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时间:2024-03-23 点赞:51471 浏览:107473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文化论文范文,文化方面有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文化及价值及体系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文化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我们正处于一个思想解放、观念碰撞、文化交融的时代,面对这样纷繁复杂的情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也必然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因此,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 键 词 :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也必然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①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视域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被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一个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靠的不仅是经济、政治、科技、军事的力量,而且是文化的力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迫切需要.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中,经济建设是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提供可靠政治保障,文化建设则是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正如同志曾经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②可见,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推动.优秀的文化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且对政治文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一种文化如果没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不起来、发展不起来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核心价值体系,就会失去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价值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③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及其创造和实现价值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一个国家、民族、社会在长期共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价值体系与文化密切相关、不可分割,价值体系往往是一定文化的内核,文化往往是价值体系的表现.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价值体系与文化形态之间不完全是相互适应和契合的,两者经常呈现出矛盾对立的局面,从而表现出核心价值体系与非核心价值、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然要有共同的价值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价值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倡导的基本价值就是普遍认同的社会道德和社会公德,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每个社会成员所应当做出的最基本的价值基础和价值判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逐渐消除非主流价值体系的消极影响,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从而赢得统治合法性、赢得民族认同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清晰的发展方向

在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大潮中,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的文化,中国古代悠久的传统文化,现代西方欧美文化、日韩文化,都可以被视为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域、不同社会形态下的典型文化类型.每种文化类型都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封建社会与之相适应的是剥削制度和阶级压迫文化,资本主义社会与之相适应的是天赋人权、自由的资本主义文化.随着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封建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暴露出诸多不合理、不和谐的因素,最终将被先进的文化形态所取代.当今社会的各种思潮中,唯有马克思主义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是以解放全人类为其根本目标的,是符合全人类利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而且以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科学性,以及明确的共同理想和道德标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所在.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面对各种社会思潮时,坚定立场,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高举旗帜、指明方向.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文化是文明的内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同志曾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④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生活方式深刻变化,这些变化给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带来了空前的活力,也造成巨大的冲击.在这种思想大解放、观念大碰撞、文化大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用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意识和社会思潮,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落后文化得到改造,从而使广大人民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具有科学的价值理念、崇高的价值指向,促进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在多元化的基础上形成价值共识.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才能取得全社会广泛而深刻的价值认同,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促进社会共同体的团结和稳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形成共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作为我们立国立党的指导思想,其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它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本质和规律,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先进、最严密的理论体系,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这是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的长期奋斗过程中形成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我们党和国家赖以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前提.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代表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⑤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举什么旗的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才能够使我们在复杂的国际斗争与合作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判断,始终沿着科学社会主义指引的方向前进.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集中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中国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奋斗目标,以发展、传承先进文化为主要任务,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它把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被实践检验并反复证明了的,是实现经济发达、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支撑.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了共同理想,才会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动员一切潜能,形成强大的发展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奋斗目标,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自觉把共同理想融入到文化建设之中.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力量源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动力和支撑,是指引一个民族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精神旗帜,是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为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同和信守的思想品格与价值准则.民族精神对现实国家是一种鼓舞,“只有这种具体的精神,推动那个民族一切的行动和方向”⑥.在五千多年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已逐渐成为各民族人民的共同价值取向和持久动力.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以勇于改革、敢于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当代中国,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就是要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之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是要坚持改革创新,社会主义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力量源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道德基石: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观是一个民族思想道德的基点,是一个国家精神文化的基石.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核心内容之一,它集中概括了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道德基石,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个人荣誉与国家、民族和集体荣誉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与社会风尚的有机统一,贯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覆盖各个利益群体,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将“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来,鲜明地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从划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上,厘清人民在思想行为上的误区,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做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扶正祛邪,扬善惩恶,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国文化建设领域的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当前,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果,认真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

本文是一篇文化论文范文,文化方面有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文化及价值及体系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文化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设,必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重要途径,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是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重要途径,对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对个人、群体、组织、社会、国家都有重要的意义.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要从历史、现实的维度,重点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时代背景、形成和发展、理论根据、结构体系、建设路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强国战略的关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在“融入”和“渗透”上用心思、下工夫,运用各类文化作品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用高质量、高水平的文化精品向人们昭示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经过潜移默化,沉淀于人们深层的心理结构之中,内化为民族的习惯和传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2.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文化.我们党自诞生以来一直高举马克思主义这面旗帜,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中,形成了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前进的根本指针.同志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⑦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是在于它对社会现实问题的高度关切,对人民群众关注问题的深入回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一个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相结合的产物,都在根本上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全国人民,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宣传教育,全面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深入研究关乎科学发展的重要领域全局性问题、根本性问题、体制性问题,与时俱进,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为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提供理论支持,为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指明方向.

3.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果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和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源泉,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只能是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要把为封建社会辩护的文化糟粕和与现代文明不相符的文化内容从传统文化中剥离出来.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抵制低俗现象,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新风尚,建设具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全面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创造出符合当代精神和时代潮流的新文化.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并对它们进行现代化转化,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将符合时展要求的内容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机融合,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衔接起来,加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普及,生产出更多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产品,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性、民族性、科学性,使之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4.认真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优势,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长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有尊重多样性,各个民族、各种文化才能够和谐相处,相得益彰,共同发展.同志指出:“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各种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无高低优劣之别.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各国交流的障碍,更不应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要求在文化交流过程中,要科学对待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既反对闭关自守,又反对全盘西化,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进行分析鉴别、择善为之.凡有益于我的,就应积极争取、认真做好;凡有害于我的,就应坚决抵制、严加防范.学习和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先进理念和具体举措.加强同国外文化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鼓励引进人才,加强扶持力度,推进国外优秀文化成果转化、应用与推广.

5.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历史和实践都表明,任何社会核心价值观都是发展变化的,任何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都是根据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来转换理论形态和实践形式,从而逐渐完善合理,被广大社会成员所接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最高抽象.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新的概括:倡导富强、、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优秀的电影、电视剧、戏曲、音乐、舞蹈、美术、摄影、小说、诗歌、散文等各类文艺作品,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非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辐射和指导,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责任编辑:楚小庆)

①《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新华网,2013年11月12日.

②《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66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06页.

④《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0-231页.

⑤《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796页.

⑥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67页.

⑦《在庆祝中国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1年7月1日.

⑧《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新华网,2005年9月16日.

⑨《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华网,2014年5月4日.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