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后刑事诉讼法中的“电子数据”

时间:2024-01-18 点赞:49316 浏览:99535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刑事诉讼法论文范文,刑事诉讼法方面毕业论文的格式,关于修改后刑事诉讼法中的“电子数据”相关本科论文范文。适合刑事诉讼法及计算机及数据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刑事诉讼法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随着计算机信息、通信技术发展而衍生了新的一种证据形式――“电子证据”.在原有的刑事诉讼法中,“电子数据”的相关配套法律仍然处于滞后的状态,并且电子数据的定位也一直未明确.修改之后的《刑事诉讼法》第48条,首次将“电子数据”纳入法定证据,与视听材料并列为第八种刑事诉讼材料.这也是在刑事诉讼法上,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赋予了“电子数据”有别于传统诉讼证据之外的合法地位.这不仅是证据种类在立法上的一大进步,同时也是刑事司法文明的重要体现;但如何将有效查证属实“电子数据”作为定案的依据,有效预防和打击各种“信息技术”犯罪,须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和研究.

关 键 词电子数据证据通信技术

作者简介:魏从金,淮安市清浦区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2-126-02

一、“电子数据”作为定案依据的难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电子数据”取证难

一是“电子数据”的海量性.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电子数据”海量地存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在如此海量的信息之中收集与案件相关的数据,犹如大海捞针一样无从寻觅,如何及时有效地收集到与案件相关的数据信息,避免有价值的“电子数据”灭失.二是“电子数据”的可灭失性.以计算机为媒体储存的数据,有可能因人为的删除、病毒破坏或其他物理性损坏等原因而受到灭失.被灭失的“电子数据”有些是可以恢复的,有些“电子数据”的恢复需要先进的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但还有些“电子数据”会永久性的灭失,这就对“电子数据”收集的及时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三是“电子数据”的可修改性.计算机储存的“电子数据”是可以被修改的,由于“电子数据”在作为证据固定前的可能被修改特性,因而,当其被作为证据固定时,可能出现所采集的“电子数据”失真等情况,尤其需要警惕的是,部份“电子数据”经过技术处理修改后是没有痕迹的.

(二)“电子数据”作为证据使用时固定难

一是由于“电子数据”内容的可修改性,要保证从证据收集到固定的过程中,数据信息不被修改,使用时的数据与原始数据内容相吻合.这就要求对“电子数据”的内容进行现场同步固定,如何进行可视性现场同步固定存在固定设备和专业人员的困难.二是对一些特殊复杂的“电子数据”采取常规的打印、复制方式难以获取,这种特殊复杂的“电子数据”固定存在着技术性难题.三是如何固定“电子数据”没有相应取证程序的设计,也是“电子数据”作为证据固定时难题.

(三)“电子数据”审查运用难

由于“电子数据”的收集难、固定难也就导致“电子数据”的审查运用难,如何根据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进行审查运用主要表现在.一是“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即客观性难以判断.相对于传统证据,“电子数据”存在易破坏性的缺点,“电子数据”是一种容易被破坏,很脆弱的电子证据.当存在人为原因或技术的障碍时,“电子数据”极易出现被恶意的篡改、伪造,甚至出现破坏或毁灭等情况.因此在审查“电子数据”时,应重点审查其真实程度,以便确定“电子数据”的证明力.二是“电子数据”的关联性难以判断.在审查判断“电子数据”的关联性时,很容易受到“电子数据”的表面现象所迷惑.“电子数据”的存在,不仅仅局限于计算机软、硬件,也可以存在于计算机的设备之中,“电子数据”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如有文本信息、图像、声音、视频等形式,如何明察秋毫找到内在的因果关系证明待证的事实有一定难度.三是“电子数据”证明力的认定难.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证据须经查证后,方能用作定案的依据.作为证据的“电子数据”如何认定其证明力,在以往司法活动中也曾有相关实例,但通常会对“电子数据”进行二次证据转换,或通过公证机关转化为书证,或经由专家鉴定后转化为鉴定结论,或结合其他证据,形成证据链进行审查,但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缺陷,如何直观、准确、快速的展示“电子数据”的证明力存在的一定难度.

