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一院的医学影像三维应用实践

时间:2024-01-06 点赞:52227 浏览:107025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医学影像论文范文,医学影像相关专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北大一院的医学影像三维应用实践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医学影像及临床医生及呼吸内科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医学影像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2002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北大一院”)引进了16排CT,也是从那时开始,医院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三维后处理工作站.

北大一院医学影像科在三维后处理的应用方面多有实践,尤其在前列腺癌的MRI三维成像、肝脏肿瘤的CT三维重建等方面积累很多经验,在《中华放射学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和《中国肿瘤影像学》等杂志上发表相关论文多篇.

王霄英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功能成像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中华放射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副主编.自1998年至今,已先后发表署名科学论文150余篇,承担多项国家级和部委级研究基金.

8月16日,《e医疗》就北大一院的医学影像三维实践、医学影像科与临床科室的关系、三维影像今后的发展趋势等问题,对王霄英进行了专访.

前列腺癌和肝癌的三维应用较多

|贵院的三维影像应用有哪些?

王霄英:我们做前列腺癌辅助诊断挺多的,医院有国内最大的前列腺癌数据库,甚至可以做到把某个地方发生前列腺癌的概率标志在腺体的三维图像上,这对外科医生引导穿刺特别有帮助.

我们医院的泌尿外科比较有特点,在临床外科里实力比较强,他们要求每个肾癌病例都要进行三维重建,有一整套严格的对肾癌进行三维重建的要求:重建哪几个解剖的位置、重建哪些血管和肿瘤的关系等.

另外,应用较多的还有普外科,他们经常需要影像科配合做肝脏的三维重建.我们医院在进行较大的肝脏肿瘤切除之前,都会要求根据CT断层图像做一个三维重建,以选择切除不同的肝段及血管,我觉得这个也蛮有特色的.

|临床科室如何查看医学影像科的影像?可以实现三维影像传输吗?

王霄英:二维图像是通过PACS查看的.我们医院有两套服务器,一套是医学影像科自己用的,能力比较强一些,存储量也比较大;另一套是用于临床浏览的服务器,存储三个月内所有的临床图像,临床医生有查看自己科室所有患者影像资料的权限.

具体到三维图像,最早是临床医生到我们科室来看,后来他们要求我们做好了传给他们,但是我们现在用的机器只能存储二维影像,所以传输的还只是静态的二维图像,暂时没办法实现三维影像的传输,虽然临床医生很希望我们能这么做,但是他们会定义几个标准位置给我们,我们会跟临床科室沟通,告诉他们冠状位怎么看,轴位怎么看等.

三维影像改变医疗服务模式

|三维影像能带来什么好处?

王霄英:三维重建给外科大夫带来的益处显而易见,他们关心病变组织能不能切除、怎么切除,三维重建就是告诉他们这些的.

我们医院的呼吸内科开展了一项新业务:用呼吸内镜把肺气肿的病变部分进行切除,切除之后剩余的肺就可以有更大的空间进行收缩,这样患者的肺功能会保持得很好.这个手术非常依赖CT三维重建,以确定病变区域的支气管以及与周围血管和组织的关系.进行这种手术前,呼吸内科主任往往会亲自到我们科室来,对如何重建三维图像提出要求.由于有了三维重建,呼吸内科的医生开始用外科方法进行治疗,这可以说是开拓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此外,三维影像也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好处.有了三维影像,患者和家属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病情,医生省去了很多解释工作.而且,对医生更信服的患者的依从性会大大提升,会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治疗效果自然也会更好.

我觉得,三维影像后处理会改变整个医疗服务的模式和理念.

MDT已成常态机制

|贵院是否有多学科团队机制(MDT)?

王霄英:在接受你采访之前,我和泌尿科主任、放疗科主任在给一个前列腺癌患者做会诊,实际上这就是一个多学科团队.我们科参与更多的是跟随临床科室一起查房,有时也会安排某个具体疑难疾病的会诊.医学影像科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跟疾病有关,有时候我们主要是去学习、交流,学习临床医生怎样更好地处理影像报告;有时候医学影像科的角色会非常重要,如果医学影像科医生不参加会议,临床医生甚至无法进行讨论.


