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与河北戏曲

时间:2024-01-05 点赞:40479 浏览:73502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老调论文范文,关于老调方面大学毕业论文,关于伟人与河北戏曲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适合老调及演出及河北梆子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老调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谈戏博古通今

作为一代伟人的,和常人一样有着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其中戏曲艺术占很大比重.有资料显示,他不仅观过大量不同流派、不同剧种的古今剧目,而且保存有京剧、河北梆子、晋剧、湘剧、越剧、粤剧、昆曲、豫剧、楚剧、秦腔、锡剧、祁剧、潮剧、采茶戏、高甲戏等诸多唱片,展现了他宽阔的戏曲视野,反映了他多彩的戏曲审美观.一生看戏谈戏的故实很多,其中涉及到众多河北名家.

1943年底,京剧《逼上梁山》在延安演出成功后,于1944年春又指示延安平剧院创演《三打祝家庄》,以通过这个戏对干部、战士进行运用“里应外合”战术解放城市的策略教育.此剧于当年7月开始创作,1945年2月22日、23日在延安正式公演.该剧中就有河北演员牛树新(河北省任丘市州镇人,生前最后职务是河北省剧协副主席、省艺术学校副校长,1984年去世).他在“一、二打”中扮演铁棒栾廷玉,“三打”中扮演女杰顾大嫂.牛树新生前多次回顾观看他们演出《三打祝家庄》的盛况.他说,多次观看此剧,并对大家讲:“三打祝家庄为什么要打三次?我看宋江这个人有头脑,办事谨慎,前两次是试探,后一次才是其打.我们干革命,就要学宋江,要谨慎.”

1946年,牛树新回到冀中,翌年出任冀中实验剧院副院长,分管业务工作.1948年秋,实验剧院接到冀中军指示:到西柏坡为党演出.剧院闻讯兴奋不已,七八十名演职员按指定时间准时出发:他们从饶阳起程,取道石家庄,步行来到西柏坡.有关负责人见他们远道步行而来,对这种老八路作风赞叹不已,遂给每人发了一双布鞋.晚上演出,场地就在住所门前,幕布挂在墙上,两盏大气将整个场院照得通明.那天演出的剧目是《借东风》、《打焦赞》、《打龙袍》、《三岔口》.、周恩来、朱德等就坐在前排的凳子上看戏.演员们在演出时亲睹伟人风采,非常激动,有的激动得竟忘了台词.

“高(庆奎)派”传人李和曾,20世纪30年代毕业于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后在冀南军区京剧团担任主演,经常在河北临西、南宫一带演出,在冀鲁豫解放区很有名.1948年他在石家庄参加了华北平剧研究院.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平山西柏坡召开,李和曾随华北平剧研究院到西柏坡进行慰问演出.共演两个晚上.头一天晚上第一出戏是李和曾主演的《坐楼杀惜》(扮宋江).因对“高派”艺术非常熟悉,便说:“李和曾唱得不错,我很多年没有看到这种高腔须生演唱的京戏了呢!”第二出戏还是李和曾挑梁,演《失空斩》(扮诸葛亮).看得很投入,边看戏边哼着剧中的唱词,并对坐在身边的周恩来说:“唱得真好啊!一个才20多岁的年轻人(当年李和曾28岁――引者注),就有这样高超的京剧艺术才能,真是前途远大.”又说,“他这可是真的高派唱腔,看了这出戏,给人一种刚劲奋力的感觉!"第二天晚上演出剧目的重头戏是李和曾主演的《哭秦廷》(“高派”名剧,李和曾饰申包胥.戏演伍员灭楚后,楚大夫申包胥赴秦国借兵收复楚国的故事.本事见《左传定公四年》).戏毕,夸赞李和曾,说他“不愧为高派的门徒,他唱戏、做戏、文武功夫都很扎实”.

