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生多元化培养模式探究

时间:2024-03-03 点赞:47597 浏览:95498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材料工程论文范文,关于材料工程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生多元化培养模式探究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材料工程及学术型及研究生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材料工程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是属于同一层次不同类型的两种学位,在培养目标上有显著的差异.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主要培养面向特定职业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近现代意义上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于1908年诞生于美国的哈佛大学.随着科技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一些特定职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向高层次延伸,社会各部门及劳动力市场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强.

我国自1991年设立工商管理硕士以来,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设置了38种专业学位,己基本形成了以硕士学位为主,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层次并举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体系.但是,由于我国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历史不长,还没有充分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规律,以致依然存在许多制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快更好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更有一种误区,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仅仅是本科教育加技能培养,将其矮化为缓解就业难问题的一种途径.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大学研究生教育的永恒主题.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专业研究生教育,保证其高质量的关键更是在于不断的创新.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这些问题,从而探索多元化创新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新体系,对于搞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校材料工程专业研究生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和教学实践,分析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现状,提出多元化、多层次的“理论支撑—科研实践—生产强化”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在材料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中效果显著,可供其他专业的工科研究生培养借鉴.

一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现状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来源.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由两部分生源组成:应届本科毕业生、工作一定年限的材料相关专业的企业技术人员,通过国家研究生统一考试入学.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的高级技术或管理人才,具有创新意识,能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及相关的技术手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从事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等的研发、新材料应用、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并进行交流.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开展工作.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

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攻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两年,因特殊原因学习年限可延长,最长不超过四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缺乏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色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其培养目标的实现.以我校2011级全日制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2011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比较为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和学术型研究生课程差别不太明显.各类课程学习(包括公共必修课、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技术类课程、选修及其他课程)所占学分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占81.8%,而实践环节只占总学分的12.1%.而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所开设的各门课程均与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要求完全相同,也没有完全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独立开设的课程.因此,从全日制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上看,未体现出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的目标要求.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较一般,应进一步加强实践类课程建设以及适当增加课程量,加快构建具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色的课程体系.

2校内、外双导师制缺乏有力保障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求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而《意见》规定必须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而各种专业学位导师选聘的不同要求,有的要求双导师制、有的要求成立导师组,有的则明确企事业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也可以选聘到导师队伍中来,标准不一,各有侧重,不能像校内研究生导师的遴选统一标准,从而给校外研究生导师的遴选带来困难.然而,随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的需求数量将急速增加,如何在短时间内选聘出足够数量的合格的校外导师参与教学实践工作也是制约双导师制实施的重要因素.


高校研究生导师担负着学科建设和培养研究生的责任,对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样,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有一定规模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外导师队伍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研究生实践水平和就业能力的根本保证.

3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缺乏职业性培养目标

目前,专业学位的授予标准目前仍然以1981年制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为依据.因而,一方面,各高校在努力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另一方面,许多高校却沿用了学术型学位的质量评价体系.由于沿用了学术型学位的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目前普遍存在着“同化、矮化、弱化”的弊端.例如,在我校2011级全日制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论文评审应审核要求中指出:论文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其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从中不难看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审核要求几乎都集中在学术要求及学校教育体系内部评价方面.这也清楚地表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迫切需要建立适合自己的质量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专业学位因立足于为社会特定职业领域培养人才的研究生教育类型,因而对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需要来自社会,特别是行业或企业用人单位的评价,而不仅仅是教育系统内部的评价.

4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监督评价体系

教育部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须完成至少半年的实践,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作为校内导师很难了解学生在外实习期间的具体动向,所能起到指导把关的就是研究生的实习总结报告.而校外导师也存在对研究生的实习内容、考核方式等缺乏足够的了解,以及本身工作的繁忙,对研究生的实践教学也缺乏真正的指导.研究生自身也存在实习内容与所学专业或研究课题不对称性的问题.从而造成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环节流于形式,研究生往往感到花了时间,但没有学到真正的东西.

实践性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能否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构建起一套科学、规范、有效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实现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践性教学能达到预期教学目的的重要保证,同时也为研究生培养单位提升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性教学质量提供了科学分析的依据.

业技术类课程、选修课的方式组织,在总体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学科化特征,研究生能自主选修的课程所占比例很小,较少考虑社会的需求和研究生的个体差异,无法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因此,需进一步改革课程体系结构.第一,专业学位课针对学科基础,要体现基础性与综合性,鼓励多个教师共同授课,保证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先进性,同时要求课程授课教师具有相关研究基础,从而保证每个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素质和质量.第二,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选”字,研究生充分拥有选修自主权,能够根据个人学术背景和发展需求,选择适当课程,以增强硕士生对未来工作和研究的广泛适应性.

2评价体系多元化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高校、政府、学生、企业等多个利益相关者,从各自立场和利益出发,不同主体对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取向和标准取舍必然不同.任何单一的评估制度都难以全面反映研究生教育质量这一复杂的问题.因此,建立多元化分类的质量标准、满足不同主体的多样化需求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建设和质量保障的基点.

针对我国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现状,应积极构建政府引导、企业参评与高校自评多元一体的评价体系.政府通过政策法规来规范评估主体的行为,从宏观上监督和规范评价行为.企业等社会用人单位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后工作的直接服务对象,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外部质量评价体系中是一个重要的、特殊的角色.企业既担负着检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任务,也担负着提出具体培养要求并协助高等学校完成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技能实习实践环节的培养任务.这就要求企业要树立“使用和培养相结合”的人才观,主动与对口的高等学校合作,根据自身需求提出明确的人才培养和评价要求.高校作为对企业及学生的一种责任,必须建立健全一整套的高校内部研究生培养评价规章制度和措施,使研究生培养评价与培养模式中的其他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常态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信息数据库.

3“双导师制”多元化

导师的素质与指导能力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对导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需要有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指导能力,也需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根据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建立完善多元化的导师遴选制度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在“双导师制”指导制度下,校内导师重在培养研究生的理论基础和科研方法,其评聘条件更多的应是考察导师的学术水平和指导能力,这与学术型研究生导师的评聘条件基本一致,但同时也应当考核其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对行业发展的了解程度、对专业学位职业指向的认识程度、与企事业实际部门的研究合作情况、为企事业单位解决技术

相关论文

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生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是一篇电气工程论文范文,电气工程方面毕业论文范文,关于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生人才培养模式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电气工程及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