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SSCI(2000―2023)的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知识图谱*

时间:2024-02-17 点赞:55052 浏览:117115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传播学论文范文,传播学方面毕业论文模板,关于基于CSSCI(2000―2016)的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知识图谱*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适合传播学及新闻学及科技期刊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传播学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知识图谱是文献计量学理论的推广应用,可以直观展现学科知识结构及其演进.文章以2000~2011年间CSSCI收录的新闻学与传播学来源期刊数据为基础,以知识图谱作为研究方法,从关 键 词共现、文献共被引、作者共被引和作者合作等方面,可视化呈现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热点、重要文献、高影响力作者以及科研合作情况.

关 键 词:知识图谱新闻学与传播学CSSCI共引分析共现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0.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938(2014)03-0110-07

VisualizingResearchDevelopmentofChineseJournaliandCommunicationScienceBasedonCSSCI(2000-2011)

AbstractKnowledgeMappingtechnologyistheapplicationofbibliometricstheoryandmethods.Itcanbeusedtoshowtheknowledgestructureandresearchevolution.Thepaperutilizesknowledgemappingtoolstodisplaytheresearchevolution,coredocuments,coreauthorsandresearchcollaborationofChineseJournaliandCommunicationSciencebasedonCSSCI(2000-2011).

Keywordsknowledgemapping;JournaliandCommunicationScience;CSSCI;co-citationanalysis;co-occurrenceanalysis

1引言

通过对新闻学与传播学期刊文献的计量与评价,可以展现学科的发展变化.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建立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评价体系[1]的提出,遴选了对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期刊,以这些期刊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量与评价可以获取我国新闻传播学的发展与变化.

白云将CSSCI(2004~2006)收录的15种新闻传播学来源期刊进行了统计与评价,从文献类型、语种、篇均被引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分析[2].段京肃以CSSCI收录新闻学与传播学期刊数据为基础,从引文类型、引文文种、基金项目等方面对新闻传播学研究状况进行了计量与评价,并列出了对新闻学与传播学产生重要影响的学者、学术机构和著作[3-5].胡媛帅等从被引次数和被引广度两个方面,对CSSCI(2004~2006)收录的新闻学与传播学期刊进行科学评价,并对这些期刊进行了层次划分[6].

本文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以知识图谱作为研究方法,主要使用Citespace作为研究工具,对CSSCI(2000~2011)收录新闻学与传播学期刊进行多角度计量,从研究热点、被引文献、被引作者以及作者合著等方面展现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术发展情况.

在可视化分析前,文章对2000~2011年间CSSCI新闻学与传播学来源期刊发文及引用数据进行了清洗,去除公告、通信、未标注作者文章等无效发文和网络引用及未标注作者引用信息.接着从关 键 词共现图谱、文献共被引图谱、作者共被引图谱、作者合作图谱进行具体分析,图谱中主要指标为频次、中介中心度以及突变值.频次为当前评价知识单元出现次数,中介中心度为当前知识单元在网络连接中过渡作用的重要程度,突变值表示当前知识单元在某一时间片前后的重大数值变化.此外,图谱中点的数量由聚类参数ModularityQ控制,在0.4~0.8之间表明图谱较好.


2新闻学与传播学来源期刊关 键 词共现图谱及分析

2000~2011年新闻学与传播学整体的关 键 词共现图谱(见图1)可以揭示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知识结构及其演进.

为了显示效果,本文将所有关 键 词标签字体大小进行了一致化,标签的显示数量由频次进行控制.图中关 键 词对应圆环大小与其频次成正比,节点间连线代表相关关 键 词共现情况.为了更为详细的讨论相关关 键 词,文章列出上图中出现频次200以上的关 键 词28个(见表1).

可知,科技期刊、书评、新闻报道、中国出版业、编辑工作、编辑和学术期刊是这12年来国内新闻学与传播学学者们使用频次最多的关 键 词,由于图像节点较多,因而中介中心度值均接近0.从整体来看,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大部分热点关 键 词在2000年就已经出现,对于这些关 键 词突变情况不予考虑,将其突变值设为-.为了更清晰地反映关 键 词之间的关联及其出现的年份信息,特绘制关 键 词TimeZone视图(见图2),该视图是由一系列柱形区域构成,这些时区按照时间顺序从左向右排列,节点的位置代表其出现的年份信息,由此可以直观的演示和发现关 键 词变化情况与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研究领域:

(1)新闻研究在这12年里一直是新闻学与传播学学者研究的核心领域,是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纽带.包含的主要关 键 词有新闻报道、新闻传播、新闻媒体、新闻采访、新闻摄影等等.这部分研究在图谱中位于中心位置,是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研究重点.