在众多的戏曲唱片中,他最喜爱的其中之一是《穆桂英挂帅》.他欣赏这出以女英雄为主角、情节为敌我交战的亦文亦武剧目,是着眼于当时紧张的国际局势,提倡全民皆兵,能征善战.1958年8月17日,他在北戴河的一次会议上就说过:“全民皆兵,有壮气壮胆的作用.我赞成唱点儿穆桂英.”一年后的1959年9月,到邯郸视察工作期间,兴致勃勃地观看了邯郸地区东风剧团的豫剧《穆桂英挂帅》.时年13岁的胡小凤饰穆桂英.他赞赏胡小凤说:“13岁的娃娃演53岁的穆桂英,演得好!”又说,“可以到北京参加国庆演出.”当时距国庆十周年仅有7天,而首都的献礼演出已经排满.经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胡小凤和她的小伙伴们于国庆节前夕进了北京.连演两个多月,誉满京华.

在革命生涯中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所以在看戏时,他非常推崇斗争精神,1960年5月1日,在当时河北省省会天津干部俱乐部观看了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时年13岁的裴艳玲演出的昆曲《闹天宫》(扮演孙悟空),高兴地说:“这是一出好戏.”并对裴艳玲绝妙的武功和一口气拧90多个旋子赞不绝口.演出后,在接见裴艳玲时,问:“你多大啦?”裴答:“十三.”“家住什么地方?”“肃宁县傅家佐.”“你父亲是搞什么的?”“京用武生.”“哈哈等门里出身嘛!你跟谁学的戏?”“我的师父叫李崇帅.”“你能唱吗?”“能.”于是,接下来裴艳玲为清唱了一段京剧《借东风》,称赞不已(裴艳玲此前是唱京剧的).

1962年夏天,在北戴河又看了裴艳玲主演的河北梆子《宝莲灯》(饰沉香).戏演完后他问裴还会何戏,裴说“京剧《八大锤》”.会意地重复了一句:“唤,是《陆文龙》.”旋又问还会什么,裴答“《夜奔》”.钟爱表现农民起义的“水浒戏”,他对《夜奔》一剧非常熟悉,尤其喜欢北方昆剧院侯永奎主演的《夜奔》,看过七八次之多.他问裴“学的哪个路子”,裴说“学的京昆”.很内行地说:“应该学学北昆的.”并说,“明天看你的《八大锤》,明年再看你的《夜奔》.”

在中南海、天津、北戴河多次看过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的演出,仅《挡马》一剧就看过三次.1961年暑期,、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在北戴河看了《挡马》、《杜十娘》、《陈三两》、《宝莲灯》.演出期间有一次舞会,同一起跳舞的王瑞楼(在《挡马》中饰演杨八姐)说:“你们河北的‘跃进’(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前身叫河北省河北梆子青年跃进剧团,简称‘跃进’),天津的‘小百花’(天津市小百花河北梆子剧团),都是河北梆了的台柱子呀!我是晓得的.”“你就是那个杨八姐吧?武功好厉害呢!我看过不止一次了.”又说,“我喜欢河北梆子,河北梆子唱腔高亢,是燕赵之声,慷慨激昂呀!人们听了看了,会受很大鼓舞和震撼.这个剧种还应广泛开拓,推陈出新,大力发展.”

朱德解释河北梆子唱腔

河北梆子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世称“省剧”.它的闻名,不仅因为历史悠久,而且因其唱腔独特:高亢激越,婉转悠扬.高亢处如春雷炸响,低回处又如行云流水,颇具燕赵慷慨悲歌之风.它的流布地不唯河北,在北京、天津、内蒙古、东北等地也有广泛影响.

河北梆子又称“京梆子”,在1820年至1850年间形成,迄今己有一百七八十年的历史.其传统剧目有500出之多,至今流传的《大登殿》、《杜十娘》、《陈三两》、《斩子》、《蝴蝶杯》、《夜宿花亭》、《挡马》、《宝莲灯》等,更是声名远播.新时期以来排演的《钟馗》、《南北合》、《猫与鼠》、《美狄亚》、《双错遗恨》、《日头日头照照我》等,移植的《红灯记》、《龙江颂》等,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

