课外科技活动开展比较少,没有开发出科研实践、工程实践、社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路径,这势必影响创新意识与思维活动.此外,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学物理方向)是具有核医特色的专业,而从调研26份文献中发现,有1所院校有核工程与技术教学条件与环境,而其培养方案中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核工程与技术学科的培养优势.

1.3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分析从5所高校报道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看,是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可以说问题是全国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的缩影;在不同类型、性质、不同史条件下,它们都有着不同办学观念、专业定位,发展规划与发展策略.最为普遍的是医科院校专业偏医、缺乏工程技术基础,只有个别医科院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出现偏向工科现象;理工科院校偏工而缺少医学知识,河北工业大学被认为是典型代表.许多学科彼此偏向问题普遍存在,这给工程教育类专业建设国家级专业标准、专业认证带来不适性困惑.

此外,从河北工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情况看,课程体系结构,由人文社科类、体育与健康类、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学科基础类、专业模块类、专业选修类、实践教学环节、创新与拓展类等课程教学内容组成[8].在学科基础类课程中,总学分与总学时之比是53/864,1个学分相当于16学时;而医学课程与理工课程总学分之比是4:49.而专业课分为医疗仪器设备、医疗信息处理两个培养方向,是国内工科院校中偏工为数不多的院校,又是本、硕、博多层次学科、学位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无论是对工科院校、还是对医科类院校都有很好启发与借鉴作用.2国际化视野的地方高校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战略选择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作为一门医学与工程技术相互结合、渗透的新兴边缘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的特点[9].那么,人才培养模式也就必须从专业的复合性、交叉性的要素来考虑,从服务于地方性、区域性、行业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符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厚基础、宽口径”作为人才培养的学科基础平台,以市场导向的专业选修课为后续培养方向,把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地方高校办学定位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战略选择.

2.1树立办学思想理念实现理念价值向实用价值转换,从价值论观点出发,明确专业办学指导思想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照教育教学规律,由学校所处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学校办学内在条件所决定,在学校内部形成高度共识的学校党政集体意识.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坚持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并重,在人才培养策略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人才培养质量观上,树立多元化的人才观,使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实现观念价值向实用价值大转换,体现思想价值的指导性与方向性.

2.2明确专业定位确定本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关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问题,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与专业介绍》(2012年版)明确指出:“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系统地掌握生物医学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器械、医疗卫生等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卫生技术开发、服务、管理和教育等工作或攻读研究生,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生物医学与工程科学结合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从教育部确定的专业目标内涵看,在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上,它含有很多的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基团或定位因子,在不同类型院校办学理念影响下,形成独特的办学定位、显示办学的个性特色.专业目标对人才培养基本素质与专业知识与能力的规定性,受制于社会发展、区域需要、行业要求,对专业人才知识与能力及相应规格的质量标准,受制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学生自我实现个人发展愿望的多元共生或相互制衡,成为人才培养模式中决定性要素,也决定着专业的定位多样性.

2.3专业人才标准人才标准是质量标准的体现,要求符合国家标准、社会行业标准,并具有国际化视野.制定人才标准必须从三维度上战略设计.(1)专业人才标准以适应地方性、区域性、行业性需要为根本,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医学与工程技术相互结合、渗透和交叉的一门新边缘学科,具有复合性、交叉边缘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人才培养以宽口径基础知识为根基.(2)考虑专业人才培养服务面向的地方性、区域性、行业性等要求,决定课程体系结构的多层次性、内容多学科性、体现知识与技能素质的多元交叉复合.(3)我国地方高校大多数是教学研究型、教学型高校,少数研究型、应用型的新建本科院校.所有这些高校,都承担着培养专业人才的任务,必须考虑“教学与科研创新并重”的人才培养标准,也要思考“产学研”功能化标准.不同的高校,有形式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方式,就有必不可少的多元化的标准.

2.4面向市场需求面向市场,就是立足国内市场,面向国际市场,中国、美国、日本是医疗器械市场大国,培养适应国际化医疗器械市场需要的人才,要建立符合“大基础、宽口径、后分流”的分段式培养模式,并以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从现有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课程结构来看,绝大多数院校大多是采用五段式课构(不含集中实践环节、毕业设计或论文),而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的3所院校,其知识层次构架有通识教育课、医学基础课、理工基础课,工程技术课、专业方向课等五层阶段的课构,每阶段课程多数设必修课与选修课.市场化的课程体系改革,专业要求必须开设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医疗器械与国际贸易等课程,适应国际化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新市场.

2.5教育面向未来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视野,教育面向未来,就是要有国际化视野,尤其是工程教育类专业标准符合国际标准的要求.近年来,“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制订的我国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在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等7个方面与国际标准紧密对接”[9].这为地方院校深入开展“产学研结合工程”建设改革创设了优良环境.在办学实践中,走出了一条校企、校医多元合作双赢的工程人才培养路径.在教育国际化视野下,做好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精品课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实验示范教学中心、国家级实训基地作为创新平台、试验场等特色工程项目建设,寻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国际化新的切入点、以“大类基础知识理论为根基,多维技术技能为本体,以工程技术为核心,以解决应用问题为目标,走做强、做实、做出个性特色的专业发展之路,把强素质、重能力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价值体现,实现有国际视野、国家标准的要求.

3小结

总之,笔者从调研分析中,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实质上就是人才培养的专业目标、标准要求及其培养过程所采用的方法或手段,在漫长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个性特色培养模式.所有院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都是在办学思想、理念指导下,按

本文是一篇生物医学工程论文范文,生物医学工程方面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地方高校国家级生物医学工程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生物医学工程及工程技术及医疗器械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031;确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课程结构体系为核心、构成相对稳定教学内容,并通过管理制度与实施人才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以培养方案的文件形式全面体现出来;他们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正式以实践探索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的内核,形成了自己的个性特色、表现出工程专业技术优势、促进了医学发展,专业声誉在社会与行业领域已具有较高个性风貌,对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建设发展起着积极的引导与良好示范、辐射作用.

相关论文

生物医学工程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

本文是一篇生物医学工程论文范文,生物医学工程方面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生物医学工程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

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该文是学年论文专业顶岗实习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顶岗实习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关论文范本,适合顶。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是一篇电子产品论文范文,关于电子产品相关硕士毕业论文,关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电子产品及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