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关于学生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相关学士学位论文。是作曲专业与学生及专业及能力方面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可作为学生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内容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就业竞争的激烈,对艺术设计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与此同时,艺术类学生人数呈现跳跃式增长,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艺术类学生的就业率不断下降.因此,高校应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而具备更强的就业竞争力.
【关 键 词 】艺术设计 人才培养 就业竞争
人才培养是指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力求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学科基础扎实,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各种职业和岗位要求的专门人才.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校要以就业为导向,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注重提高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今后工作岗位的需求.
一、优化教育理念
艺术设计人才的教育不仅关系到专业素质培养,还跟市场的需求紧密相关,高校要加强学校、学生、用人单位三者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要按照市场需求来培养人才,树立以能力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根据职业就业岗位的要求,进行岗位所需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分解,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如美院率先推行了“宽基础—专业院系—工作室”的培养模式,实行专业工作室制度,在人才培养中形成“既重视创意,又重视实现创意的手段、手艺”,“既重视跨学科交叉,又重视主选专业的专精要求”的教育理念.如今,传统的条块分割式的人才专业结构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一专多精、多专多精的复合型人才将是未来艺术设计人才需求的方向.因此,高校要树立以培养设计应用能力、设计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主线,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整体结构水平,以职业领域和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这不仅要求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熟练掌握专业基础造型技能与创意表达技能,熟练运用专业设计技能,大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艺术素养,还应该要求学生了解艺术设计工作程序的实际体验和行业发展状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积极向上的创新精神.
二、完善课程设置
我国的高等艺术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大多存在“单一”“过窄”的现象,学生的专业发展被限制在狭窄的范围内,难与其他学科知识发生联系,从而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影响了艺术设计人才的就业竞争力.因此,高校要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在确立基础学科、学科前沿、学科交叉体系基础上建设课程体系,在产、学、研结合框架基础上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美院将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全院文化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工作室课程课程,这三类课程的比例为3:3:4.同时还有近1/6的全院选修课程,为高素质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利保障.高校还要根据艺术设计产业的发展,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并与其保持同步,不断更新,要走进企业,在企业里设置教学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加强行业规范,锻炼动手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再如,中国传媒大学的艺术专业课程包括计算机铺助设计与图像处理、工程制图、人机工程等多门课程,且学校非常重视教学的社会实践环节,积极与各企事业单位、建筑设计单位、各装修公司、园林设计单位合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课程的项目教学,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各类学习平台,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就业前景.
三、定位培养类别
学校应该根据艺术专业人才的专业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参照,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应用技能为根本,根据学生专业方向的不同(如环境艺术设计、平面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为学生量身各具特色的教学内容,同时在培养的过程中分方向、多渠道地为学生安排相关的实训、实习岗位.如,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学生要侧重学习建筑室内设计基础、计算机3Dmax基础、计算机VR渲染、室内装饰材料与预算等;平面艺术设计方向的学生要侧重学习动画设计、标志设计、版式设计、书装设计、广告摄影、CIVI设计、网页设计等,具有较强的广告创意策划和广告设计能力,把他们培养为商品包装、标志设计、书籍装帧设计、摄影室、期刊社、网页设计等行业的专业人才;服装艺术设计方向的学生要侧重学习原型裁剪、比例裁剪、手针工艺、机缝工艺、服装材料、市场营销等,致力于成为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整体艺术设计能力,掌握本专业的工艺制作技能,具备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的人才.同时,高校要积极与服装设计制作公司、服装设计工作室各服装企事业单位,服装营销、各省市服装进出口公司及相关单位等进行合作.当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后,学校要积极加强产、学、研结合,把学生安排到不同的实习单位和不同的岗位上去,让学生在艺术设计方面的应用技能、职业素质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尽快进入到职业人的状态,使其在艺术设计方面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满足社会的需求.
四、提高综合素质
艺术设计也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艺术设计的过程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体现.同时,艺术设计行业是为社会经济发展而服务的,设计师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需要耐心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尽最大可能地全面领会客户的意图,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客户满意的作品.因此,艺术设计人才不仅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还应该具备善于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个人综合素质,比如诚实和正直、对企业的忠诚和责任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法制观念与职业道德良好,同时还要有坚韧不拔与吃苦耐劳的精神及健康的心理、良好的英语水平等.因此,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始终以守信、敬业、严谨、尊重客户等职业操守来要求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在各门设计课程的学习中,从定位、创意、表现和付诸制作的整个练习过程,都应形成科学、严谨的习惯,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学会如何协调各种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力求与时代的发展同步.
五、培养高端人才
艺术设计学是一门兼具时尚性、创新性和全球性的学科,它要求设计师拥有国际化的前沿视野.因此,高校要积极搭建国际教育和产业交流的大平台,与国外知名的同类院校开展多方面、深层次的交流,从师资、联合办学等方面全方位为学生提供国际交流平台,营造学生和教师在国际学术环境中学习、生活、工作和交流授课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对话能力.高校还可以聘请国外专家学者作为特聘教授、客座教授、客座讲师等,参与本专业的教学和学术交流,让学生不用走出校门、国门就能聆听到国外一流大学、一流师资的学术前沿课程,也可以跟国外的一流专家、学者学习,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提升学术理论水平.同时,与国际同类知名院校间开展互换学生交流学习,设立各种奖学金,资助学生赴国外学习交流,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国际竞赛,从而推动高端艺术人才培养的深化完善.
[注:本文为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1C0288;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1(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