抗日战争期间,党和政府领导的河北梆子职业剧团和民间众多的河北梆子业余戏班,演出不断,直接为抗日战争服务.朱德总司令对河北梆子唱腔的解释,至今传为剧坛佳话.1945年秋天,冀中军区举行抗战胜利祝捷大会,会后演出河北梆子《打渔杀家》.《打渔杀家》出自《水浒后传》,明末清初陈忱著.该剧又名《庆顶珠》、《渔夫恨》,表现渔民反抗贪官恶霸的故事,生、旦、净、丑行当齐全.参加祝捷大会的朱德总司令观看了演出.戏毕,他问冀中军区司令员孙毅:“你是河北人(孙毅将军是河北省大城县人――引者注),可晓得河北梆子为啥这样激昂铿锵?”孙司令员一时没有回答上来.朱总司令继而解释道:“那是因为历史上你们河北屡遭外族入侵,老百姓心里憋着一口气,他们不屈服,要反抗,所以唱戏都是喊出来的.”又说,“正所谓燕赵多豪杰,胸中不平就吼高腔啊!”

朱总司令彼时彼地对河北梆子唱腔的解释,既准确地道出了唱腔特,点又着眼于政治,可谓入木三分.

时隔16年后的1961年夏天,朱总司令在北戴河看了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演出的《挡马》等剧,跳舞时他对在《挡马》中扮演杨八姐的王瑞楼说:“我认出你来了,你是一员武将,宋朝杨家将中的女将杨八姐,《挡马》中的女刀马,女主角.”并询问河北梆子剧目的创作演出情况.

周恩来关怀河北戏曲

周恩来总理一生虽日理万机,但与文艺界许多人士交往很多,感情很深,关怀备至,尤其在“”的特殊年代,他想方设法保护了众多文艺界知名人士,至今在文艺界还传为佳话,人们每每提及,无不激动.

周恩来关怀河北戏曲,最早可追溯到延安时期.1944年春,根据主席的指示,延安平剧院排演《三打祝家庄》,河北籍的演员牛树新在该剧的“一、二”打中扮演铁棒栾廷玉,“三打”中扮演女杰顾大嫂.1945年2月在延安演出时,周恩来和邓颖超多次观看,都认识了牛树新.1948年秋,已回冀中出任冀中实验剧院副院长的牛树新,奉命带团到西柏坡为党演出,演出了《借东风》、《打龙袍》、《打焦赞》、《三岔口》等文武剧目.、周恩来、朱德等领导观看了演出.戏毕,下起了霏霏秋雨,演员们来到机关中灶食堂用餐.

大家刚坐好,邓颖超、康克清便陪周恩来冒雨来到食堂.周恩来向大家问好后说:“本打算来看望大家,可是有个重要会议来不了.”说毕,遂同大家一起围桌而坐.牛树新与周恩来、邓颖超挨着坐一桌.话间,邓颖超指着牛树新对周恩来说:“你还认识他吗?他就是延安平剧院的老牛,在延安演《三打祝家庄》扮顾大嫂、栾廷玉的那个.”周恩来笑着说:“认识,他叫牛树新.”时隔多年后,牛树新对笔者无不感慨地说:“周总理那么忙,那次在延安演出只是接见时问了我一下名字,没想到时隔三四年,竟然记住了我

本文是一篇老调论文范文,关于老调方面大学毕业论文,关于伟人与河北戏曲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适合老调及演出及河北梆子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老调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真叫人感动又佩服!”

谈话中,周恩来在充分肯定了牛树新他们的演出后,问他:“你们这个剧团有几名党员?”牛树新笑了笑,没有马上回答.因为那时党在冀中还保密,他不愿意带头说出来.周恩来看透了他的心思,便直截了当地说:“你们这个剧团有,老牛就是党员.你们的党组织还没有公开吧?”牛树新说:“没有.”周恩来说:“大家回去把党公开吧!等你们有多少党员?”牛树新说:“全团70多人,有20多名党员.”这时邓颖超插话问:“女的呢?”牛树新说:“只有一个金桂芬.”邓颖超闻之,马上说:“女党员少啊,要发展女的.”周恩来也说:“是啊,要发展女同志.”