(2)编辑工作与出版研究一直是这12年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主要包括编辑、编辑工作、出版、中国出版业、图书营销、图书出版等关 键 词,这部分研究位于图谱的右下方,相关关 键 词频次较高但数量较少,表明这部分研究相对集中.在2004年左右,出版改革成为学界关注点,相关关 键 词包括图书出版业、出版企业、经济效益、文化体制改革等,这表明国家对于出版业的调整成为学界的重要关注点.(3)图书评论在新闻学与传播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相关关 键 词主要是书评,作为图书出版重要传播媒介,书评与图书出版、图书质量、著作权等关 键 词具有较大关联,在图谱中位于下方.由于其研究内容与图书密切相关,因而主题相对泛化,与其他学术热点关联较少.

(4)科技期刊研究是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热点研究领域,主要关 键 词包括科技期刊、学术期刊、期刊编辑和期刊质量等,这部分关 键 词位于图像右下方.其中,科技期刊在12年间出现频次逐渐增加,表明对于科技期刊的研究是今年啦新闻学与传播学稳定增长的研究点.

(5)传播研究.主要关 键 词包括传播学、广播电视、大众传媒、电视新闻、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等等,这部分研究位于图谱的右上方.由图谱可知,对于传播媒体的研究是十二年间学者关注的重要组成,而网络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称为近年来的研究增长点,其中对于新媒体的研究在2006年产生较大增长.

(6)数字出版研究.数字出版在2006年成为学科较大的研究增长点,相关关 键 词还包括出版改革、出版产业等,这部分关 键 词位于图像右上方.虽然与其他关 键 词连接较少,但这部分研究在近年来的增长较大.

3新闻学与传播学文献共被引图谱及分析

2000~2011年新闻学与传播学文献共被引图谱(见图3)可以揭示在十二年间对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产生重要影响的学术著作.根据文献的被引频次来控制节点标签的显示,节点大小与所代表文献的被引频次成正比.同时,为了更为详细的讨论相关文献被引情况,文章列出了被引频次大于30的23篇文献(见表2).

为了更好地理清国内新闻学与传播学引文随着时间的推演进程,文章绘制了文献共被引时间线视图(见图4),并按频次的大小来控制节点标签的显示数量,图中节点所在的位置表示所代表引文的发表时间,各条横向粗线的长短代表各个聚类所跨时间的长短.

由图可知,引文发表年份分布在1955至2009的时间段内,并主要集中在1985到2009年间.通过综合信息,结合对这些文献内容的分析,可以将2000~2011年间国内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引文归纳为以下五大领域:

(1)新闻学相关文献.1983年的《新闻工作文选》、1992年方汉奇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1993年甘惜分的《新闻学大辞典》、1994年徐宝璜的《新闻学》、1998年徐耀魁的《西方新闻理论评析》、1999年李良荣的《新闻学导论》、2000年郑超然的《外国新闻传播史》、2001年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2002年魏永征的《新闻传播法教程》、2005年黄旦的《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2006年杨保军的《新闻活动论》,这11篇引文组成了新闻学基础理论领域知识源流演进历程中的关键路径.

(2)传播学理论相关文献.1984年施拉姆威尔伯的《传播学概论》、1987年麦奎尔丹尼斯的《大众传播模式论》、1993年李彬的《传播学引论》、1995年张国良的《传播学原理》、1997年胡正荣的《传播学总论》、1999年郭庆光《传播学教程》、2000年赛佛林沃纳的《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2001年埃默里迈克尔的《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2004年陈卫星的《传播的观念》和费斯克约翰的《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2006年麦奎尔丹尼斯的《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这11篇引文组成了传播学领域知识源流演进历程中的关键路径.

(3)科技期刊研究相关文献.1995年李兴昌的《科技论文的规范表达:写作与编辑》、1998年陈浩元的《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1999年王利群的《中国科技期刊上网的形势与思考》、2002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2)》和蔡玉麟的《科技期刊国际化漫议》、2003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3)》、2004年戴龙基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和中国科学技术研究所的《200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5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200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任胜利的《有关精品科技期刊发展战略的思考》、2006年游苏宁的《科技学术期刊编辑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郭玉的《我国科技期刊基本状况统计与分析》、2007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2007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和游苏宁的《科技学术期刊收取论文版面费合理合法》、2008年姚远的《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现状调查与分析》、2009年郑筱梅的《期刊网络化趋势及科技期刊应对策略》,这16篇引文组成了科学技术领域知识源流演进历程中的关键路径.

(4)编辑研究相关文献.1995年李兴昌的《科技论文的规范表达:写作与编辑》和王立名的《科学技术期刊编辑教程》、2000年格罗斯的《编辑人的世界》、2001年胡传焯的《现代科技期刊编辑学z

本文是一篇传播学论文范文,传播学方面毕业论文模板,关于基于CSSCI(2000―2016)的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知识图谱*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适合传播学及新闻学及科技期刊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传播学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99;、2002年雷群明的《编辑修养十日谈》、2003年任火的《编辑独语》和科技发展司的《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2006年游苏宁的《科技学术期刊编辑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8篇引文组成了编辑学领域知识源流演进历程中的关键路径.