我要求我们科的每一位医生必须给自己定一个方向.影像科医生在跟所配合的临床科室沟通的时候要带着两个任务:一是要向他们提供医疗影像服务,二是带回临床科室的需求.然后我们会根据临床需求进行不断的学习和改进.这种做法很早就开始了,现在科室更加明确了这项工作内容.

|MDT给医学影像科带来了哪些改变?

王霄英:医学影像科以前是按设备分组,而按专业分组才是国际趋势.我们科室是从2009年7月开始进行专业分组的,大家对自己专业方向的定位开始逐渐清晰起来,让深入研究业务、提高业务水平成为可能.

信息共享是大势所趋

|医学影像科能为临床科室提供什么?两者理想中的合作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王霄英:今年5月份我去美国参加ISCT年会的时候,斯坦福大学医院的一名医生在演讲中举了一个例子:医院的临床医生根据一张CT片子和诊断报告(影像和报告的质量都很高)做了一个处理的决定,而经过由医学影像科医生参加的多学科团队(MDT)讨论后,50%的临床医生改变了治疗方案.虽然是同一张片子、同一份报告,为什么在讨论前后的结果如此大相径庭?事实上,很多信息并没有在诊断报告里写出来,临床医生也没有从影像中看出来,而这些信息往往会对治疗方案的制定产生很大影响.

医学影像科和临床科室的密切配合无疑会提升诊疗准确率,不仅能提升医生的技术水平,更能让患者直接受益.

医学影像科的医生应该更紧密地与临床医生进行合作,但是医学影像科医生的理念目前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阻力,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医学影像科医生都愿意把影像资料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医学影像科医生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诊断水平而不是影像资料,分享之后必然会得到临床医生的积极反馈,这对提升医学影像科医生自身的水平肯定也是有帮助的.只要医学影像科医生意识到这一点,就一定会把影像资料拿出来分享,这是一个趋势,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PACS应附加更多功能

|贵科在信息化方面今后有什么要提升的部分?

王霄英:如果没有PACS,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分组.分别用临床浏览器和我们自己科室的PACS查看影像,明显能感到后者更强大.我觉得基于PACS或者网络的后处理工作站特别重要,对提高专业特别有帮助.

此外,我们的PACS只有最基本的3D能力,医学影像科高级工作站的很多功能,比如功能成像等都没办法在PACS上实现,临床浏览自然就无法看到.如果要看的话,必须先在CT、MR的后处理工作站上处理完再推到PACS上去,而处理得好不好完全取决于当时的操作人员(通常是研究生)的能力.

有时候前列腺里明明有一个肿瘤病灶,如果操作人员在做DWI(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时候没看到,就得不到肿瘤的功能成像.而如果基于PACS或网络的处理能力足够强的话,签报告的医生就可以重新做一次后处理,就会避免很多错误诊断的出现.

临床医生的要求在逐步提高,以前他们是直接看胶片的,后来觉得很不满意,要求必须从PACS上看.现在我们医院多数临床科室都有看影像的大显示屏了,能直接在他们自己的科室读片.神经外科甚至曾经想过自己买一个三维工作站,因为他们对于脑肿瘤和脑血管的后处理要求非常强,总觉得临床浏览器是不够的.虽然后来考虑到学习成本等因素而最终搁浅,但从中不难看出临床科室对三维影像的迫切需求.

影像系统的全院集成太重要了,但这需要院领导和医政部门做决策,我个人是非常支持和赞成搞影像集成的,如果有可能,我也会想办法去全力促成此事.

相关论文

军事医疗援外医学影像诊断的与实践

本文是一篇医学影像诊断论文范文,关于医学影像诊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关于军事医疗援外医学影像诊断的与实践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适。

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的与应用

本文关于医学影像及信息系统及数据库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医学影像类论文范例,与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的与应用相关硕士学位毕业。

视觉文化视角下的医学影像

本文是一篇医学影像论文范文,医学影像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视觉文化视角下的医学影像相关本科论文范文。适合医学影像及视觉传播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