一个多小时后,晚餐结束时周恩来站起来高兴地大声对大家说:“你们这个团很朴素,也很艰苦,你们演出的节目是很好的.你们这个团是有组织、有纪律、有领导的革命文艺团体!”

丝弦是河北省一个独特的剧种,历史悠久,诞生于元、明年间,但解放前濒临绝境.20世纪50年代是丝弦戏的辉煌时期.1957年11月,石家庄市丝弦剧团带着刚排出的《空印盒》、《白罗衫》、《赶女婿》、《小二姐做梦》进京演出.11日晚在中国文联礼堂演出《空印盒》、《小二姐做梦》,周恩来在百忙中观看了演出,演出后祝贺演出成功,并对演职员说:“石家庄是华北最早解放的城市,那时候我在石家庄就想看你们的戏,没看成.这次你们把戏送到北京来了,很感谢你们.”11月21日,周恩来欣然命笔,为石家庄市丝弦剧团题词:“发扬地方戏曲富有人民性和创造性的特长,保持地方戏曲的艰苦朴素和集体合作的作风,加强学习,努力工作,好好地为广大人民服务.”

1959年6月2日,周恩来在邯郸视察工作时,观看了邯郸专区戏校演出的《穆桂英挂帅》和《盘大索夫》,对小演员的表演给予充分肯定;同年9月,在邯郸视察工作期间,于9月23日晚观看了邯郸地区东风剧团演出的豫剧《穆桂英挂帅》,非常赞赏,并让到北京参加新中国十周年大庆演出.当时距国庆仅有7天的时间,而首都剧场献礼演出已排满.经周恩来精心安排,东风剧团于国庆节前进了北京,连演两个月,誉满京华.10月20日,东风剧团的小演员们应邀到周恩来家中做客,周恩来和邓颖超对小演员们的演出大加赞赏,并提出一些中肯的要求,还和小演员们合影留念.

1963年,全国开始大演现代戏,张家口市京剧团排演了以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为题材的现代京剧《八一风暴》,同年七八月份在北京公演,引起强烈反响.周恩来于8月⒛日观看了《八一风暴》,戏后接见了全体演员并讲了话.他对张家口市京剧团演现代戏的方向给予鼓励和肯定,并对该剧提出一些中肯的意见.1964年六七月间,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大会在北京举行,河北省参加观摩的剧目有当时省会天津市京剧团的《六号门》(反映解放前夕天津东货场六号门搬运工人因不堪被压迫的苦难生活而奋起罢工的故事)和唐山市京剧团的《节振国》(反映1938年唐山赵各庄矿工罢工的故事),周恩来看了演出,并给予关怀和鼓励.

特别是周恩来当年观看《六号门》的情况,至今在戏曲界传为佳话.在《六号门》中扮演主角胡二的是李荣威.李荣威从10岁起入戏曲科班“荣春社”学戏,是花脸行演员,师承净行大师侯喜瑞.李荣威一生演过许多戏,最著名的当属现代戏《六号门》,在剧中他塑造了一位旧社会受苦受难的搬运工人形象胡二,唱腔念白脍炙人口,至今为人津津乐道.1964年他到北京演出时,周恩来请他和另外一些演员吃饭,李荣威就坐在周恩来身边.李荣威感动得掏出烟来,给周恩来敬烟,周恩来说“我不抽烟”,继而问:“这个戏,你体验生活了吗?你是党员吗?”一回答:是党员,体验过生活.第二天,周恩来看了《六号门》演出,他说:“这是一出好戏,一百年后还要演这个戏.”还对戏提了一些小建议,但他对这些建议和颜悦色地强调:干万不要改.

说:“保定有宝,老调不老”

老调是河北省一个特有的地方剧种,历史悠久,演唱风格独特.54年前一句评语“保定有宝,老调不老”,使这个剧种产生了更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老调诞生在清代中叶,光绪年间(1875-1908)即有了正规班社,开始从农村进入城市,当时一般与丝弦同台演出,后分离.自清末民初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老调声誉日隆,遍演河北、北京、天津及东北各地.自全面抗战至解放前夕,由于战乱等原因,老调日趋衰落.

