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时间:2024-03-18 点赞:52259 浏览:109027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机电一体化技术论文范文,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相关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适合机电一体化技术及机电一体化及实践教学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机电一体化技术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课程体系建设是提高学生竞争力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本文分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能力,提出了以专业核心能力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以及核心能力的培养实现措施.

【关 键 词】核心能力;机电一体化;课程体系

1.引言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集机械、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应用领域广泛,与此同时,企业对各类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起来,目前,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教育的发展相对落后,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缺口大.如何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办好,如何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2.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能力

专业核心能力就是学生掌握的具有独特的和不易模仿的专业能力,此能力可为学生今后的事业发展提供主要能量,是学生可持续竞争优势与新事业发展的源泉,机电一体化技术学生专业核心能力是满足社会需要的根本,也是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的重点.高职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因此,必须突出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根据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综合要求,按企业岗位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来分,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能力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机电设备拆装、机电零件加工能力:表现为机械识图与制图能力、机电产品零部件设计开发的能力、制订加工工艺能力、CAD/CAM软件应用能力和查阅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

(2)电气控制技术应用能力:表现为能够利用电工电子的基本知识和电气控制的基本知识,熟练地对电机设备进行控制的能力.

(3)机电一体化设备调试与维护能力:表现为对机电设备性能检测能力、机电设备拆装调试维护能力等.

结合上述能力体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过程中还必须注意下面几点:

(1)专业核心能力的内在性:比如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识图和制图能力,对于机械原理、机械结构、机械制造技术等课程知识的掌握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能因为求特色而放弃最根本的东西,如不能做到这一点,必将造成培养的学生华而不实,后劲发展不足.

(2)专业核心能力的延展性:研究如何使专业核心能力的获取依靠专业基础平台,而非专业方向平台;有了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力才能保证学生具有更宽的择业就业面、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保持其专业竞争优势.

(3)专业核心能力的独特性:独特性体现在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上.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面向周边辐射培养高技能人才,培养掌握现代设计制造先进技术的创新人才.

3.以专业核心能力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灵魂和核心,所有的课程不必求得自身学科的完整性,伹都必须提高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更新教学内容和建立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发展十分必要.

(一)重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从职业教育的特点着手,按职业岗位群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来进行.要以知识应用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打破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按学生知识、技能、职业态度的形成过程以及学习领域之间工作过程的内在联系为重点,达到对课程进行优化和整合,由生产性实习、顶岗实习和专业选修课共同构成课程体系.文化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知识则根据职业岗位群有针对性地设置专门化学习领域课程,建立一个宽广、针对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知识平台.在课程体系设置中,主体框架思路如下:

第一,根据职业岗位的性质,将典型工作任务整合归纳,形成综合能力的职业行动领域,将行动领域转换成学习领域.明确学习领域中应培养的知识和能力,相应的配套实践实训环节,每一学习领域的教学情境,每一教学情境要传授的知识、能力以及考核学生的方式方法.

第二,对各个学习领域之间相互重复与交叉的知识,应进行优化组合,加以综合化改造,强调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衔接,坚决取消重复的教学内容.综合化课程要突出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第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考核相互结合,可采用“讲练式”现场教学和项目化教学方法及行动导向教学方法.

第四,学习领域课程设置不讲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强调针对性和应用性.

根据上述框架思路,专业课程体系由综合化学习领域和专门化学习领域两部分构成:

(1)综合化学习领域

机械制图:包含原机械制图内容,增加计算机辅助绘图(AutoCAD)内容,融入公差与配合部分,使学生将制图、尺寸标注和公差标注融为一体.

机械设计基础:包含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内容.本学习领域主要是为了培养机械工程方面的初步知识和能力.

控制工程基础:包含电工与电子技术、电器控制PLC、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等内容,使机械中常用的电、液、气控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本学习领域完成机械控制方面初步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机械制造基础:包含金属切削机床、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和机床夹具等内容,将加工工艺和工艺装备知识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本学习领域完成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初步知识和基本能力培养.

传感器技术:主要包含检测各种物理量的传感器的种类、原理和应用.

计算机应用技术:主要包含计算机原理、信息处理、编程三大部分内容,以完成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初步知识和能力培养.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主要包含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的基本方法、控制方法和策略、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实例等.本学习领域要做到综合性、实用性、实践性强,完成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培养.

(2)专门化学习领域

主要根据设立的几个专门化方向,同时结合本专业的发展状况、趋势以及当地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一般在毕业实习时完成.专门化学习领域的主要任务是有针对性地完成就业上岗前的培训,为就业上岗做好充分准备,必须突出实践性与综合性.(二)实践教学课时设置原则

实践实习课时安排要把握以下两个原则:一是“保量”原则.在课时数量上应占整个教学计划总课时的50%及以上,以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二是“适时”原则.根据各个学习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及时跟上教学实践环节,强调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增强实践教学的时效性和教学效果.

4.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专业核心能力是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的根本条件,也是学生的生存之本.因此,加强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也就是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可通过以下培养措施来实现:

(1)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多学科的交叉,因此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师队伍强调机械类专业教师和电子控制类专业教师的互动.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自身的专业水平也需要通过多渠道的学习和培训得到提升.

(2)改变传统教育思维和模式.传统教育思维的束缚是制约学生核心竞争力提高的直接原因.传统教育思维最大的弊端就是理论与实践脱节,课堂与社会错位,因此,在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育思维和模式.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应当重在实践,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最佳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与实践交替进行,采取“实践——理论——实践”的形式.理论方法和基本技能是必备的两个素质,两者都不可缺,培养学生两方面素质都要硬,就更好地发挥学校教学和社会实践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如果学生能够经历“实践——理论——实践”反复的磨练与积累,在实践中总结心得,在课堂上再充实自己,学生的专业能力必然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3)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建设,不断完善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并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教学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等.由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涵盖了机械和电气控制两大学科门类,机电一体化专业能力的培养需要注重多学科知识的了解,把一些相关知识能够融入到课程设置中,在加强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知识面的拓展,通过开放灵活的选修或辅修制来实现学生知识面的柘展.


相关论文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

本文是一篇机电一体化技术论文范文,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设置

本文是一篇机电一体化技术论文范文,机电一体化技术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关于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适。