二、如何解决“电子数据”作为定案依据

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电子证据意识.由于我国国内关于电子证据的立法相对比较滞后,长期以来国内法律没有赋予电子证据的独立地位,这也就导致社会各个方面对“电子数据”不够重视,对“电子数据”缺乏日常的管理.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将“电子数据”作为一种独立的证据种类写进法律进入诉讼程序,可以在法庭上直接使用,这要求执法人员必须重新认识“电子数据”,做好“电子数据”的日常管理工作,在办案过程中必须树立电子证据意识.

其次,要注重对“电子数据”取证人员的技术培训.一方面,“电子数据”所涉及的信息技术是一项不断更新发展的科学技术,取证人员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研究,才能掌握新的取证技术;另一方面,电子证据人员不仅要熟悉计算机相关知识,更要熟悉诉讼程序、证据规格等业务.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对电子取证人员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才能在办案过程中能做到够得心应手.

再次要及时、全面收集“电子数据”.作为证据收集最基本的要求是及时性和全面性,在“电子数据”这种特殊证据收集中体现尤为必要和突出.及时可有效解决电子证据收集难的问题,只有及时才能避免有价值的“电子数据”永久灭失,及时也能有效地避免“电子数据”因人为和其他技术故障原因的修改和破坏.“电子数据”收集的全面性是有别于传统证据的收集的全面性.因此,在收集“电子数据”时,无论其是否存在于同一载体,必须对相同内容的数据全部收集.数据收集的全面性,对于保证“电子数据”的客观性,保护“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加强其证明力,理清其原始状态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电子数据”需要特定的载体存储,存在于载体上的“电子数据”证明力更强,符合最佳证据原则,并且载体自身的属性及其特征可以从侧面来关联“电子数据”的真实信息,所以,在收集“电子数据”时也应同时收集“电子数据”的载体.同时,在收集“电子数据”时,还需收集相关联操作系统,对应的软件名称、版本及扩展名称等信息,以备日后对对涉案的“电子数据”进行转化和再现.“电子数据”的本质是一串二进制的代码,但是其终的形式,是以人们可以认知的形式来展现.所以,必须通过相关特定的软件程序,转化为具有直观意义的数据信息,才能具备证据该有意义和证明力.最后,在收集“电子数据”,还应收集与“电子数据”相关联的环境信息.由于“电子数据”需要存于特定的载体中,而载体需要存在于特定的环境中.所以,有“电子数据”时,还要收集存储“电子数据”的设备放置地点、网络连接环境、IP地址、端口之间的连接等相关外部环境信息.总之,在收集“电子数据”,一定要要坚持全面的原则,才能确保有效地审查运用,成为定案依据.

刑事诉讼法将“电子数据”纳入法定证据种类,让执法办案人员喜忧参半.喜的是在实际办案过程中“电子数据”对案件的查处有着很大的助推作用,现在可以名正言顺的运用“电子数据”办理案件.忧的是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即将实施,如何将“电子数据”作为证据在诉讼过程中发挥其特有作用.解决“电子数据”收集难、固定难、审查运用难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树立电子证据意识,努力学习掌握取证技术,这样才能使“电子数据”在案件办理中发挥其最大功效,要深知证据是诉讼的灵魂,对于保证办案质量、实现司法公正具有关键作用,因而有必要下功夫掌握这项技术并用好这类证据.

相关论文

关于刑事诉讼法再次修改的意见

本文是一篇刑事诉讼法论文范文,刑事诉讼法类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关于刑事诉讼法再次修改的意见相关硕士论文范文。适合刑事诉讼法及。

辨证看待刑事诉讼法的修改

本文是一篇刑事诉讼法论文范文,刑事诉讼法有关毕业论文范文,关于辨证看待刑事诉讼法的修改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刑事诉讼法及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小议

本文是一篇刑事诉讼论文范文,关于刑事诉讼类毕业论文提纲,关于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小议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适合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法及刑诉。

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的法社会学

本文是一篇刑事诉讼法论文范文,刑事诉讼法类有关学士学位论文,关于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的法社会学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适合刑事诉讼法。

对刑事诉讼法目的修改的

本文是一篇刑事诉讼论文范文,刑事诉讼方面毕业论文,关于对刑事诉讼法目的修改的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法及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