(5)传播媒介相关文献.2000年麦克卢汉马歇尔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2000年菲德勒罗杰的《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2000年戴扬丹尼尔的《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2000年波斯特马克的《第二媒介时代》、2000年喻国明的《媒介的市场定位:一个传播学者的实证研究》、2000年黄升民的《重提媒介产业化》、2001年埃默里迈克尔的《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2001年张国良的《新闻媒介与社会》、2001年史蒂文森尼克的《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2002年梅罗维茨约书亚的《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2004年张惠民的《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这11篇引文组成了媒介文化领域知识源流演进历程中的关键路径.4新闻学与传播学作者共被引图谱及分析

作者共被引图谱(见图5)可以展现对2000~2011年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的学者,从另一角度揭示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科结构和发展动向.

可以看出,陈力丹、喻国明、郭庆光、陈浩元、任胜利、游苏宁、方汉奇等学者分别位于图谱相应区域的中心,是这12年间对新闻学与传播学产生重要影响的作者.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是产生较大影响力的机构作者.麦克卢汉马歇尔、赛佛林沃纳是被引较多的国外学者,同时附上其译著翻译作者.为了更详细的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中的引用的相对重要的作者,文章给出了被引频次大于130(包含130)的23位作者(见表3).

可以看出,陈力丹、喻国明和陈浩元是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领域影响力较大的学者.为了更直观的辨清这些被引作者的具体影响领域,文章通过自动聚类标签LLR算法来对图中各个聚类进行标注(见图6).

图6中带“#”号标签为聚类标签,该标签是引用了相关作者的发文关 键 词聚类中心词汇,以此为依据,综合表3、图5和图6,并通过查证这些被引作者对应的高被引文献内容,作进一步的归纳、合并和分析,将这些被引作者划分为以下三个领域学术群体:

(1)新闻学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有李良荣、方汉奇、任胜利、甘惜分、杨保军等.其中,部分学者发文数量虽不突出,但其论著的被引数量却很大,如方汉奇、任胜利、李良荣等;

(2)科技期刊相关研究.代表人物有陈浩元、李兴昌、王立名、金碧辉、戴龙基、格罗斯、科技发展司、雷群明、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等.这些学者在这个领域又可以继续划分为期刊编辑研究和期刊评价两个领域.

(3)传播学研究.像陈力丹、喻国明、施拉姆威尔伯、麦奎尔丹尼斯、李彬、张国良、胡正荣、郭庆光、赛佛林沃纳、埃默里迈克尔、陈卫星、麦斯克约翰等这些人都有较高的引用频次,这个研究领域国外学者相对较多,表明了在传播研究中国内学者较为重视对国外研究的引用.

5新闻学与传播学作者合作图谱及分析

作者合作图谱(见图7),通过学者间科研合作状况揭示了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科研动态.为了更为详细的讨论相关学者,文章列出了2000~2011年发文量大于25篇的33位学者(见表4).

图中每个节点代表一个作者,节点有连线表示作者间有合作关系,连线的粗细表示作者间合作的强度.在图中满足阈值的学者中,多数没有与其他学者产生较强合作关系,学科整体合作不理想.在图谱中,在中心位置上,可以清晰观察到以游苏宁和陈力丹为核心的两个较大合作团体.以游苏宁为核心的团体包括刘冰、石朝云、金东、吕相征、袁桂清、钱寿初等学者,该团队主要以医学期刊研究为科研合作对象.以陈力丹为核心的团体包括郭镇之、王晶、钟紫红等学者,其研究主要是新闻学研究.此外,图中还存在:以胡智锋为核心的四人团队(包括:孟建、杨乘虎、顾亚奇);以张国良为核心的三人人团队(包括:朱春阳、李本乾);以任胜利为桥梁的三人团体(包括:曾建勋、宋培元);以喻国明为连接的三人团体(包括:王斌、张佰明);以童兵为核心的三人团队(包括:张涛甫、张晓锋).

通过综合查证分析,可知上述各个小团体的内部成员绝大多数是来自同一个科研机构,其中主要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传媒大学、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国科学杂志社等,各个小团体内部合作紧密,较多的存在着师生关系,但团体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

6结语

可以看出新闻研究、编辑出版研究、传播研究、科技期刊研究是十二年间新闻学与传播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图书评论是新闻学与传播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数字出版是近年来新闻学与传播学增长较快的研究点.通过文献共被引图谱,理清了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著作,并通过时间线进行展现.通过作者共被引图谱分析,结合相关研究领域,展现了对学者产生重要影响的学者.最后,从作者合作图谱展现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科研合作情况,本学科内学者合作多以小团体出现,团体间的联系相对较少.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