1946年,冀中军区在任丘州成立冀中实验剧院,剧院以演京剧为主.因老调在冀中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群众喜闻乐见,便由当时的冀中军区“火线剧社”抽调人员,把一些零散的老调艺人组织起来,并从蠡县辛兴村租赁戏箱,开始组班,旋于1946年6月在高阳县召开成立大会.这样,冀中实验剧院分为两个演出队,一队是京剧、河北梆子队(朱子燕任指导员);二队是老调队,李志远任队长,贾浩然任指导员(贾浩然50年代任保定市文联主席).

1950年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省先后成立了四个专业老调剧团,即正定县老调剧团、和顺老调剧团、安国县老调剧团、高阳县和平老调剧团.1954年4月,高阳县政府对和平老调剧团作了充实和调整,更名为高阳县老调剧团.因从老调诞生直到解放初期,一直没有女演员,高阳县老调剧团成立后,即着手培养女演员.第一批女演员有周淑琴(青衣)、陈淑媛(小生)、王贯英(老生)、辛秋花(老旦)、张锦花(花旦)等12人.高阳县老调剧团从1954年成立至1958年这5年间,排演了《盘夫索夫》、《唐知县审诰命》、《千里送京娘》、《三回头》等大批行当齐全的古今剧目,在广大观众中颇受称誉.

1958年10月和11月,领导同志曾先后两次到保定专区视察工作,期间在保定河北剧场观看了高阳老调剧团演出的《盘夫索夫》.《盘大索夫》是一出明代故事戏,演的是权奸严嵩加害忠良曾铣(时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后,出逃后的曾铣之子与严嵩之女的恩仇故事,故事曲折,情节跌宕,行当齐全.第一次是周恩来总理观看,第二次是和胡乔木、杨尚昆、刘澜涛等观看.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演出,演出结束后,在接见演员时他说:“保定有宝,老调不老.”并勉励全体演职员弘扬民族艺术,指示要进一步加强老调剧种的艺术建设.1958年底,高阳县老调剧团奉命首次进京演出,在天桥小桃园剧院演出《盘夫索夫》、《金鳞记》、《劈山救母》等,引起轰动.


就在观看高阳县老调剧团演出后的第二年(1959年),高阳县老调剧团调至保定,升格为保定专区老调剧团.1960年保定专区老调剧团进京,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朱德、叶剑英等及首都文艺界名人郭沫若、梅兰芳、马连良等,观看了他们精心排演的《潘杨讼》、《盘夫索夫》、《挡马》、《井台会》等文武剧目,给予很高评价.同年底,《潘杨讼》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舞台戏曲片,这也是老调戏首次搬上银幕.1962年6月,保定专区老调剧再次进京,演出《金鳞记》、《小宴》、《杀宫》、《打庙》等.1993年因保定地、市合并已更名为“保定市老调剧团”的职业表演团体,至今新创剧目不断,文武人才辈出,城乡演出频仍.

“保定有宝,老调不老”的评价,对老调艺术的发展和影响,起到了重大作用.

相关论文

戏曲表演艺术的特点

为您写戏曲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戏曲方面有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与戏曲表演艺术的特点相关论文范本,包括关于戏曲及人物形象及程式。

河北中医肝病医院院长耿兰书

这篇中西医结合论文范文属于医院管理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中西医结合方面学年毕业论文,与河北中医肝病医院院长耿兰书相关医学论文发表。

土木工程专科专业课程河北

本文关于房地产及管理学及自动化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房地产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与土木工程专科专业课程河北相关硕士毕业论文。

课程结业文河北

该文为关于开题报告方面硕士毕业论文范文,与课程结业文河北相关怎样发表职称论文,可作为职称论文专业开题报告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

河北大学本科生毕业文撰写规范

本文是一篇毕业论文论文范文,毕业论文相关毕业论文,关于河北大学本科生毕业文撰写规范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毕业论文及正文及公式。

生毕业文抄袭河北

本文是一篇理工大学论文范文,关于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生毕业文抄袭河北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理工大学及摘要及姓名方面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