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课受众心理

时间:2024-01-18 点赞:47357 浏览:93215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大学生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形势与政策》课受众心理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大学生及受众及形势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大学生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大学生作为群体的受众,具有丰富多变的情感,崇尚个性、追求自由的意志,轻信盲从的从众心理.当前《形势与政策》课的传播模式多采取灌输策略,这也必然使受众群体产生排斥心理;如果能够主动理解受众心理,采取迎合策略,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形势与政策》课既为受众群体提供了一个参照的学习生活空间,又为受众群体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场所.


受众指的是信息传播的接收者.从宏观上来看是一个巨大的集合体,从微观上来看有体现为具有丰富的社会多样性的人.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受众群体,与一般的受众群体不同.大学生自觉的个性在形成集体心理时,并没有消失.他们不是仅为了信息的需要而聚合在教学环境中的无数个体,而是一类组织严密的正规化群体.这类受众群体具有丰富多变的情感,崇尚个性、追求自由的意志,轻信盲从的从众心理等心理特征.

《形势与政策》课是全日制本科生的必修课,是对大学生受众群体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颁发以来,各地高校纷纷规范课程开设,创新教学形式,使《形势与政策》课程实效得到加强.近年从接受与需要理论角度,学界开始把目光的焦点投向受众,研究学生与教学效果的关系,特别是关注受众的心理特征如何影响着教学发生及其效果.

一、厘清《形势与政策》课的功能定位

大学“形势与政策”课,主要任务是开展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引导大学生感悟形势对个人发展的直接关联,毕竟“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形势”课,不是“形式”课.从大学生内在要求看,他们求知强,渴望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一堂好的“形势与政策”课可以比作“一顿营养丰盛的知识快餐”;从“形势与政策”课的内涵看,“形势”指的是现实事物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政策”是指党和国家为实现既定目标和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它反映着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二者相辅相成.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未来接班人,学会判断形势、把握政策,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分辨是非,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认识事物本质,有利于青年人保持昂扬向上的追求.“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能缓解学生认识上的反差,解疑释惑,帮助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形势与政策》课授课采用教师集中授课、政治学习、形势报告和学生课外自学相结合的四种方式进行.可是从开课状况看,目前仍有一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流于形式.一些高校没有按照文件要求规范开设,他们满足于对上级指示和部署的照发照转,缺少具体、实际的、有效的措施.有些高校已将该课列入教学计划,然而缺乏应有检查和监督.从教师教的状况看,一些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师队伍缺乏统筹,专职教师少,教师多;青年教师多,有经验的教师少.一些教师欠缺大班教学纪律掌控能力和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运用,只会按照统一课件宣讲等从学生学的状况看,一些学生主观上没有认识到对“形势与政策”课程学习重要性,缺少长远思维和眼光;不能从“要我学习”转入“我要学习”的境界.当前传统的《形势与政策》教学主要采取“填鸭”式“满堂灌”:课堂上,学生思维只会跟着老师转,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不到发挥.教师受教学大纲的限制,如果不能根据高校学生思想动态和行为动向,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就只能局限在就“形势”讲“形势”.

二、当前对待《形势与政策》课的受众心理特征

传统的大学生心理研究主要探讨受众的个体特点、个体差异对教育效果的影响,这无疑是十分有意义的探索.但像“形势与政策”课这样的大众化必修课,它的受众不是绝对孤立的个体,他们会通过传播发生实际的或心理上的交往,从而成为传播的受众群体.从群体心理的角度来研究受众的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清晰地了解作为群体的受众,为课程的教学策略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以赢得更多的受众.

自主性与从众性并存.90后的大学生更关注主观感受,具有个体意识,喜欢自主争论,不喜欢死板的教学模式和教条式的灌输.在讨论问题时的观点深刻、逻辑严密,善于表达,敢于选择,较少考虑后果,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意识.尤其是国家意识和自主意识强烈,典型表现是关注大事.“90后”处在一个社会转型和快速发展时期,国家开放度透明,发展趋势上升并且强大,国家意识在他们这一代人眼里变得强烈.这种国家意识的增强,也加强了‘90后’性格中的自主和自我意识,他们思维敏捷,意识超前,对社会、对国家及自身都比较敏感,遇到重大事情会用自己的观点和行为方式来表示.

同时,作为群体的受众,也具有轻信盲从的从众心理.从众是群体的基本特征.从众(conformity)指人们采纳其他群体成员的行为和意见的倾向.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有两种导致从众的因素:信息性影响过程——希望准确无误,想了解给定情境下正确的反映方式;规范性影响过程——希望被别人喜欢、接受、支持.“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是在共同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心理的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所以会产生一定的共性.受年龄及阅历所限,他们的思想不完全成熟,思维不稳定且易冲动、急躁.当受众个体面对未知因素,从众可以分化个体的责任感,让个体选择群体认同的方式接受事物,减少不确定结果.课堂上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强化了受众群体的从众意识,从众心理的本能和受众群体环境使受众主动产生从众的心理.教师把学生作为自己的目标,以点对面的方式来传播,宣传、劝说受众群体按教学要求所传播的方式思想、生活,试图消解受众作为个体的个性特点.教学传递的信息为受众提供了参考,受众很容易将它传递的信息作为社会公认的或群体的选择来接受,这就更加强化了受众的从众意识,使之往同一个方向聚集,教学功能得以实现.

受众群体的自主性与从众性看似是一对矛盾,但这正是受众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的复杂性所在.《形势与政策》课通过多种方式将信息传递给广大学生,引导受众的学习和生活,使个体消失在群体中.但是,个性并不是永远地消逝,相反,个性化的符号是这个时代的宠儿.个性从理性上来看,是绝对个性化的,越是具有个人特点的东西越是具有个性化,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ems86.总第522期2013年第39期-----

相关论文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窥探

本文是一篇实践教学论文范文,实践教学类毕业论文,关于《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窥探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实践教学及大学生及政治理。

高职《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探析

本文是一篇政治理论论文范文,政治理论方面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高职《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探析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适合政治理论。

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探析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关于大学生方面毕业论文范文,关于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探析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大学生及政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